摘 要:在開展國際貿易結算工作時,多涵蓋很多不同的貨幣結算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國際貿易結算風險。如何有效控制國際貿易結算風險是很多外貿企業(yè)共同思考的課題。本文重點探討國際貿易結算風險與防范對策相關問題。
關鍵詞:國際貿易;結算方式;風險與防范;具體對策
隨著世界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不同國際之間的貿易關系日益緊密,國際貿易在國民經濟發(fā)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國際貿易發(fā)展大大加快了國際結算方式變革步伐,而國際結算方式的變革又反過來推動國際貿易的發(fā)展。由此可見,新形勢下,加強國際貿易結算風險與防范工作至關重要。接下來,談談對國際貿易中結算方式與風險防范的幾點思考。
一、國際貿易結算相關概述
1.國際貿易結算概念
國際結算,具體來說就是不同國家個人、企業(yè)或者政府之間,由于提供服務、買賣商品、調撥資金等工作都需要銀行來辦理兩國間外匯收付業(yè)務。國際貿易結算,其實就是基于頻繁發(fā)生的貸款工作基礎之上,理清買賣雙方的債權關系,以銀行為中間單位,基于票據(jù)的基礎之上,輔之以單據(jù),構建融資與結算高度統(tǒng)一的風險金結算體系。
2.國際貿易結算風險類型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國際貿易得到迅速發(fā)展,由此也產生了更多類型的貿易結算風險?,F(xiàn)階段,我們主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來劃分國際貿易結算風險類型。首先,從宏觀角度來看,國際貿易結算風險分為政治性風險、經濟性風險、國家性風險、社會性風險等類型;從微觀角度來看,國際貿易結算風險分為匯率風險、單據(jù)風險、信用風險、結算系統(tǒng)安全性風險、操作風險等類型。一般來說,從微觀層面進行的分類比較符合實際發(fā)展需求,是比較常用的分類方法,本文就是從微觀分類角度來探究國際貿易結算風險及防范對策相關問題的。
3.國際貿易結算方式和特點
第一,票據(jù)結算方式及其特征。票據(jù)是國際貿易結算的核心支付憑證,一般來說,票據(jù)主要有支票、本票和匯票三類。匯票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票據(jù),新形勢下,國際間貿易往來頻繁,且大部分結算方式都是以匯票為前提得以發(fā)展的,票據(jù)就是金錢,借助銀行轉讓票據(jù),有效清償買賣雙方的債權債務。
第二,信用證結算及其特征。該種結算方式存在兩大主體,即進口商、商業(yè)銀行。商業(yè)銀行結合進口商的具體需求,界定進口商的承諾,并開具能夠保證按時付款的信用文書。
第三,托收結算及其特征。主要由出口商開具匯票,由出口地銀行通過進口地代理行來收取進口商的貸款。但是,托收結算方式屬于商業(yè)信用范疇,他的信用價值會造成出口商產生些許損失。新形勢下,國際市場上的賣方市場漸漸被買方市場完全取代,進口商不愿意去開具立信用證,那么出口商只能選擇托收結算方式。
二、國際貿易結算方式存在的風險
1.匯付風險
第一,匯率風險。在簽訂完出口合同以后,出口貨物就會按期發(fā)貨,如果此時交易雙方所在地匯率出現(xiàn)改變,那么出口企業(yè)到期收回的外幣,大多數(shù)情況下少于簽約時的本幣金額,進而產生經濟損失。第二,商業(yè)信用風險。國際貿易才采用先出貨后結算的方式,通常情況下,進口方的信用直接決定出口方能不能按時收款,一旦進口方收到貨物以后拒絕付款,那么出口商將會遭受一定的經濟損失。
2.開證行信用風險
通常情況下,信用證是嚴格根據(jù)單據(jù)來執(zhí)行結算方式,且與合同是相互獨立,無論何種條款,只要不符信用證要求,銀行都會選擇拒付。信用證開證銀行并不是長盛不衰的,特別是那些中小銀行,如果發(fā)生破產、倒閉問題,信用證就不能按時履行付款責任。
3.客戶信用風險
又名“履約風險”,具體來說就是買賣雙方的任何一方無法履行所有責任而導致的風險,一般來說,導致企業(yè)經營風險損失的情況主要有:一方經營困難、償付能力差、財務狀況不佳、壞賬風險不斷增加,或者一方拒付小額貸款等。
4.托收風險
第一,銀行工作不到位。一般來說,銀行是根據(jù)委托人的指示來辦理托收業(yè)務的,多不會驗證單據(jù)的真實性,一旦銀行存在不當行為,或者工作出現(xiàn)失誤,那么進口商就不用擔負保證付款的責任。第二,進口商信用風險。采用托收方式時,一旦市場行情出現(xiàn)改變,或者商品價格下降,或者進口商破產倒閉,那么進口商可能會無期限的拖欠出口商貸款,甚至有些進口商會以借口單據(jù)不實為理由而拒絕付款。
5.信用證風險
主要涉及添加軟條款、偽造信用證兩種。針對軟條款,多采用刪除或者修改的方式進行解決;針對偽造信用證,多采用快速和對方聯(lián)系,并要求協(xié)助證實的方式進行解決。
三、國際貿易結算過程中風險防范對策
1.匯付結算中的風險防范對策
在進行國際貿易過程中,匯付在小額貿易中最為常見,不管是什么樣的結算方式,都無法保證絕對安全。就賣方來說,應盡量采用先支付的手段。就買方來說,在全面掌握賣方信用情況,且賣方信用較好的情況下,可適當采用T/T方式來交易。匯付方式屬于商業(yè)信用,買賣雙方的信用直接決定收貨和收款速度,這種信用風險和買賣雙方的信用存在較大的關聯(lián)。其次,市場行情的變化、企業(yè)破產倒閉或者財務狀況不佳等因素都會增加商業(yè)信用風險。因此,選用匯付方式開展的國際貿易雙方應盡可能回避風險,出口方在和其他國家企業(yè)開展貿易往來活動時,應全面調查企業(yè)的資質、信用程度,確保交易對方信用程度佳,如此才能進入下一步交易環(huán)節(jié)。簡單點說,就是在交易過程中,只有資質好、信用佳的客戶才能選用匯付方式開展交易活動。
2.托收結算中的風險防范對策
第一,全面調查交易對方的信用情況,應與可靠的對象進行交易。交易方的信用情況是引發(fā)風險的主要因素。在防范風險的過程中,應先調查交易方的信用情況,即使已經和對方合作過很多次,仍然要實時、隨時審查對方的資質,主要調查內容應涉及對方的資信狀況、經營范圍與能力等。第二,全面了解出口國的貿易法律法規(guī)。眾所周知,國際貿易活動涉及很多國家,在正式交易前,要全面調查、了解出口國貿易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從而提前規(guī)避諸多風險。如,有的國家規(guī)定只有先獲得進口許可證后,才能進口某種商品,所以,出口商在交易和發(fā)貨之前,要先查看進口企業(yè)的進口許可證,只有在進口商有相關進口證以后才能發(fā)貨,從而防止發(fā)生發(fā)貨以后貨物無法進入出口國家而造成大量損失的問題;再如,一些國家明文規(guī)定獲得相關外匯許可以后才能進行進口交易,所以,在正式交易前要先檢查對方的相關外匯許可證件獲得情況,只有在對方擁有這方面的許可證和資質以后,才能進行交易,否則無法保證出口商的收匯工作正常進行。第三,與信用佳的代收行合作。在進行國際貿易過程中,有很多進口商贊同D/P支付手段,但需要進口商自己選擇代收行,對于這種情況,出口商應慎重考慮,主要是因為如果進口商自行選擇代收行,那么在后續(xù)遠期付款交單時,多會借助自己和代收行之間的關系會提前拿到貨運單來提貨,那么貨物也會提前到達進口商手中,此時,進口商已經拿到貨了,很可能會借各種理由來拖延支付貨款,如此一來,大大增加了結算風險。基于此,要全面調查代收行的信用程度,確保其信用度高才能與其合作。第四,在制定和簽訂出口合同時,應盡可能采用對自身有利的術語來開展交易工作。就出口商來說,在合同時使用GIF術語是最安全、有利的,通過該術語開展交易活動時,需要賣方自己辦理保險。若在交易時利用托收方法來結算,那么由于出口商倒閉或者其他原因使得出口商無法及時收到貨款,進而產生結算風險。第五,在國際貿易過程中,要盡量選擇信用佳的代理商來交易。眾所周知,托收業(yè)務的開展以商業(yè)信用為前提,出口商采用托收結算方法時,要在托收合同中明文規(guī)定:“必要時可以采用代理交易方式”,以此來解決進口商拒付款項等問題。那么,如果出現(xiàn)進口商不支付貸款問題時,應讓代理商尋找別的買主,進而將進口商損失降至最小。
3.信用證方式的風險防范對策
第一,注重調查客戶資質信用。通常來說,在進行國際貿易之前,應利用從有關機構獲得資料等方式來全面調查、分析客戶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等內容,篩選出資質信用佳的交易客戶,進而能夠從源頭上規(guī)避風險。第二,全面調查開證銀行的信用資質。本質上來講,信用證是銀行的信用。所以,加強對開證銀行資質信用的考核,是規(guī)避風險的主要對策。在開展國際貿易活動時,要仔細斟酌、全面審查那些資質信用不良的小銀行,嚴格審查那些資質信用不佳的小銀行和進口商私下交易開具信用證行為,切忌與這類銀行進行合作。另一方面,為了重點規(guī)避和防范信用證風險,出口商要全面調研進口商所在國的金融狀況,選擇不是開證銀行的銀行來對該信用證予以保兌。第三,科學制定買賣合同。在開展信用證結算業(yè)務過程中,合同的作用至關重要。所以,在進行信用證結算工作時,應在買賣合同中明文寫出信用證內容,防止在后續(xù)交易中出現(xiàn)爭議。從實際來看,信用證種類繁多,不同的信用證存在不同的特征、不同的風險,在日常交易時,應基于貿易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科學選擇信用證。如,就買方來說,應盡可能選用遠期信用證,以降低經費負擔。若賣家存在欺騙、詐騙行為,那么就能在限定時間內向法院提交解除貿易的申請,進而將自身損失減到最少。就賣方來說,應盡可能讓對方的開證行開具不可撤銷的保兌信用證,從而有效提升信用證的有效性、安全性。第四,全面審查信用證。出口商在拿到信用證以后,應全面審查信用證的真?zhèn)涡浴㈤_證行資質信用情況,檢查信用證內容是否與合同規(guī)定相符。若審查時發(fā)現(xiàn)諸多問題,應制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加以解決,防止在后續(xù)交易中發(fā)生爭議情況。
4.國際貿易結算過程中雙方當事人的風險防范對策
在開展國際貿易結算工作時,因為結算方式種類繁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結算風險,但這些風險是能夠有效規(guī)避與防范的。特別是在進行貿易結算時,交易雙方當事人應時刻秉承謹慎的態(tài)度和原則,有效規(guī)避風險。第一,交易雙方當事人應該全面分析現(xiàn)下所采用的結算方法,深入研究貿易法律法規(guī)與相關規(guī)則,且在國際貿易結算時,時刻遵循相關規(guī)則、原則辦事。第二,了解競爭對手的資質和信用情況,選擇優(yōu)秀的貿易合作伙伴,進而有效規(guī)避國際貿易結算風險,推動企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第三,國際貿易結算雙方當事人應具備優(yōu)質的信用度,且與客戶緊密聯(lián)系,多多溝通,進而從根本上規(guī)避風險,推動雙方實現(xiàn)合作共贏、共同發(fā)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際貿易結算中存在諸多風險,不同國家企業(yè)產生貿易關系時,由于語言不同,引發(fā)溝通障礙,導致在貿易結算過程中無法對相關結算流程進行有效交流,且由于諸多外部因素的作用,導致國際貿易結算工作存在諸多風險。新形勢下,為了促進企業(yè)在國際貿易中實現(xiàn)長遠發(fā)展,必須樹立正確的發(fā)展理念,創(chuàng)新風險防范手段,全方位、多渠道規(guī)避國際貿易結算中存在的諸多風險,從而推動企業(yè)在國際貿易中能夠獲利,實現(xiàn)又好又快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馮正強,柳鶯.外貿企業(yè)國際貿易結算的風險及防范[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27-30.
[2]肖健.國際貿易結算風險與防范[D].吉林財經大學,2014.
[3]關雪飛.國際貿易風險與防范對策分析[J].華章,2012(25):76-77.
[4]舒彥陳.國際貿易結算方式與風險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8No.368(18):187-188.
[5]趙艷宏.淺談國際貿易結算方式的選擇及風險防范[J].商場現(xiàn)代化2012(33):50.
作者簡介:王國英(1973.02- ),女,漢族,山東泰安人,本科,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