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忠
摘? 要: 隨著大學體育教育的改革,各種有效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廣泛開展,尤其是師范類專業(yè)。根據學生專業(yè)和教學內容特點,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實踐。依據教學效果提升,學生通過教學平臺課前線上預習,課中小組合作學習(組內—組間—組內),完成課堂任務,并通過教學平臺進行課后交流和總結,完成教學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實踐發(fā)現,促進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也促進了學生的主動學習。建議體育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多運用小組合作學習。
關鍵詞: 創(chuàng)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12-00-04
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來說,體育教學中做操和編操能力是基礎。幼兒花式籃球操是幼兒園小朋友非常喜歡的一種鍛煉方式,是幼兒籃球的一種形式,也是幼兒操的一種形式,具有健身性、趣味性、觀賞性和藝術性特點。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掌握幼兒花式籃球操的創(chuàng)編是非常實用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編操的能力,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是最合適的,也是最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在互動交流中理解和認識,進而培養(yǎng)學習能力?,F就“幼兒花式籃球操創(chuàng)編”教學內容的小組合作學習實踐與大家共勉。
一、關于小組合作學習
大學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能夠讓學生使用他們在教師示范和引導式教學中學到的東西,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做好獨立學習的準備。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道格和南希在《通過系統(tǒng)化教學提升學習效果》(Fish & Frey,2008a)一書中重點闡述了逐步釋放責任(GRR)的教學范式。逐步釋放責任教學模式要求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由自己全權負責過渡到讓學生全權負責,這個逐步放權的過程時間并不確定,也許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或是一年。教師一開始就要給學生示范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所承擔的任務與責任越來越多,從參與示范課到學習相互指導,再到與同伴合作,最后到獨立完成任務(圖1)。
要實現這個過程,中間環(huán)節(jié)就是重要部分——合作學習。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允許他們進行實戰(zhàn)練習,給機會讓他們把不同的理解整合起來,能夠幫助學生獲得能力并學會獨立探索,逐步過渡到獨立學習。
實現大學課堂新模式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合作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提供了一個開展新的教學模式的手段,以及一個鼓勵學生才能發(fā)展的環(huán)境。精心營造的合作性學習能夠讓學生在認知、生理、感情和心理上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并且這也是改變許多大學課堂中被動性學習和非人際性學習現狀的重要步驟。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教師安排課程,讓學生們一起學習,并且使學習效果最大化,使學生們實現他們的共同目標。其主要特征:在由不同人組成的小組中學習;為全組成員的成功而努力;利人利己;慶祝共同成功;獎賞不受限制;以先前制定好的標準評定績效。每個個體都是團體成員中的組成部分,集體的目標高于個體目標,集體與個體形成一種相互依賴、互相促進的關系,只有所有成員都完成了目標,集體的目標才能完成,如果成員中有一個人沒有完成目標,那就需要集體中的所有人幫助來共同完成目標,這個集體就凝聚在一起,這樣能夠使學生間的關系形成一個良好的發(fā)展,也能使每個個體均衡地發(fā)展。
本活動中需要每個人掌握“幼兒花式籃球操的創(chuàng)編”的方法和實踐,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其中(組內互動-組間互動—組內互動),然后通過綜合每個人獲得的信息,形成小組的信息,并進行集體的實踐及展示,并且完成最后組間評價和總結反思,完成目標。流程如下:
學生課前線上預習—目標確定(教學目標—小組目標—個人目標)—根據任務小組合作學習(組內互動/組間互動)—成果展示、評價反饋(組內自我評價、組間互相評價、教師整體評價)—課后線上作業(yè)(總結、反思)。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
(一)構建共同目標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正是這一準則把大家團結起來。每個人都時刻對自己負責,同時對這個團隊負責。他們明白,團隊的力量來源于個體成員的成功。個人必須為共同的任務作出貢獻:我是否做了應該做的事,該什么時候做?同時,全體小組成員也必須對整個任務的完成效果負責:我們是否做了應該做的事,該什么時候做?不管合作學習任務的標準有多嚴格,持續(xù)時間多久,每位學生都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個人角色,以及這個小組應該產出或完成的任務。學生知道教師的評價標準是什么,需要從哪些層面收到反饋。因此,他們有共同的目標,小組合作學習也是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共同目標給他們指明了方向,小組成員凝聚在一起,組內的成員之間以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為主,組間互動促進,公正、公平地開展競爭,共同努力,在交流、合作、互動中完成任務,促進小組的進步以及組內、組間每個成員的成長。
活動的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了解幼兒花式籃球操的基本知識,能夠根據標準進行幼兒花式籃球操的評價和分析,并模仿視頻進行創(chuàng)編實踐,進行互相評價,最后通過創(chuàng)編實踐感悟幼兒花式籃球操的創(chuàng)編步驟,形成書面材料提交平臺進行分享,進而掌握幼兒花式籃球操的創(chuàng)編。
小組目標:根據任務卡1—2—3—4—5,依次完成。
個人目標:完成課前預習,完成小組所分配任務,擔任好小組中的角色,最后掌握“幼兒花式籃球操的創(chuàng)編”的方法。
(二)合理分組
分組通常采用組內的異質分組和組間的同質分組。組內的異質分組是指通過對學生性格、家庭背景以及能力的初步了解,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組間的同質分組是指每個組要完成的目標是一致的,成員實力的分配是均衡的,保證公平、公正的競爭。
本教學班人數30人,準備分5組,6人一組。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將學生按照之前廣播操測試成績和身體素質測試為依據分3個層次,同層次人員先自由選擇找到同伴(2人一組各5組),然后3個層次組再次自由選擇(每個層次選擇一組),形成最后的A組、B組、C組、D組、E組,并且自己起組名。分組中體現能力均衡,同時也體現學生自主選擇,為有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做好準備。不同個性、不同層次的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充分發(fā)揮個體的組內價值,完成小組共同的目標,每個小組成員承擔不同角色和任務,為小組做出貢獻,體現每個成員的價值。
(三)設定任務及標準
1.課前
教師把下列材料上傳教學平臺:選擇幼兒花式籃球操兩套:一套規(guī)定操、一套自編操;幼兒花式籃球操創(chuàng)編基本知識(概念、依據、動作要素、評價);提供創(chuàng)編音樂一份。通知下次課的教學內容“幼兒花式籃球操的創(chuàng)編”,學生課前需要觀看視頻和閱讀材料,為課堂教學做準備。
2. 課中
教師啟發(fā)式授課,進行分組,說明課程內容和操作步驟,按照下列安排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并進行循環(huán)指導。時間安排:開始部分10分鐘,任務一10分鐘,任務二15分鐘,任務三15+25分鐘,任務四15分鐘。
(1)領取小組卡片,根據卡片內容進行相應的任務(成員角色定位、分配任務、明確職責),為進行組間交流準備,任務見表1。
(2)按照序號形成小組,進行組間分享和討論問題,為進行組內匯報準備,任務見表2。
(3)小組分享總結及創(chuàng)編實踐(通過分工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合理分配,明確任務,共同實踐),任務見表3。
(4)各組進行創(chuàng)編展示和互相評價(任務4)。
各組輪流進行創(chuàng)編展示,采用抽簽方式。
各組創(chuàng)編的互評。每組推薦1人參與打分,再加教師打分,總分為該組成績。其他成員可以按照標準,實踐打分(與集體組對照),熟練評價技能。評分見表4。
3.課后
各組借助教學平臺進行交流,完成創(chuàng)編步驟總結、同伴反饋、反思文稿(注明每個成員的各自職責,并簽名),并提交平臺(任務5)。此內容是對小組合作學習過程評價及小組成員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情況進行個人成績評定的一個依據。
通過實踐后,進行組內交流,能夠根據實踐及感受把創(chuàng)編的步驟過程清晰地羅列出來(示例:總體構思? ? 確定音樂→建構段落→動作設計→分段試練→成套試練→最后確定),進而完成本內容的教學任務。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
(一)小組及其成員在學習過程中都取得進步和成長
本教學活動時間雖然有限(2節(jié)課),但從各小組的表現看,每個小組完成的任務都比較理想,各小組都完成了一套操的創(chuàng)編及展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個體都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互動、交流、溝通中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通過組內—組間—組內的互動,也明確如何公平、公正地看待競爭。各小組有序展開工作,學生的主體性和個體優(yōu)勢充分展現出來,學生自身發(fā)展得到引導,形成團體的意識增強,順利完成小組任務,小組成果顯而易見。學生在課堂上學會互相討論交流,分析問題,總結問題,并且通過個體把信息傳遞給其他成員,使其他成員獲得小組任務中都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發(fā)揮個體在小組中的價值,促進小組的合作學習。同時,通過組間互動,了解小組合作學習中,組間除了競爭,也是可以合作的。借助小組合作學習和展示,也把個體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小組及其成員在學習過程中都取得進步和成長。
(二)一定的競爭機制,促進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充分發(fā)揮每個成員在組內的優(yōu)勢來解決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組內分工就是一種組內的競爭,它不僅促進每個個體的發(fā)展,同時提高小組合作的凝聚力,在合作中相互理解,樹立友誼,造就團隊意識,也培養(yǎng)起集體榮譽感。另外,組間的競爭,能夠促進小組合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最好的表現去戰(zhàn)勝對手。
本活動中,每個成員清楚自己的優(yōu)勢,進而擔任合適的角色。誰承擔總指揮,誰負責隊形,誰負責動作設計,誰負責音樂,等等,這些職責在總結時都需要記錄,對個體的過程評價有一定的影響,為此,學生們積極參與和投入其中,這種角色的競爭,促進了個體的發(fā)展。同樣為了小組展示能夠取得好成績,每個小組也共同努力編排,充分發(fā)揮團隊合作,創(chuàng)編有新意的操節(jié),提升競爭力,完成操節(jié)展示,參與組間競爭,充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三)教師作為引導學生的主導者,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形成,也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促成者,采用何種形式引導很重要,建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更有效。因為主體的積極參與才能使主導者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有效調控可以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發(fā)展。本教學活動中,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自由參加,借助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自我發(fā)現和解決問題,使課堂“我來做”—“我們一起做”—“你們一起做”—“你自己做”有了良好的發(fā)展。學生在遇到困難時,教師要轉換不同的角色,既是引導者,也是同伴,更是朋友,可以相互討論、交流,平等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共同尋找處理問題的方法。在這種環(huán)境中,教師地位的改變,可以促進師生平等,學生覺得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可以與教師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教師促進者的效果就顯現出來,小組合作學習也更好地得以形成,學生學習的效果也更加明顯了。
(四)多元評價融合,從關注結果向關注過程發(fā)展,即有效利用教學平臺,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科學恰當的評價很重要,它可以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本教學活動中,除了對小組合作學習最后成果展示的評價外,也對每個成員在小組中的作用進行評價,兩者計分各一半。為此,每個成員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努力找到自己的位置,承擔起相應的任務,融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另外,利用組間互評,提供學生進行評價學習的機會,使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學生只有掌握了創(chuàng)編操的基本知識,才能進行操的評價,為此學生需要通過主動學習(課前線上預習),才能完成后續(xù)任務(參與評價)。
學校教學平臺為教學活動的線上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為教學目標的完成提供保障。教學平臺為教師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提供了條件。教師運用平臺傳遞學習的多種信息,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依據,學生利用平臺可以自主學習、反思交流和反饋。教學活動中,借助學校教學平臺,學生通過自主線上預習,為課堂深入的學習做好準備。課后,通過反思和交流,逐步學會分析和總結。通過課前預習、課后總結交流,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四、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1.“幼兒花式籃球操的創(chuàng)編”教學內容的小組合作學習實踐是可行和有效的。實踐表明小組合作學習可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培養(yǎng)團隊精神,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2.小組合作學習也需要其他方式的配合和支持。本實踐活動的完成,還依賴于學校教學平臺的線上學習(課前、課后)。
(二)建議
1.充分挖掘個體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價值,是推動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有效開展的動力。
2.依據體育教學內容的適宜性,最大限度地開展體育教學的小組合作學習。
參考文獻:
[1]Susan A. Ambrose .How Learning Works[M].JOSSEY-BASS,2010:232-240.
[2]南希-弗雷(美).教師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4):20-25.
[3]大衛(wèi)W.約翰遜(美).合作性學習的原理與技巧[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8):1-20.
[4]徐琳.基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職業(y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裝備制造與教育,2018(2):80-84.
[5]溪敏其.體育學科深度學習特征與教學策略研究[J].體育教學,2019(9):44-46.
[6]馬春玲.團隊合作,演繹體育精神[J]中國學校體育,2020(3):86.
[7]田麗俊.自主合作探究——淺談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反思[J].科技資訊,2015(30):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