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晶
(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北院,江西 南昌 330008)
臨床實習是護生整個學習階段中理論聯系實踐的橋梁,也是護生向一名護士轉變的過程。而急診專業(yè)已經成為公共健康事業(y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2],因此,需要保證急診科的教學質量。本研究在急診科護理臨床帶教中應用自媒體微課+案例教學法,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2018年4月至9月,共有64名護理實習生分6個批次在我院急診科實習,其中女生60人,男生4人。結合實習批次將64名實習生隨機分為對照組30名、實驗組34名,每批次9~11人,每批次實習時間4周。兩組實習生的臨床帶教教師及教學周計劃一致。對照組實習生女 29 名,男 1 名,年齡(20.11±1.343)歲。實驗組實習生女 31 名,男 3 名,年齡(21.07±1.264)歲,兩組實習生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實習生均采用“一帶一”或“一帶二”方式帶教,對照組按照臨床護理教學大綱要求,采取常規(guī)的帶教法;觀察組采用自媒體微課+案例教學法。
1.2.1 崗前培訓 兩組實習生均參加崗前培訓,時間為5小時。(1)入科教育:首先將急診科的工作環(huán)境詳細告知實習生,詳細講解接診患者的具體流程,如遇到緊急情況,應先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檢查,對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初步判斷。(2)法律、法規(guī)及職業(yè)道德培訓。(3)理論知識培訓:帶教教師應將急診科主要學習的一些急救常識告知實習生,包括氣道異物的現場急救、腦出血的現場急救、車禍的現場急救、溺水的現場急救、冠心病患者急性發(fā)作的現場急救、各種中毒的現場急救及肢體斷離的現場急救。如遇到斷肢患者,應將斷離肢體采用正確方法進行保存,避免對再植造成影響。
1.2.2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帶教法,對實習生進行實習期間操作帶教,主要內容包括徒手心肺復蘇術、簡易呼吸囊的具體操作方法,同時將心電圖機、除顫機、多功能監(jiān)護儀、洗胃機、吸痰機及呼吸機的具體使用方法詳細告知實習生,還需讓其學會骨折的固定及各種外傷的包扎、止血方法。
1.2.3 實驗組 采用自媒體微課+案例教學法:(1)微課教學:向實習生分享自媒體微課的學習課件并按實習計劃完成,微課里面包括徒手心肺復蘇術、簡易呼吸囊、各種外傷的包扎、止血方法授課操作視頻。帶教教師利用空閑時間指出操作過程相應的重點和注意事項。(2)案例教學:在實習期間遇到相關的案例,帶教教師進行操作示教,同時告訴實習生可提問,并對相應問題進行詳細解答,在示范搶救和處理過程中,應邊操作邊講解,對于不便在現場示教的案例可在搶救結束后對實習生進行補充。如: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搶救后,應將心肌梗死的主要臨床表現詳細告知實習生,同時讓其了解相應的搶救措施。首先患者平臥休息,給予高流量吸氧,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進行心電圖檢查,遵醫(yī)囑進行用藥和其他檢查。同時,應使實習生了解如在搶救過程中患者出現心臟驟停應怎樣搶救治療。(3)預見性思維、應變能力及語言交流和溝通的培養(yǎng):帶教教師應將典型病例的查房記錄進行分析討論,對其進行舉例說明,如:遇到急診高熱患兒,應預見到患兒可能出現抽搐,這時應提前準備好壓舌板,避免抽搐時咬傷舌頭。將與患者交流的技巧告知實習生,囑實習生不要使用肯定及命令式語氣進行溝通,多使用敬語。
1.2.4 評價方法(1)理論考核。實習生進行閉卷考試,考試時間90分鐘,由教學團隊命題,考核內容為急診??葡嚓P知識,滿分為100分。(2)操作考核。實習生均用臨床相關案例進行考核,帶教教師用迷你臨床演練評量表(Mini-CEX)評分。迷你臨床演練評量表(Mini-CEX)是1995年美國內科醫(yī)學會(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ABIM)[3]在傳統(tǒng) CEX 的基礎上制定的一套用來評估年輕醫(yī)師臨床知識及技能,兼具評量與反饋功能的工具。該量表共有護理評估、身體檢查、操作技能、健康教育、臨床判斷、組織效能、人文關懷7個維度,評估采用三等級、9分制評分。1~3分為有待加強,4~6分為合乎要求,7~9分為優(yōu)良。Mini-CEX評量是在不同的臨床情境下,由臨床專業(yè)教師直接觀察實習生對患者例行的醫(yī)療行為,再由臨床教師依據7個維度分別給予評量,并提供實時的教學反饋,可彌補傳統(tǒng)護理教育未能客觀、直接觀察學生臨床行為的不足。評量時由帶教教師直接觀察實習生5~15分鐘,回饋5~15分鐘,歷時20~30分鐘。(3)對實習生進行急診科護理臨床帶教滿意度調查,評價選項為“滿意”“一般”和“不滿意”。
1.2.5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考評成績數據錄入Excel數據庫,采用SPSS17.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均數采用配對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34名實習生出科理論考核成績平均為(89.57±4.55)分,對照組 30 名實習生考核成績平均為(83.80±5.74)分,實驗組實習生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實驗組實習生迷你臨床演練評量表各個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實習生迷你臨床演練評量表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實習生迷你臨床演練評量表評分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tP人數34 30護理評估8.36±0.93 6.43±1.20 8.18<0.05身體檢查8.29±1.02 6.25±1.17 8.41<0.05操作技能8.38±0.80 7.88±1.32 2.09<0.05健康教育7.88±0.94 5.50±0.99 11.18<0.05臨床判斷8.26±0.91 5.00±0.93 16.02<0.05組織效能7.52±1.23 5.08±1.05 9.66<0.05人文關懷7.55±1.17 5.05±1.06 10.10<0.05
實驗組實習生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實習生急診科護理臨床帶教滿意度比較(例)
(1)應用自媒體微課+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提升護生對急診常見疾病護理的認知,激發(fā)實習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樂趣[4]。自媒體微課形式以護生為中心,不受場地與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學習,反復學習,契合了年輕人利用碎片時間使用手機學習的需求,提高了實習生在急診科實習的滿意度。案例教學法具有相對的直觀性[5],使實習生能夠更好理解,案例情景的設立使實習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6-7]。同時該方法有效地培養(yǎng)了實習生的預見性能力和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
(2)開展自媒體微課+案例教學法可促進護理臨床教學水平的提高。微課形式充分利用網絡自媒體的特點,將理論課推送到網絡進行自學,音畫同步,簡單便捷。自媒體微課+案例教學法是開放式、互動性強的教學方法,對臨床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教學技巧要求更高,帶教教師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靈活的授課技巧,才可以充分調動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臨床帶教教師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
(3)自媒體微課+案例教學法應用于急診科護理臨床帶教中效果顯著。本文對30名對照組實習生以傳統(tǒng)教學方式指導實習,34名實驗組實習生按自媒體微課+案例教學法指導實習,應用迷你臨床演練評量表(Mini-CEX)結合理論考核進行帶教效果評價,并對實習生進行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實習生理論考試成績、迷你臨床演練評量表評分和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因此,自媒體微課+案例教學法可保證實習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護理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值得在臨床護理教學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