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要】眾所周知,課堂是實現(xiàn)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的活動場所,要構建有生命的課堂,就必須很好地與學生進行知識上和情感上的交流,而這些交流更多地體現(xiàn)在多元評價方式上.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多元化的評價,對初中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值得重視與推廣.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多元化評價
多元評價的方式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主要包括:口頭評價、書面評價、肢體評價.三種評價方式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功能,針對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情況,不同的時刻和場合使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勵學生自我評價、自我監(jiān)管、盡快成長.對待學生,不能夠長期使用一種方法,這樣容易產(chǎn)生厭倦感,不利于學生的進步.對個別紀律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還要注意區(qū)別對待,使得他在教師的能力控制范圍之內(nèi).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數(shù)學教師要努力嘗試不同的評價方法.
一、用好“口頭評價”,注重信心教育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時刻提醒自己在評價時,要用賞識的眼光、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學生,用激勵的語言來評價學生,給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對初中學生進行口頭評價時要多點賞識,要盡可能做到多層次、多角度,要帶一點商榷,來一點幽默,多一些寬容,帶一點動作暗示.教師在評價時要有一種人文意識,給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有句名言“你失去了勇氣,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在筆者的課堂教學中,時常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當筆者向學生提問時,班里平時表現(xiàn)很差的學生也總是跟著其他學生一起舉起了手.然而,當筆者讓他們起來回答問題時,他們卻一個字也回答不上來.對于這種現(xiàn)象筆者在很多課外書籍和雜志上都看到過.下課后,筆者也學著別人的方法問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時,他們都低著頭說:“老師,別人都會了,如果我不舉手,大家會看不起我,老師也會看不起我.”同樣的話,同樣的事,同樣出現(xiàn)在筆者的課堂上,筆者也學習了別人的做法,私下一一告訴這幾名學生,下次提問時如果會就舉起左手,不會時就舉右手.在以后的數(shù)學課上,每當筆者看見這幾名學生舉起左手時,就盡量給他們機會回答;每當筆者看到他們舉起右手時,就不讓他們回答.一段時間后,這幾名學生漸漸變得開朗了,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只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讓學困生看到希望,他們就能逐漸樹立起對學習的信心,增強主動學習的勇氣.悄悄地讓學生舉起右手,這不僅是一個教法的舉措,更是一個育人的舉動,是一個尊重學生、給學生以人文關懷,將愛的教育付諸實踐的舉動.
另外,教師在進行口頭評價時,要關注整個班級,只表揚學習出色的學生,而忽視了弱勢群體,這樣會給學生造成一種心理不平衡.因此,表揚時不要只關注個體,還要關注群體.
二、細化“書面評價”,堅持正面教育
對于學生的作業(yè),一般教師總是很喜歡學優(yōu)生的,不太喜歡學困生的,因為學困生的作業(yè)書寫亂,計算、解答錯誤較多,讓教師一看,心里很不舒服.這時,教師可以利用評語進行正面批評指導.相反對于學優(yōu)生的作業(yè)可以寫上簡短的鼓勵評語,如,“你真棒!”“繼續(xù)努力”“你的計算很細心”“你的進步很大,因為你付出了努力”“看到你在進步,我萬分高興,希望你更上一層樓”.這種帶感情色彩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了教師對他的關愛,從而使學生對成功和失敗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有人說,能走進學困生心里的教師是好教師.在一個班級中,我們習慣于對好學生進行評價,因為他們思維活躍,回答問題積極,又能調(diào)動課堂氣氛.而往往忽視了班上的學困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愛,一個眼神,一個擁抱,一個手勢都有如雪中送炭般的溫暖.對于學困生,像“你真棒”“非常好”等評價起不到應有的效果.我們可以評價得更具體一些,比如,“你今天書寫有進步”“你回答問題的聲音再大一些會更好”“你今天的笑容很燦爛,都感染到老師了”等等.筆者發(fā)現(xiàn)這樣潤物細無聲的評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肢體語言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豐富且有個人特色的體態(tài)語,不僅能給學生外在美的觀感,而且能有效地表達教師豐富且充滿個性色彩的情感,對學生有巨大的魅力,起到“身教重于言傳”的效果.如,“我聽出問題來了,你聽出問題來了嗎?”“多好的回答,他的話告訴我們什么意思?誰能把他的話再重復一次?”“這位同學聽得真認真,她能聽出‘話中有話,真不錯……”這樣的評價不但能起到激勵學生傾聽的作用,而且能把單向的傾聽與多向的對話結合起來.教師傾聽的敏銳性和深刻性能極大地鼓舞學生的傾聽和思考.我們常常說:此時無聲勝有聲.而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使用好肢體語言,更能襯托出這一境界.我們用肢體語言來評價學生,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擔心等不好的情緒,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在讓學生回答問題時,我們要做出傾聽學生答案的姿態(tài),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不時點頭表示認可,或做出沉思狀,提出反問,和學生進行探討.當學生回答錯誤時,我們遞給他一個微笑,給學生善意的提示,或摸摸他的頭,給他鼓勵,最后和學生擊掌,希望他下次加油等.
肢體評價語言是一種無聲的感召,是一首無曲的小調(diào),更是一種撫慰心靈的藥劑,它具有普遍性、時效性、示意性、感召性.它可以更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運用得好,會對我們教學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總之,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因此,為關注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要從內(nèi)心深處贊賞、欣賞每一名學生.
【參考文獻】
[1]林森.多元學習評價研究與實踐——以初中課堂教學為例[D].銀川:寧夏大學,2017.
[2]姚曉紅,羅永祥,錢勇偉.實施多元評價 促進學生多元發(fā)展[J].現(xiàn)代教學,200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