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蜜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同時,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習作水平也普遍有所提升。因此,小學高年級的習作教學應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思維、立意與表達,使學生在寫作方面想寫,會寫,且寫作有思想,有立意?;诖耍疚膶πW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的常見問題以及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分析
一、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的常見問題
(一)缺乏寫作興趣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多偏向于結果導向,即相對看重學生的成績、寫作語法、語言的通順程度及寫作字數(shù)等,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習作標準基本上會提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币虼?,學生在日常習作中,缺乏對習作的興趣,一貫按照習作標準或教師的要求去完成任務,不能自由發(fā)揮,不能盡情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觀點。
(二)作文缺少靈魂
觀察學生的作文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文相似度較高,缺乏深度,沒有所謂的靈魂。究其原因,學生大都會根據(jù)目標題目來找相同題目的范文來參考,缺乏自己的思考,往往會有假、大、空的情況。模仿意味著思維不開闊,意味著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作文思路與情感。這既體現(xiàn)了學生對待作文的觀點,即寫作是一種家庭作業(yè)或考試題目,更多的還是圍繞作文題目或是教師的要求標準進行習慣性的執(zhí)行,以拿到高分為目的;又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特點,即忽略了寫作的意義所在,沒有強調習作興趣、作文靈魂等概念;還體現(xiàn)了我國應試教育的特點,即考試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最終目的。
(三)教師的教學技能有待提高
所謂名師出高徒,這是不無道理的。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及專業(yè)素質是非常重要的,會影響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小學生眼里,教師是最具權威性的,甚至比父母的話更具影響力,教師專業(yè)度的高低是至關重要的。但目前部分教師在習作教學中只注重講解片面的理論知識,缺乏對相應生活的了解,不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指導,學生自然理解不了寫作的真正含義,也不能很好地詮釋與表達生活中的實例。
二、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的策略
(一)從寫作素材入手逐漸提升學生習作內容的豐富性
第一,加大學生的閱讀總量。要想學生能夠創(chuàng)作出更加豐富的優(yōu)秀作品,教師要采取積極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創(chuàng)作素材和豐富的寫作內容。例如,針對同一類典型的習作完成分析和分類,然后引導學生多多閱讀中外知名作家的名篇,這樣學生能夠通過閱讀積累更加豐富的習作素材。第二,汲取生活靈感,有效應用于語文習作,之所以很多小學生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其真正的原因在于學生無法捕捉生活的靈感,因為捕捉不到真實的生活,所以寫出來的作品索然無味。第三,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有力提高作品的靈動性。即使是小學生高年級學生也擺脫不了熱愛游戲和運動的天性,小學生一味端坐課堂無法接觸真實的社會事物,便無法形成正確的感知能力。學生只有投入社會實踐,才能在習作中展現(xiàn)出正確的體驗和認知。
(二)運用靈活的指導方法提升學生的習作質量
第一,在小學語文常規(guī)教學中夯實語文教學基礎,具體包括:語文基本知識、閱讀能力培養(yǎng)和表達能力訓練等,學生只有具備對習作素材的轉化及組合能力,才能改掉作文就是簡單羅列材料的寫作通病。教師要針對性地采用靈活的指導方法教會學生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心情和思想。例如,以《松鼠》這一文章為例,根據(jù)文章寫讀后感或者對文章進行續(xù)寫、擴寫和仿寫,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第二,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在小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中一定會展現(xiàn)出小作者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心理、情緒以及情感,同時學生也會在習作訓練中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
(三)在習作訓練過程中促進能力提升
第一,積極為學生拓寬習作主題范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直接教學目的在于學生依靠實踐寫作訓練,不斷強化自我約束和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在小學這一習作表達能力塑造的關鍵時期,要積極鼓勵學生在教師采用的激勵性教學模式下,緊緊抓住每次習作的核心內容,發(fā)揮自身寫作的長處,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寫作和表達訓練。教師可以用紅色筆圈出學生習作中優(yōu)美的語句,這樣學生受到鼓勵后便會對習作訓練展現(xiàn)出應有的自信和熱情。針對小學階段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shù)販p少習作任務的布置量,對于習作能力一般的學生一定要降低評判標準,也可以積極利用班級內的公共區(qū)域設立文化墻壁,在班級習作訓練中定期把學生的黃金語句、進步習作和優(yōu)秀習作等材料張貼在班級墻上,最終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二,在作品的反復修改中,積極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當前加強作文修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語文教師采用傳統(tǒng)習作修改方法點撥學生的作品,對于作文中出現(xiàn)的別字和語法錯誤等應采用專業(yè)的批注方法,將批注內容展示給學生,紅筆畫圈圈出錯字,橫線畫出病句等;二是語文教師加強學生習作的個性化修改,在整體上對學生的習作內容給出評價,然后學生根據(jù)教師給出的修改指導意見加強修改和反思,堅決避免下次習作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三是學生積極模仿教師給出的修改思路自行完成修改。學生的自我修改和評閱是習作水平與能力進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只有學生自己認識到習作的不足和缺陷,才能循序漸進地提高自身的習作能力;四是學生之間的互改互批。“以人為鏡,可以正衣冠”,這樣學生之間可以實現(xiàn)取長補短,學生通過觀察別人所犯的錯誤,能夠為自己的習作帶來警醒作用,從而順利實現(xiàn)習作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結束語
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還達不到既定的標準,少數(shù)小學生對寫作存在抗拒心理,也不能在寫作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因此,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方法,從學生實際生活和課外閱讀出發(fā)開展主題寫作教學,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與思維表達,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進而提高小學高年級習作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麻貴.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探究[J].新智慧,2020(36):109-110.
[2]劉華恩.基于“三核課堂”的小學語文主題學習校本化實施路徑探索——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中高年級教學為例[J].新教師,2020(1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