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強
【摘? 要】歷史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學習歷史知識到掌握歷史方法,最后獲得感悟,“以史為鑒”,學習做人,這樣才能讓學生進入歷史學習的“第三重”境界。首先要引導學生借助閱讀形成縱橫歷史體系,此外還要引導學生學習探究歷史規(guī)律,在對比影視的過程中嘗試獲得感悟,這樣才能逐步進入歷史學習的“第三重”境界。
【關鍵詞】求證意識;教學策略;初中歷史
學者王國維認為學習學問分三個境界,博覽群書是第一層境界,學而思則是第二重境界,心領神會、明德至善是第三個境界。在指導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也要以之為標準,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首先要引導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并圍繞這些歷史知識構筑歷史體系,求證自己的困惑點;其次要引導學生圍繞歷史問題展開思考,假定自己的答案,然后展開求證,探究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最后則要鼓勵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喚醒人格心靈,提升并完善自己的素養(yǎng)。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求證意識,讓學生進入歷史學習的最高境界。
一、深耕閱讀,形成縱橫體系
要發(fā)展學生的求證意識,首先要引導學生進入第一重境界,那就是“求知”,要引導學生積極閱讀各種歷史資料,深耕閱讀,并收集整理相關的歷史知識,展開自主建構,通過橫向對比和縱向對照的方法搞清楚歷史的真實面目。這樣能給學生的歷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其求證意識得到基本發(fā)展。
學習“君主集權的強化”的時候鼓勵學生展開深耕閱讀,首先展開橫向對比,思考在秦朝、漢朝、明朝、清朝等不同的朝代,國家官員和管理制度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如思考一下在明朝為何要廢除宰相制度,對比有無宰相制度對明朝的影響。其次還要展開縱向對比活動,將不同的朝代串聯起來,思考其政治制度的變化是否有規(guī)律。學生發(fā)現:“縱觀歷史,雖然出現了不少新的政府部門,也廢除了一些部門,但是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君主的權力在不斷加強?!睂W生由此而形成了縱橫體系,認識到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根本特點是什么。這樣的學習促使學生積累了知識,并進行自主建構,進入到“求知”的境界。
深耕閱讀的方法有助于學生掌握文章的結構,充分了解歷史資料中的各種內容,進而促使學生自主建構歷史知識體系。在此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化整為零,通過了解一個個小知識點來了解歷史的完整面貌,還要引導學生化零為整,將各個小知識點重組成體系。橫向關聯促使學生找出相似歷史事件之間的異同點,而縱向關聯則能讓學生融會貫通,有助于發(fā)現歷史規(guī)律。
二、繪制軸線,自主探究規(guī)律
發(fā)展求證意識的第二步是引導學生求證,首先要引導學生發(fā)現歷史問題,然后提出自己的假設,此后要通過繪制時間軸等方法展開自主探究活動,驗證自己的假設,并總結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得到了發(fā)展,歷史解釋和歷史思維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在學習“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時,學生發(fā)現在這個階段有多個并立的政權,學習的時候容易出現混淆。此時引導學生繪制時間軸,在時間軸上分別標注出各個政權的出現、發(fā)展、壯大、衰落,標注上相應的時間。這樣就能讓學生更清楚地看到當時的歷史風貌。此時引導學生“學而思”,進入到“求證”的境界中,思考一下從這種多民族政權并立的歷史現象中能獲得怎樣的感悟。學生認識到:“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共存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成立了不同的政權,相互之間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發(fā)展形成了中國?!边@樣的探究讓學生從看似紛亂的歷史資料中找到了規(guī)律。
通過繪制時間軸線的方法,學生發(fā)現各個歷史事件之間都有著聯系,這樣能有助于學生繪制知識地圖,駕馭歷史的整體和局部,更有效地掌握歷史知識,探究歷史問題。在這個基礎上展開“學而思”的獲得,學生的思考就會更深入,有觸類旁通的效果。
三、比較影視,嘗試寫作論文
求證意識發(fā)展的第三個階段就是求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或者現實生活進行思考,獲得人性的感悟,這樣才能進入歷史學習的最高境界。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時可以給學生展示他們感興趣的影視劇作品,通過對比分析的方法展開論文創(chuàng)作,寫出自己獨特的想法。
學習“難忘九·一八”的時候,引導學生觀看和抗戰(zhàn)有關的影視劇作品,并且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論文,在論文中一方面可以寫一下對抗日戰(zhàn)爭的思考,另一方面則可以說說從抗戰(zhàn)相關資料和影視劇作品中獲得了怎樣的感悟。如有學生在論文中寫了自己在影視劇作品中看到的革命烈士形象,并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我很難想象他們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還能勇敢地戰(zhàn)斗,如果我生活在當時,不知道能否像他們一樣勇敢??赐暧捌也挥傻盟伎迹诂F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展開思考,不僅寫了自己的感悟,更提升了自己的價值觀,進入到“求智”的第三重境界。
學者斯普郎格認為教育并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的核心在于人格心靈的“喚醒”。所以在歷史教學中也要追求對學生人格的召喚,要引導學生從歷史事件中獲得啟迪,提升自己的價值觀。
在引導學生進入歷史學習最高境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求證意識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歷史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求知、求證、求智的三重境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展開學習,初步感知歷史,理解歷史,領悟歷史,最后提升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完成自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董川.? 淺談有效教學構建歷史有效課堂[J]. 中國校外教育. 2018 (32).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正余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