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形勢與政策課是理論武裝、釋疑解惑、教育引導綜合性很強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模式進行探索是必要的。應用型高校應與時俱進,主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適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研究圍繞“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模式的合理性與特點、實施路徑、實踐反思闡述,著力實踐一項合理、高效、可推廣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增強形勢與政策課教育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教學模式;實踐反思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0)02-0132-03
2018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開設好“全面從嚴治黨”“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港澳臺工作”“國際”等形勢與政策專題,明確了重點講授內容,提出“創(chuàng)新設計教學方式”[1]。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經過長期探索,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現(xiàn)實的問題。近年來,有關教學模式的探索、應用是教學改革的熱點。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在某種環(huán)境中展開的教學過程的穩(wěn)定結構形式[2]筆者所在的應用型高校探索了“大班授課、小班討論”的教學模式,扎實推進了形勢與政策課程質量建設,增強了教學的實效性。
一、“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模式的合理性及其特點
(一)“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模式的合理性
大班授課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小班授課而言的,它是指在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中,面向學生數(shù)多于100人的教學班授課;小班討論是以行政班級為教學班,進行討論、研討等實踐教學。大班授課統(tǒng)領小班討論,小班討論補充、拓展課堂教學。關于大班授課與小班授課的教學效果,一些研究者認為:在大班規(guī)模下授課,無論教師如何精心準備、教學方式如何多樣,教學效果都不理想,其原因在于學生人數(shù)太多,教師無法進行個性化教學。相反,小班教學會避免這些問題,由于師生課堂互動頻率較高,教師能因材施教,學生會受到啟發(fā),更多地受益。
那么,學生對大班授課與小班授課的評價如何?從全校教學班組織形式來看,小班教學的評教成績大于中班、大班教學的評教成績。以2018年秋季學期學生評教成績?yōu)槔琶谝坏乃颊n教師在全校排到第61名。排名在61名以前的以建筑工程學院、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體育教學部所開設的課程居多。從課程類型來看,將排名1-61名教師評教均分降序排列,標識黃色篩選,按照信息條數(shù)由多到少的順序為:專業(yè)必修課(128條)、公共基礎課(93條)、公共選修課(47條)、專業(yè)選修課(20條)、公共必修課(14條)、實踐課(7條)、通識必修課無(0條)。思政課屬于公共基礎課中的一部分,而這些課程中除了思政課外其他課程基本上都是小班教學,這說明小班教學受到學生們的喜愛。另外,學生評教結果和課程開設學院、課程性質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
近三學年來,形勢與政策課不斷推進“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模式,將兩者有機結合。通過“小班討論”彌補大班教學的缺陷;通過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容與方法,保障課程教學的效果。形勢與政策課相比其他中班教學(100人左右)的思政課而言是大班容量(200-280人),是不是學生評價低呢?將思政課評教成績平均線以上的課程降序排列,標識黃色篩選,按照信息條數(shù)由多到少的順序為:形勢與政策(276條)、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63條)、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48條)。大班與中班評價結果趨于相近,部分大班授課教師的評教成績略高于中班教學的教師。這表明學生評教結果與教學班容量大小有一定關聯(lián),但在思政課內比較,不是絕對性關聯(lián)。這也是我們實踐“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模式所取得的成效,說明這種模式是合理的、可行的。
(二)“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模式的特點
1.教學內容專題制
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依據“教育教學要點”,根據應用型高校學生的情況,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提煉,形成既獨立義相關的系列專題,是圍繞專題設計教學方案、進行教學活動的教學制度,它是一種不成文的制度。 其有幾個主要特點:一是既要避免教學內容重復,義要突出重點;二是教師既可以發(fā)揮各自特長,義能形成教育教學的合力;三是既能增強教師的競爭意識,義能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作為一種現(xiàn)場教學,教師可以直接感受到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看到學生理解或疑惑的眼神,可以適時調整教學策略,豐富教學實踐經驗,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2.課堂活動小組制
形勢與政策課活動小組是根據各班學生當學期基礎、綱要、概論、原理課上的分組情況進行課堂活動。一般將每個行政班分為4個小組,設有小組長和組員,各小組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分工協(xié)作式學習、討論。其主要特點一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二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三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課堂活動小組制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管理課堂秩序。 3.課后討論小班制 小班討論一定是在教師主導下進行的學生間的辯論、爭論或討論,教師的總結歸納是對討論成果的提升。其主要特點:一是每次討論前教師、學生都要積極地準備;二是學生是“言”的主場,教師是主導者和“點睛”者;三是討論后學生對各白問題的再總結,整理撰寫《<形勢與政策>課后討論手冊》,對于學生的疑問,教師在下次教學和討論中可以進行反饋。教師可以發(fā)掘學生的思辨能力,指點學生思想上的困惑。
二、“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模式的實施路徑
(一)教學專題的選擇和準備
教學問題是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專題的出發(fā)點,教學問題來自于教師對社會熱點、重大問題的把握。教師要領會教育部每學期發(fā)布的《高?!靶蝿菖c政策”課教學要點》,讀《時事報告(大學生版)》、教師版用書及課件,以《新聞聯(lián)播》《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作為每日時事學習必做,學習山西省高校工委下發(fā)的形勢與政策教學參考資料。
專題教學內容應具備政策性、時事性、針對性強的特點。由形勢與政策課骨干教師、專家遴選專題,選出國際、國內形勢政策方面四個專題。如2018年秋季學期,學校確定了“中美貿易摩擦辨析”“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改革開放40年”“深入調整的大國關系”等專題;2019年春季學期,確定了“中美關系四十年的回眸和前瞻”“當前兩岸關系與中央對臺政策”“用鐵的紀律管黨治黨”“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趨勢”等專題,選好專題進行集體備課、制作講課文本、示范教學、觀摩教學、課堂教學等。在山西工商學院教學改革中,每個專題教研室都配有教授、講師、助教等,由校黨委書記、校長、思政課教師、輔導員、黨委及學生處等教師進行搭配,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共同備課,起到群策群力、傳幫帶的作用。
(二)小組活動的實施路徑
小組活動表現(xiàn)在課堂和課外,課堂上小組活動以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居多,例如,教師發(fā)問學習小組搶答、教師抽查各組課堂筆記等。課堂外的小組活動,以小組完成教師布置的討論題為主,學生搜集討論材料,為積極交流做準備。由于上課合班較多,形勢與政策課小組活動因教師的教學技能、個性魅力、嚴格要求學生的程度及師生關系等有很大差異。影響小組活動效果的因素很復雜,教師應在不斷教學實踐中反思、總結和提高。
(三)小班討論的實施環(huán)節(jié)
“小班討論”的主題、內容來自“大班授課”的討論題、教學主要內容,目的是期待學生拓展專題教學中沒有充分討論的熱點、疑點和難點,回應學生的困惑?!靶“嘤懻摗庇捎谑艿蕉喾N因素的制約,各高校很難實現(xiàn)行政班級全覆蓋,有不少高校選擇部分班級進行討論課。學期初,由教研室列出一學期小班討論的計劃表,包括學院、班級、時間、地點、主持人、討論主題、記錄人等信息。班級的選擇涉及的學科專業(yè)面要廣,要考慮到不同年級,排討論時間要考慮到教師和學生的時間,討論主題一般在制定專題時已確定,記錄人由學習委員擔任。教師要提前布置各小組搜集資料,資料可以是文本、視頻等形式,凡有助于辯論、爭論的資料都可以收集。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習小組推薦學生代表發(fā)言,也可自由爭辯,最后教師要精心解答學生們討論中有爭議的內容,并做出精彩的點評。
三、“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模式的實踐反思
(一)頂層設計、制度保障是落實輔導員參與“大班授課、小班討論”的關鍵
形勢與政策課教師隊伍由專、兼職構成,兼職教師往往以青年教師居多,他們往往局限于本職事務性工作,在研究理論、學習政策、掌握形勢、了解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等方面的主動性不夠?!兑庖姟窂娬{,要從哲學社會科學專業(yè)課教師、輔導員等教師隊伍中遴選出形勢與政策課骨干教師。那么,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學校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學校黨委宣傳部、學生處、教務處等部門應做好相關保障性工作。筆者所在高校有一項很好的突破,表現(xiàn)在將輔導員兼課工作納入2018年度崗位考核指標體系,這從政策上支持了輔導員兼課工作。但在輔導員參與“小班討論”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設計和制度保障。
(二)專題精講、課堂互動是提高大班授課教學效果的核心
大班授課的教學效果,主要看專題內容是否精講,教法是否得當,對學生的課堂管理是否到位,學生的評價是否高等。然而,隨著高校學生數(shù)量的增加,思政課教師急缺成為一些高校面臨的問題。根據教育部教社科[2018]1號文件精神,思政課專職教師師生比應不低于1:350c3]。因此,高校在引進優(yōu)秀人才的同時要擴充兼職教師隊伍。一些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是通過購買網絡資源課進行網課學習,利用網絡優(yōu)質教學資源,充分發(fā)揮“慕課”教學平臺的優(yōu)勢。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的很多高校則采用大班專題講座授課。減少教學班規(guī)模,倡導中班教學是新形勢下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發(fā)展的趨勢。在此情況下,筆者所在高校積極改進大班授課,在遵循育人規(guī)律的前提下,反復錘煉專題內容。形勢與政策課專題的選取要聚焦四點找問題,即教學難點、教學重點、學生關注點、社會熱點,課堂上既要精講教學內容,義要靈活教學方法,設計好課堂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的獲得感。
(三)名師引領是提高課堂教學、學生實踐效果的“引擎”
形勢與政策課名師就是在本學科內教學優(yōu)秀的教師,具備優(yōu)秀的師德、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豐富的教學經驗、扎實有效的教學技能、人格吸引力,對課程教學團隊具有傳、幫、帶的作用。作為思政課教師格局要高、眼界要大、目標要崇高、心胸要寬廣,要有家國情懷。名師的魅力在于能引領同行教師的課堂教學與實踐,激發(fā)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興趣和主動性,進而增強學生實踐的效果。名師引領的深度、廣度關系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對其他教師如何上好一堂課、如何指導學生實踐具有示范作用。名師引領為青年教師教學與科研提供了參照,在師德師風、治學態(tài)度、工作生活態(tài)度等方面樹立了學習標桿,對師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激勵;名師引領為學生思想和行為提供了具體參照,學生對照名師的言行舉止進行自我反思,進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升華為個人品質。名師引領是提高形勢與政策課課堂教學、學生實踐效果的“引擎”。
(四)信息技術下的課堂教學、考核,是深化“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模式的方向
“互聯(lián)網+”計劃的實施,給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帶來了革命性變革。有人熱衷追捧、有人不接受排斥,也有人觀望。互聯(lián)網的日新月異如同一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如何用好它是一個哲學問題,也是一個現(xiàn)實問題。從工具的角度出發(fā),大班授課要改革教學方式,特別是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要深化教學模式改革。例如,可根據形勢與政策課程表里的合班,在“學習通”或“課堂派”輔助軟件上逐一創(chuàng)建教學班級,各專題教師分工協(xié)作共建、共享課程教學班級資源,開展大學生熱點話題討論、專題習題訓練及學期末移動端客觀題考試等。及時在課堂教學中,點評學生討論、練習等情況,形成課上與課下相互呼應。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思辨和表達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期待,進而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從產生到實踐再到成熟,都是在一定環(huán)境(管理政策、教學理念、教學問題等)中實現(xiàn)的。它既有教學管理部門及上級主管部門的導向,義有一線教師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是多種因素的耦合形成的教學模式。對“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模式的實踐有利于其進一步完善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EB/OL].[2018-04-13].http://www.moe.gov.cn/s rcsite/A13/m 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7.html.
[2]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5):74-81.
[3]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 2018-04-13].http://www. moe. gov. 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
[責任編輯:陳明]
[收稿時間] 2019-03- 17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西工商學院2019年度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項目“應用型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實效性研究”(J(-.201931);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規(guī)劃課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實效性研究——以山西工商學院為例”(GH-18123)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福俠(1983-),女,陜西渭南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