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倩
【摘 要】
目的:研究MRI對于膝關節(jié)損傷的臨床應用價值體會。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間收治的70例膝關節(jié)損傷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檢查、關節(jié)鏡檢查。以關節(jié)鏡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觀察MRI檢查的準確性。結果:以關節(jié)鏡檢查結果為標準,MRI的診斷結果為半月板損傷為25例,韌帶損傷為23例,軟骨損傷為20例,診斷準確率為97.14%(P<0.05)。結論:使用MRI對膝關節(jié)損傷患者進行檢查,可以明確檢查出受損的部位,同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 MRI;膝關節(jié)損傷;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5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015-01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MRI for knee joint injury.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injuri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Sept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 including 30 male patients and 40 female patient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MRI and arthroscopy. . The arthroscopy Results:we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observe the accuracy of MRI examinations. Results: Based on the Results:of arthroscopy, the diagnosis of MRI was 25 cases of meniscus injury, 23 cases of ligament injury, 20 cases of cartilage injury, an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97.14% (P <0.05). Conclusion: Using MRI to examine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injury can clearly identify the damaged part, and it has high safety,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MRI; knee injury; clinical value
膝關節(jié)主要是一個屈伸關節(jié),由于膝關節(jié)的承受力較大,受損的幾率非常大。近年來,由于交通事故的頻發(fā),膝關節(jié)損傷的案例也在不斷的增加[1]。膝關節(jié)損傷的治療措施主要根據損傷的部位制定,常見的膝關節(jié)損傷部位主要有半月板損傷、軟骨損傷以及韌帶損傷等[2]。隨著我國醫(yī)學水平的不斷發(fā)展,MRI作為一項新的醫(yī)學影像診斷技術,近年來的發(fā)展十分迅猛[3]。使用MRI對膝關節(jié)受損的患者進行檢查,可以明確檢查出受損的部位。本文主要以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診的70例膝關節(jié)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MRI的診斷價值進行探討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間收治的70例膝關節(jié)損傷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患者40例,年齡23~80歲,均值(52.64±4.64)歲,病程2h~7d,均值(3.95±1.56)歲。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檢查、關節(jié)鏡檢查。以關節(jié)鏡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觀察MRI檢查的準確性。
1.2 檢查方法
讓所有患者在實施關節(jié)鏡檢查之前,先使用MRI進行檢查,使用德國西門子verio dot 3.0T磁共振成像系統,讓患者采取仰臥位,將腳自然伸直,使用膝關節(jié)線圈對患者的膝關節(jié)進行檢查。保持膝向外旋,線圈中心與髕骨下緣對準的姿勢,固定患者膝關節(jié),先行冠狀位、橫軸位、矢狀位掃查。采取FSE模式,T1WI:TR=550.00ms,TE=10.00ms,2次激勵;T2WI:TR =4000.00m s,TE =96.00m s,2 次激勵。以PD模式,T2WI:TR=2650.00ms,TE=32.00ms,2次激勵。層厚4mm,層距1mm,視野 160~180mm,矩陣為320×320。最后獲得圖像及時交給專業(yè)的醫(yī)師進行分析,得出結果。
1.3 評價標準
以關節(jié)鏡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觀察MRI檢查的準確性[4]。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過程中所產生、相關的所有數據均通過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其進行對比分析,上述數據統一由(x±s)的方式呈現,采用t檢驗,當P<0.05時,組間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以關節(jié)鏡檢查結果為標準,MRI的診斷準確率為97.14%(P<0.05),見表1。
3 討論
膝關節(jié)損傷是運動中常見的接觸性或非接觸性損傷,其中損傷的部位包括半月板損傷、膝關節(jié)韌帶損傷、軟骨損傷等一系列損傷性疾病[5]。膝關節(jié)是機體中承受力最大的關節(jié),一旦發(fā)生慢性或者急性損傷,都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影響[6]。半月板損傷的原因一般都是由外傷所致,患者一旦引發(fā)半月板損傷,就會出現疼痛、關節(jié)腫脹等急性情況;韌帶損傷跟半月板損傷一樣,都是由外傷所導致,傷處會出現明顯的壓痛、腫脹,甚至還會出現局部腫脹、淤血等現象;軟骨損傷主要分為兩個類型,第一是急性炎癥性損傷,第二則是慢性炎癥性損傷,急性外傷致傷患者的臨床表現為有瘀血、腫脹、劇烈疼痛以及出血等現象,慢性炎癥性損傷臨床表現為腫脹、彈響、活動受限以及疼痛等現象[7]。
使用有效的技術對膝關節(jié)損傷的類型進行判斷,是控制疾病的關鍵環(huán)節(jié)[8]。關節(jié)鏡一直是檢查膝關節(jié)損傷的金標準,但由于關節(jié)鏡的檢查操作比較復雜,并且還屬于有創(chuàng)的診斷手法,就導致了關節(jié)鏡檢查實際操作有一定的困難。而MRI作為一項新的醫(yī)學影像診斷技術,具有分辨率較高的特點,可以將機體組織的不同成分用不同的信號反應出來,特別是對異常敏感的組織,比如軟組織以及韌帶等。研究顯示,以關節(jié)鏡檢查結果為標準,MRI的診斷準確率為97.14%(P<0.05)。由此可見,使用MRI對膝關節(jié)損傷患者進行檢查,可以清楚分反應出患者的膝關節(jié)橫斷面、管狀面以及矢狀面的關節(jié)情況。并且MRI的安全性更高,操作明顯比關節(jié)鏡簡單、方便。
綜上所述,使用MRI對膝關節(jié)損傷患者進行檢查,可以明確檢查出受損的部位,且具有安全、簡單以及分辨率高的特點,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征. 觀察分析核磁共振(MRI)在膝關節(jié)損傷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56):11009-11010.
[2] 劉楚芝, 何勤, 彭丹丹. 膝關節(jié)損傷MRI成像技術的應用探討[J]. 世界臨床醫(yī)學, 2017, 11(1):233-234.
[3] 徐碧鈺, 彭小婉. 核磁共振檢查在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撕裂診斷中應用研究[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7, 23(21):3428-3431.
[4] 劉楚芝, 何勤, 彭丹丹. 膝關節(jié)損傷MRI成像技術的應用探討[J]. 世界臨床醫(yī)學, 2017, 11(1):233-234.
[5] 李國, 李建軍, 陳峰, et al. 膝關節(jié)髕內側滑膜皺襞分型及軟骨損傷分級:MRI與關節(jié)鏡對比[J].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7, 33(7):1164-1167.
[6] 張洪志, 黃碩, 潘曉華. 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部分損傷的MRI量化分析[J]. 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 2018, 20(11):993-998.
[7] 宋關陽, 張輝, 馮華. 前十字韌帶損傷后脛骨過度前移對重建術后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的影響[J]. 中華骨科雜志, 2019, 39(7):392-397.
[8] 潘啟良. 用MRI技術診斷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損傷的效果分析[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7, 15(2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