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平
【摘 要】閱讀是通過文字對世界產(chǎn)生認知的手段,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對圖片、符號、公式、圖表的閱讀,但文字閱讀是所有閱讀的基礎(chǔ)。在小學語文閱讀中,教師可利用群文閱讀讓閱讀課堂綻放精彩,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堂;綻放精彩
閱讀是陶冶自身情操,提升自我修養(yǎng),提高人們領(lǐng)悟,吸收、鑒賞以及評價能力的方式。閱讀可以改變?nèi)藗兊乃枷?,進而可能對命運產(chǎn)生改變。小學生正處于語文學習的基礎(chǔ)時期同時又是語文學習的后啟蒙期,這一時期非常關(guān)鍵,基本明確了今后學習的方向。而閱讀又是語文學科的重中之重,本文就群文閱讀這一課題展開探討,以期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綻放精彩。
一、群文閱讀的作用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是至關(guān)重要的,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群文閱讀活動,對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知識儲備量有著顯著的促進及積累作用。而群文閱讀是將相同類型的文章,或者同一作者的文章挑出進行閱讀,這樣可以使學生集中對同一類型的文章進行閱讀,從而加深學生對該類文章的印象,并通過同一類型的文章總結(jié)出其中相通的道理,這是一種集腋成裘、積少成多的方法。一線教師應為學生構(gòu)建一個輕松自如的閱讀環(huán)境,使小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提升群文閱讀能力,從而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二、群文閱讀的展開形式
(一)構(gòu)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群文閱讀課堂
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也不例外,在課堂上教師應把閱讀的主動權(quán)下放給學生,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群文閱讀,進而將閱讀由傳統(tǒng)的強行灌輸模式轉(zhuǎn)變?yōu)樽灾鏖喿x的良性模式。
以《小猴子下山》與《動物王國開大會》為例,這兩篇文章均是對小動物進行描述的文章,教師可將其作為同一題材的文章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閱讀過后教師可對學生進行提問,使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提升其分析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如文中的小猴子和狗熊有什么共同特點?小猴子有哪些缺點?狗熊又有哪些缺點?它們要如何對自身的缺點進行改正?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進行進一步總結(jié),比如小猴子有丟三落四的毛病,你希望小猴子如何改正這個壞毛???比如狗熊也有丟三落四的毛病,但是它很幸運的得到狐貍、大灰狼、梅花鹿的幫助,從而改正了這個壞毛病。通過小學生進行的這種自主群文閱讀的模式,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小主人,增強了其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
(二)創(chuàng)設(shè)主題性強的群文閱讀課堂
小學語文課堂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在選擇讀取內(nèi)容上要有針對性的展開,要從尊重學生的閱讀喜好入手,從選取學生感興趣容易接受的課本開始,由淺入深的進行主題設(shè)定。這樣做到知識點的統(tǒng)一化,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使用完整系統(tǒng)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起到積極作用。
以《搭船的鳥》和《灰雀》為例,這兩篇文章均是描寫鳥這種動物的,教師可以將群文閱讀主題設(shè)定為鳥以及人喜愛鳥與對鳥的關(guān)愛方面,要求學生在課前對鳥的種類以及習性做到基礎(chǔ)的了解,同時有條件的情況下還需要走進大自然對各種各樣的鳥類進行觀察,以《搭船的鳥》中所描寫的翠鳥以及《灰雀》中所描寫的灰雀為重點觀察對象。教師在授課前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說出翠鳥以及灰雀的特征,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讓學生結(jié)合觀察鳥的形象記憶進行群文閱讀,相信在做好了主題創(chuàng)設(shè)以及在課前觀察鳥的基本形態(tài)以及特征后,可以使學生對這類的課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從而通過群文閱讀提升了語文的能力,同時使群文閱讀在課堂教學中綻放精彩。
(三)將群文閱讀融入寫作,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無論是普通閱讀還是群文閱讀,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升寫作素養(yǎng),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可以培養(yǎng)其閱讀能力,開拓思維更可以通過增加其閱讀量來豐富其知識面,這些都是提升寫作能力的前提以及基礎(chǔ)。
以《亡羊補牢》與《揠苗助長》為例,兩篇文章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其共同點就在于兩篇文章都是貶義性的成語,第一則亡羊補牢是說羊都死掉了才想起修補羊圈,而第二則成語故事則是講為了使田地里的苗快些長,主人公就去地里拔苗,希望苗可以長得快點,但是并沒有隨主人公的愿,苗很快就被主人公拔死了。學生通過對這兩篇課文的共同閱讀,可以學會用成語講故事,也可以明白一個成語背后就存在一個故事,而每發(fā)生過的一個有教育意義的故事都可以總結(jié)成一個成語。通過這種成語故事類群文閱讀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試著用成語寫故事,比如可以將亡羊補牢或者揠苗助長的故事進行拓展,可以將該故事再加進幾個人物,使故事形象更加豐滿,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創(chuàng)新,在改編成功這兩個成語故事后,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可以讓學生再寫一篇成語小故事,題目可以自由選定,寫完后教師對全班學生的故事進行評定,對故事設(shè)計新穎、內(nèi)容豐富、文筆優(yōu)美流暢的故事進行肯定,并在全班進行示范朗讀。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閱讀能力,更提高了寫作能力,這對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大有裨益。
三、結(jié)束語
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本身要從綜合素養(yǎng)方面做出提升,同時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熱愛群文閱讀的良好習慣,并在閱讀中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讓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參考文獻】
[1]陳慧.基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經(jīng)典誦讀整合的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9(29):135
[2]劉大偉,賈敏.羅蘭·巴爾特互文觀視角下的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9(27):80-82
[3]張吉云.如何在群文閱讀教學中以讀促寫[J].黑河教育,2019(09):50-51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楊家寺鎮(zhèn)中心小學甘肅 天水 7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