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玲
摘? 要:在班級管理中,最另班主任頭疼的便是多居教師后兩排的后進生,其或調皮搗蛋、或沉默卻叛逆,總之,其不服教師的管束而成為班級秩序的破壞者、班級學習的掉隊者,但對其的管理亦并非難而無法,而當耐心摸索其需求,進而在滿足其需求的基礎上使其回歸成長發(fā)展的正軌。基于此,本文便就“小學班主任對班級后進生的管理策略”話題做出分立:按兵不動尊重后進生言行、耐心尋查后進的原因和方面、因材施教針對性教育引導此三大環(huán)節(jié)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后進生;管理策略
后進生群體始終是班主任班級管理的隱患,亦是挑戰(zhàn),但并非瑕疵與缺憾,因為其與其余學生平等而皆作為一個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存在,因而在“師愛”此師德的靈魂下,單純而不帶任何成見的教育和引導便應為班主任教師之應行。而具體的教育引導方式則可以以逐漸滲透的原則,按照以下邏輯和環(huán)節(jié)著手進行。
1.按兵不動尊重后進生言行
在面對后進生“慘不忍睹”的成績或者調皮搗蛋、胡作非為的行徑時,教師的本能性反應多是憤怒、責備與極端的責罵、叫家長,而這又是大多后進學生所抵觸、抗拒、反感的處理方式,因為鮮有人愿意承受責難,更勿論內心或不服管束、或因“后進”而自卑的后進生。因此,教師在面對此種行為時,所應首先做出的反應便是最穩(wěn)妥的接受、尊重與按兵不動,以給雙方皆留有余地。
例如:班里有一位極度叛逆的同學,表現(xiàn)在上課毫不避違地找同學說話、睡覺、玩兒,有時甚至還撕書,當上課老師對此進行嚴厲的批評和制止時,其亦多頂撞老師,老師對其皆是嘆聲連連、無可奈何。對此,我并沒有在沖動下徑直地去找他,進行責難、說教等。因為我明確地知道我在他的眼中亦沒有任何的地位與區(qū)別,他會給予我同樣的頂撞和尷尬,且在不明原因情況下的責備并沒有給到其應有的尊重。所以,我便先按兵不動,除卻傷害到他人的言行,我在課堂上亦直接略過他的睡覺、娛樂等行為,而只讓其保持原有的、而不會惡化、激化的心態(tài)。
2.耐心尋查后進的方面和原因
繼對后進生言行的按兵不動的尊重之后,則當是對其之所以有如此言行原因的耐心尋查,以為之后針對性的教育引導奠定基礎。即每一個孩子性格或言行習慣形態(tài)的背后,都有與之相對應的經歷與環(huán)境類型,所以,后進生并非天生“后進”,叛逆生也并非天生叛逆,教育者真正的責任則非批判其后進、其叛逆,而當為挖掘此背后的經歷與環(huán)境等因素。
例如:班級里有一位學習成績落后的同學,之所以落后,最明顯的原因即是沒有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在上課時與同伴嬉笑、或者直接去參加足球訓練(是學校足球隊的一)等,亦沒有及時完成并上交作業(yè)。對此,我便去進行了家訪,在家訪過程中,我則發(fā)現(xiàn)這位同學的母親和父親一直采用的是放養(yǎng)型的教育方式,即除卻偶爾管管孩子的學習外,大多是外出工作或者外出娛樂的,即便管,也多是用金錢刺激,或者用單純的“拳頭”+“吼叫”。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下,加之孩子自身較為外向型的性格,其對學習的重視度則居低不上,且在明顯的不服管束之外,還有些許的脆弱,因為在和爸爸媽媽有矛盾時,其多數(shù)時候只是躲在看不見的角落里哭泣。由此可得,家庭教育環(huán)境與方式是導致其學習落后、言行不當?shù)闹饕颍鵀橹蟮尼槍π越逃峁┝朔较?。且此亦讓我們意識到孩子在為教師和家長所不恥的表現(xiàn)背后,卻有著這樣令人心疼的經歷、有這樣一顆令人渴望呵護的心靈。所以,對后進原因的耐心尋查是在對后進生的管理教育上所當必備的環(huán)節(jié)。
3.因材施教針對性教育引導
對后進生后進原因尋查的最終目的在于通過因材施教更有效地幫助教師實現(xiàn)對其的轉化和引導。這相較于對后進原因的尋查而言是一個更具有挑戰(zhàn)性、但亦更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其需要真正地去面對后進生、去在一個長久的過程里逐步而切實地扭轉其的言語行為習慣與心理狀態(tài)等。但這亦是最能夠體現(xiàn)教師教育價值、最能夠體現(xiàn)教育之育人本質、最靠近實現(xiàn)有效班級管理目標的環(huán)節(jié)。
例如:針對上述第二點中提到的那位同學,在了解了導致其后進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家庭教育方式與環(huán)境之后,我便與其家長一同展開了“救救孩子”的活動。具體活動內容大致為:嘗試先勻出自己一部分的時間去陪伴、了解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與關注;而后再去改變管理其學習的方式,如由拳頭和吼叫改為心平氣和的勸說或者切實的陪伴;在他傷心躲避的時候主動給孩子一個擁抱、一個親吻等。在學校課堂上,我則會對其予以更多的關注和鼓勵。慢慢地,其在學習便學變得認真起來,經家長反映,其回家也開始幫爸爸媽媽做家務、開始和其進行心平氣和的溝通,而這便是針對性引導教育的結果。
總之,后進生有著和其余同學一樣獨立而平等的人格,而首先需要教師的尊重,繼而才則是引導,而引導亦需遵循著由因及果的邏輯,而當在查明原因之后再對癥下藥,這是最妥帖、也最有效后進生管理和轉化方法。
參考文獻
[1]? 王秀環(huán).小學班主任轉化“后進生”的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8):51.
[2]? 張鋒年.做好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之我見[J].學周刊,2019(2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