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翔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發(fā)展進程的不斷深入,在教學活動中,媒體技術的應用類型越來越豐富,且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日益成熟之后,又有更多新型教學媒體出現在教學領域中,即為虛擬現實技術。這項技術最早被提出是在上世紀末期,屬于嶄新的綜合性信息技術之一,這項技術在設計中融入了多媒體技術、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傳感器技術、計算機圖形學等等多項信息技術。因為VR技術所生成的音效和視覺的立體效果,人機交互的實現是在和諧友好、自然技能基礎上的,讓多媒體教學實現從二維到三維的轉變,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境界逼真的虛擬教學環(huán)境。
VR技術的實現主要是通過計算機技術為人們構建一個虛擬環(huán)境,讓體驗者可以在虛擬環(huán)境中獲得參與感,而且從中獲得的感知仿佛置身于真實環(huán)境中,體驗身臨其境之感。
VR技術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為人們構建網絡虛擬現實情境時,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主觀意識來操控周圍的虛擬事物,并且虛擬事物會予以體驗者相應的感知反饋。
VR技術的實現需要人們具有較強的想象力,并且可以為體驗者創(chuàng)造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VR技術不僅可以運用相關技術為人們創(chuàng)設一個現實中不存在的環(huán)境,還可以運用網絡計算機技術為體驗者模擬出一個顯示世界中的情境。
一般而言,VR技術的實現,主要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從體驗者的聽覺和視覺兩方面出發(fā),以增強人們在虛擬世界中的感覺,但是,VR技術不僅可以為人們提供真實的味覺和觸覺,還可以讓人們在虛擬環(huán)境中體驗到聽覺和視覺,因此,可以通過多重感知性,增強人們的體驗感。
VR技術虛擬現實教學方式就是指將新技術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并提高教學方式的適應性,是一種培養(yǎng)現代化新型人才的教學方式,是讓體驗者在虛擬空間中參與教學活動的教學方式之一。從廣義上看,VR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創(chuàng)設虛擬教師、虛擬實驗室、虛擬教室等,可以通過虛擬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其中進行相關問題探究和學習。從狹義上看,VR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虛擬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將知識點展現出來,進而讓學生在虛擬環(huán)境中可以更加清晰、準確地掌握更多的知識,同時在虛擬環(huán)境中,還可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提高探究欲望。在VR虛擬環(huán)境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自我感受在虛擬視覺、虛擬感覺來獲取更多的信息。就某種角度而言,VR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與當今新課程改革教學需求相符,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通過自主感受,對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VR虛擬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強教學內容和先進技術的結合,通過網絡資料的積累,拓寬教學和學生的知識視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教學空間進行延伸,同時,可以通過教學資源收集,豐富教學內容。VR技術虛擬教學方式可以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通過虛擬教學場景設置,可以有效彌補教師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現實情境無法實現的內容。虛擬教學情境設置不僅可以促進教學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還可以為課堂教學帶來相關的技術支持,提高教學服務質量。
虛擬教學方式能夠利用模型演示將教學內容向學生演示,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同時可以加強其對既有知識與已學知識之間聯系的認知,進而對新接觸的知識有更準確的理解。模型教學可以分為數學模型和實物模型兩種類型。數學模型主要表現為由邏輯表達、公式等組成的數學結構,其主要研究對象和表達內容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這種數學結構就是數學模型。實物模型可以讓學生看到更直觀的事物運動方式,在當前應用在教學中的媒體技術中最為理想的一種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學模型的建立、分析和解答,讓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和研究對象有更清晰的認知,相關研究對象的描述可以利用數學模型來實現,進而對研究對象的運動變化和發(fā)展規(guī)律有更準確的認識。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VR技術將教學內容以這兩種教學模型的方式展現出來,一種是數學模型可以將函數知識的變化情況展現出來,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對學生的視覺產生沖擊,強化他們對相關知識內容的記憶與吸收,讓他們對數學知識有更直觀的認識,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另一種是可視的實際模型,例如通過實際模型構建,讓學生可以看到相關圖形或知識的組成和構建。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發(fā)展進程不斷深入,在教學活動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應用形式越來越多,如多媒體等,這項技術為VR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奠定了良好基礎,為教學過程中計算機仿真教學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現在,很多院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擴大教學規(guī)模,常采取多校聯合辦學方式,在教學管理方面,可以將課堂教學內容與VR技術有效結合在一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僅限制在教材內容中,為學生提供的實踐活動較少,對于相關教學內容也受到模擬演練的限制。對于需要技術實踐的教學內容來說,如果學生不能進行親自實踐訓練,那么就無法切實掌握知識內容。但是,通過計算機仿真技術的應用,就可以實現相關場景、儀器、設備等教學所需內容的再現,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件內容以聲音、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現出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虛擬場景,增強學生在教學中參與感和實踐性。對于那些無法在課堂教學中呈現的抽象知識,或者那些無法用語言清楚描述出來的知識,或者人類無法看到的事物,如原子知識、分子知識、外太空世界等,甚至是歷史知識的重現,都可以利用VR技術實現虛擬演示。因為計算機虛擬技術具有非常龐大的信息量以及強大的仿真能力,且具有較強的可重復性,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收集自己所需的教學資料,并通過VR技術將其完美展現出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
例如,地理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大氣變化相關知識時,如果依然延續(xù)傳統(tǒng)教學方式,那么,教學活動開展,也僅限于教師在黑板上繪制大致的氣象變化圖樣,或者干脆按照教材內容照本宣科,無法將陽光、大氣、天空之間的關系體現出來。但是,通過對VR仿真技術的應用,便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大氣變化的真實情況,讓學生體會到身臨其境之感,進而對地理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和記憶,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隨著VR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出現,以及其在教學過程中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成為時代發(fā)展和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新寵兒。同時VR技術也是促進教育事業(yè)改革的重要手段,將教育事業(yè)推向新高點。教師要對VR技術進行合理利用,但是要注意謹慎把握方向,將課堂教學與VR技術有效結合在一起,打破教學活動空間和時間限制,為其提供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