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本文針對我校學生自身學習的特點,從我校大學英語教與學的現(xiàn)狀、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及策略,評價方式等幾方面論述我校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動機;評價
教育部頒發(fā)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了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自主式學習的方向發(fā)展的新教學模式;并指出“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當今教育的重要目標,也是我國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自主學習是指由學習者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學習形式。英語的學習是一個具體實踐的過程,這其中自主學習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學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決定了英語是否能夠學好,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本校學生自身獨特的特點,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傳授他們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還要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一、從學生的學習動機入手,強化其自主學習意識的方法
高一虹(2003)等曾對我國本科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進行了大范圍抽樣調查和有效歸納。調查的對象涵蓋了綜合大學、外語院校、師范院校、理工醫(yī)院校、農林院校、財經政法民族藝術院校的文、理及英語專業(yè)學生。設置的問題圍繞興趣、成績、學習情境(課程、教材、班級、教師等)、出國、社會責任、個人發(fā)展,信息媒介等展開,得出七種相關的動因類型即:內在動因、成績動因(外部要求動因)、學習情境動因、出國動因、社會責任動因、個人發(fā)展動因及信息媒介動因。
學生為了個人的發(fā)展,提高競爭力,接受更好的教育等,會經常參加如雅思、托福以及能力資格證書等考試。因此外部要求動機與個人發(fā)展動機等“工具型”動機較為強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工具型”動機,重點從內在動因入手,才能更好更持續(xù)地提高我校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及意識。
在教學改革的推動下,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逐步被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替代。新的學習模式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實踐,并使他們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真正的技能和方法。這種自主學習模式,更符合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規(guī)律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然而,由于其實踐過程中受多媒體技術、教師課堂教學、及學生學習理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模式也出現(xiàn)了一些實際問題,我們針對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影響,對癥下藥,揚長避短,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具體做法如下:
(一)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多種教學模式并用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可以采用“任務型”“情景式”“項目式”等教學模式。我校學生往往更依賴英語課堂教學,所以更要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根據學生的個性、層次等因材施教,選擇不同的授課方式,以學生為本,多采用項目式、任務型等教學模式,學習者通過語言使用達到有效的交際結果,“任務”的完成過程,即是學生現(xiàn)實場景中運用和使用語言,對語言進行輸入并輸出的過程。
(二)注重信息技術提高網絡學習平臺的運用
我校同其他院校一樣,注意運用網絡平臺,線上線下并舉,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興趣。建立了現(xiàn)代完善的語音室,安裝了英語自主學習的軟件。但這些軟件配套的網絡資源十分有限,形式呆板,又缺乏及時的更新,導致學生上網學習時只能有短暫的新奇感和學習興趣,時間稍長就產生厭倦情緒。另外,很多學校不能提供充足的上網時間,學生在宿舍也無法登錄網絡學習平臺,學生上機時間得不到保證。有些學校甚至時常出現(xiàn)網絡故障,導致安排好的課程計劃無法實施,浪費學生的時間。針對這種情況,學校一方面應加大資金投入,改善網絡設施,使學生能夠合理利用和共享學校資源,增加學生上網機會。另一方面學校還應投入更多的人力資源,派一些專業(yè)人員對網絡及軟件等進行及時的維護及更新。同時還可以發(fā)動教師和學生群策群力,根據不同專業(yè)學生的需求,利用課外時間共同搜索資源,對教學資源進行擴充并合理歸類,實現(xiàn)學生共享,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實用性。目前,我校進行的雨課堂、微視頻等網絡共享課效果顯著,學生可以隨時進行學習、交流。
(三)強化語言基礎拓展目標語學習及其文化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二者密不可分,語言的學習離不開厚重的文化底蘊。教師可以定期搜集各種關于目標外語文化的視聽材料,這些材料應該是新鮮、新穎,內容有吸引力,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四)打牢基礎注重通用英語與專門用途英語相結合
在教學中有意識的把通用英語(EGP)與專門用途英語(ESP)、學術英語(EAP)相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其自主學習的意識。解決了學生對英語學而無用的尷尬局面,以專業(yè)為依托的英語教學無疑會大大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挑戰(zhàn)性,也會促進學生的自我約束,增強其自主學習積極性。
(五)關注學生需求拓展其國際視野
學校應拓展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增加學生對外交流的機會。這種對外交流學習的機會在培養(yǎng)學生國際視野的同時也勢必會激發(fā)其語言的外在及內在學習動因,也會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自主學習意識。
二、課堂內外有機結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英語課堂的授課內容包括單詞、語法、篇章結構以及組織課堂活動和布置課后作業(yè)。除此之外,教師也不能忽略對學習方法的講授。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熟練地掌握聽、說、讀、寫、譯的外語技能,還要教會學生學習外語的策略,使之成為獨立自主的外語學習者,逐步達到終身學習、終身受益。因此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和學習理念要發(fā)生根本的變化。體現(xiàn)在教學模式上,就是“以教師為中心”被“以學生為主體”替代。教師由過去的課堂指揮者和主導者變?yōu)橐龑д吆徒M織者。而學生也由過去的被動“填鴨”式學習改為學習的實踐者和體驗者。
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作用都不可忽視,應注重“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教師應首先幫助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觀,鼓勵他們樹立正確的態(tài)度,形成主動學習的愿望。其次課堂上的引導和方法傳授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可以推薦一些與學生專業(yè)相關的知名網站、書刊、雜志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性閱讀。還可以推薦一些內容積極向上的電影、電視劇等,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
三、科學評價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上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任務在于向學生提供有效的語料,使學生盡快形成或接近目的語的規(guī)則系統(tǒng)。
通過考核評價,教師可以對教學模式和手段的運用做出適時的調整。不僅要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基本技能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考核有效的掌握學生更多的情況。如他們的學習能力、學習特點、風格和個性;個人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品質,以及其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形成的合作意識、交際溝通能力、認知能力和人性關懷、團隊意識等。
總之,教師應不斷教授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應該正確評價學生的自主學習,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真正培養(yǎng)出具備一定自主學習能力的優(yōu)秀人才。遵循“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新型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目的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評價和自律能力。
【參考文獻】
[1]高一虹等.中國大學本科生英語學習動機類型[J].現(xiàn)代外語(季刊),2003(1)
[2]趙小紅.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自主學習意識[J].固原師范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
[3]張金生.軍事英語教學:成就與問題[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5)
[4]歐陽旭東.大學英語課實現(xiàn)任務型小班教學的可行性試驗[J].中國大學教學,2009(8)
[5]宋廣波等.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
[6]曾海蘋,鄭歡.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調查分析[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2)
[7]劉潤清.關于英語教學大綱改革[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