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杰
(重慶市武隆中學 408500)
自主學習能力一直是教師在相關教學中較為重視的教學目標,學生在具備該能力后的學習質量與效率都會得到一定提升,而物理本身的學科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如果教師不能在對應的學科教學中充分引導學生培養(yǎng)該能力,就很容易讓學生的物理學習陷入困境.同時我國教育部也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樂于探究”等教學標準,因此教師應從當前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情況入手,盡可能地在原有教學基礎上進行改進優(yōu)化,促使學生在趣味學習中逐漸萌發(fā)自主學習意識.
高中生群體本身面臨著較大的學習壓力,這讓學生在面對每天安排緊湊的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時就已經(jīng)疲憊不堪.物理這一學科對高中生群體而言并不陌生,初中階段的學習已經(jīng)為他們打下一定的學習基礎,但大多數(shù)學生對物理學習的印象普遍停留在“無聊、枯燥”的認知層次,而教師在課堂上所安排的物理教學流程也難以讓學生提起學習興趣,從而使得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習“談之色變”.情境教學是我國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重要內容,同時在現(xiàn)代科技飛速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群體已經(jīng)可以創(chuàng)設出更為真實生動的課堂教學情境.在課堂情境的引導下,教師便可以順利的將物理學科的探究性展示在學生眼前.對此教師應根據(jù)物理學科特點創(chuàng)設合理課堂教學情境,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對應的物理學習中.
例如在《摩擦力》這一課時的課堂教學中,該部分內容屬于力學,是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必須掌握的一部分.為能在課堂上及時令學生主動融入到課堂學習氛圍中,教師可以設計對應的情境式教學.首先教師在課前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去搜索花樣滑冰比賽中運動員們穿著溜冰鞋在冰面上翩翩起舞的視頻片段,而后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教室多媒體設備進行播放.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雖然注意力會被吸引,但此時學生仍然對課堂學習內容處于未知狀態(tài).所以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在視頻情境中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將學生的觀察方向轉移至滑冰運動員的鞋子上,令學生開始主動思考為什么“滑冰一定要穿特定的鞋子?”.緊接著教師再引出“摩擦力”的物理概念,幫助學生從生活角度來挖掘摩擦力的存在,以此令學生從心理上開始感受物理應用的常見性,最終逐漸接納相關物理學習任務.
課堂提問一直是廣大教師群體在進行學科教學過程中所普遍采取的方式之一,但教師在提問過程中基本上都會以自身的教學想法為主,學生缺乏提問主動權,只能被動的回答問題.長此以往,學生便很難有自主學習、提問的意識.物理這一學科本身所具備的探究性雖然需要以問題的形式呈現(xiàn),但我國現(xiàn)代教育提倡“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如果學生只能跟隨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學習,不僅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主體地位也得不到有效凸顯.對此教師可以嘗試從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入手,盡量讓學生成為物理課堂中的問題提出者和解決者,將課堂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最終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平拋運動》的課堂教學中,該課時的主要教學內容是令學生掌握平拋運動的物理概念、運動規(guī)律和相關物理運算公式等,與學生之前所學習的加速度、重力等方面知識也有一定關聯(lián),因此對學生的物理知識綜合應用水平有著一定要求.首先教師在課堂正式開始前可以給學生預留三分鐘時間,請學生根據(jù)自身的預習情況在對應時間內組織語言來對教師進行提問,此時學生的提問內容更多的都是較為簡單的內容如“怎么具體描述平拋運動的概念?”、“平拋運動屬于哪種運動類型”等,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問題來進行具體的理論教學.隨后在例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同樣可以給學生預留一定的解題時間,再邀請學生來結合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概念來進行習題設計,隨后教師和學生共同解答.由于在課堂上可以對教師提問是很多學生都未曾接觸過的,學生會在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中點燃自主深入學習的熱情.
物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目前我國高中物理的教學內容涉及到光學、力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其中有不少的版塊知識都設計了對應的物理探究實驗.縱觀我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很多教師都會以全程安排好學生實驗或者直接忽略該部分教學的方式來設計相關教學活動,在該類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實驗能力并不能得到較好鍛煉,更遑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此教師可以通過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來設計部分物理實驗教學,令學生以團隊合作的形式來完成某些物理實驗,讓學生在同齡人的觀點碰撞中互相推動對方的學習進程,從而使得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增強自主學習的動力.
例如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這一實驗教學中,學生在做該實驗前已經(jīng)學習過光的干涉等光學知識,所以很多學生都能準確辨認雙縫干涉條紋.首先教師先提前要求學生自由組成兩至三人的實驗小組,小組在進行實驗前需要組內合作通過資料查閱、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等形式來了解該實驗的實驗原理、具體操作步驟等.在正式實驗開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好對應的實驗模擬視頻,如果小組在實驗過程中遇到操作錯誤的問題,教師可以提示學生觀看模擬視頻進行自我糾正.如此一來,學生既能在小組學習的模式中感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也能在互助學習中產(chǎn)生競爭心理,最終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綜上所述,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時,不僅要以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發(fā)展需求為基礎,也要盡可能地將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令學生在有趣生動的情境中提升物理學習興趣,使得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再是天方夜譚.同時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學會在物理探究的樂趣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最終循序漸進的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物理學習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