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慕夏
【摘要】? 字體設計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在“花都”漢字的字體設計技巧中重新認識蘊含在花都特色文化的民俗藝術和人文精神,他們對于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的藝術考察,理解和運用,促進學生了解豐富的花都特色文化,拓寬學生藝術視野和綜合藝術素養(yǎng)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初中美術 字體設計 花都文化 表現情感 創(chuàng)作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3-176-010
隨著信息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基本的字體所承載的信息量過于單薄。字體設計打破原有文字給人的刻板印象,通過推敲字的含義以及當下帶來的語境,再運用相關的文化圖像對字的筆畫作添加或替換,設計出的創(chuàng)意字體能夠挖掘出字的獨特形象,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體驗到字體設計帶來的視覺沖擊,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淺析初中美術字體創(chuàng)意設計的技巧。
一、培養(yǎng)科學、藝術考察的習慣,認識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
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的概述。
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是指花都特有的,依托于花都社會歷史與經濟,通過不同的文字、圖像信息元素和形態(tài)呈現出來,共同形成花都特色文化的表征,因此,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與花都特色文化緊密相連。
我們能夠從視覺元素來認識花都特色文化的所有信息,從整體來分為三大類:其一、可觀的表演藝術,包括盤古王民俗表演,如荷花舞,歌舞敬拜等。其二、可觀的繪畫藝術,包括繪畫、灰塑的裝飾紋樣等,其代表主要分布在民俗博物館。其三、特色建筑,鑊耳屋是嶺南傳統(tǒng)民居的典型代表,一般是出過高官的村落,因其在屋的兩邊墻上筑起兩個像鑊耳一樣的擋風墻而得名。花都地區(qū)的鑊耳屋典型代表分布在民俗博物館和塱頭村。四、特色飲食文化,其代表如水圓仔、葉粿、臭屁醋等。以上涉及到傳統(tǒng)圖形是花都特色文化的結晶,其中風俗習慣、倫理道德、社會文化、世界認知等多元內容構成了獨特的花都特色文化。
通過挖掘花都特色文化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會發(fā)現花都特色文化就在身邊,引發(fā)他們對于花都特色文化的藝術考察,激發(fā)他們探索的欲望。此時,要求學生留心蘊含在花都特色文化的視覺元素,不僅能讓學生認識花都特色文化不同的視覺元素,還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科學考察的習慣。
二、畫出花都不同的特色文化視覺元素,并嘗試運用不同的視覺元素表現不同的情感
⒈通過對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的學習,讓學生嘗試畫出花都不同的特色文化視覺元素,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與創(chuàng)造能力,畫出不同表現形式的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如,點線面的黑白形式,色線與色塊的彩色形式……
⒉展示不同表現形式的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給學生,如:鑊耳屋墻的青磚和飲茶文化的色彩,盤古王民俗表演中荷花舞輕盈的線條……
讓學生收集線條豐富的盤古王民俗表演的物品,如,服飾,舞獅子,鼓等不同材料組成的豐富線條的物品,并仔細觀察體會,從而讓學生提高對線條的感性認識,啟發(fā)學生用線條表現自己不同的情感,如用民俗表演中的醒獅元素表現喜慶的情感,用雙鳥嬉戲的元素表現吉祥安寧的情感等。
⒊涂畫是孩子向外界表達內心情感的一種重要的途徑,不同性格的孩子對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有不同的選擇,初級階段可以通過構思組合一些特色文化元素,進行“花都”字體的筆劃創(chuàng)意設計。學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內心的情感用字體筆劃線條表現出來,同時滲透設計理念其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主觀創(chuàng)作意識。
三、以花都特色文化寫生為前提,有意識設計“花都”創(chuàng)意字體
以線描寫生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為前提,在此基礎上以點、線、面等造型元素對花都特色文化進行美化、概括、提煉、加工、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
⒈藝術源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與生活中的原型息息相關。讓學生發(fā)現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的美,創(chuàng)造美,提高學生的藝術考察綜合能力,因而線描寫生是提煉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的重要途徑。
⒉字體創(chuàng)意設計步驟的訓練:⑴、筆劃替換——用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替換筆劃。刷選合適的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用文化視覺圖像根據筆劃的形狀特點來進行替換。⑵、背景與空心字體——字體背景用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烘托空心字體“花都”,共同構成花都的名片。⑶、筆劃填充法——在“花都”字體筆劃里填入不同的花紋。⑷、字體擬人化——把“花都”二字卡通化,學生通過游戲加強對擬人法的掌握,引導學生根據“花都”字體的特點進行人物化的想象變化,增添表情設計,服飾搭配,增強幽默感,傳達親切的花都形象。
生活離不開字體,每個字體都有它獨特的形狀,本課以“花都”字體設計為載體,激發(fā)學生去想象與創(chuàng)作。他們通過在生活中對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科學藝術考察,積累與提煉,設計與裝飾有趣的字體“花都”,體驗設計與變化的樂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他們既能感受到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帶來的美感,又能從擬人化中學會夸張而幽默的藝術表現方式,從字體設計中感受美,欣賞蘊含在花都特色文化視覺元素的美。
本文系廣州市花都區(qū)花城街長崗初級中學校級小課題《初中美術“創(chuàng)意水彩繪花都”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2019*09*2)的研究成果。
[ 參? 考? 文? 獻 ]
[1]蘇緒林,謝雨君.廣州市花都年鑒[M].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
[2]劉兵克.自由“字”在字體設計與創(chuàng)意[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