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摘要】? 在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深入的今天,英語已經成為了使用度最廣的語言,在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特殊教育學校,在“融合教育”的影響下,也開始逐漸的重視英語的教學,在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有很多都是聽力缺失的學生,如何幫助他們正確地掌握英語語法,是眾多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诖?,本文主要就比較法在聽障生英語語法中的學習進行分析。
【關鍵詞】? 比較法 高中英語 聽障生 英語語法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3-130-010
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習慣用灌輸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并沒有積極的作用,而對于聽力有障礙的學生來說,更是缺少有效性的。而對于所有的語言結構來說,都存在著一定的共性和各自的特點,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對這些語法進行合理的比較,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相應的特點,更好地進行英語語法的學習。
一、聽障生英語語法學習的現(xiàn)狀分析
英語是一個外來語種,它的學習和幼兒進行母語模仿是有很大差別的,尤其是對于聽障學生(手語是他們的第一語言)來說,他們無法接受有聲語言的影響的同時,還要接受漢語(第二語言)的學習和影響,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困難。聽障學生的語言環(huán)境相對匱乏又極為復雜,而大多數(shù)教師依然習慣于采取機械化的填鴨法進行教學,教師的主要方法就是寫板書,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就是抄寫和強制背誦,有效的練習非常少,導致學生的學習存在著脫節(jié),對于語法內容的理解性過低,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問題。除此以外,這種教學使得英語課堂氣氛枯燥沉悶,學生的積極性過低,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學生的英語語法常常反復的出現(xiàn)一些低級的錯誤,像主謂不一致、用錯非謂語動詞、搭配錯誤等。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加重了聽障生英語學習的難度,并且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產生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在聽障生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語法的理解和記憶,以及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就成為了特殊教育學校英語教師面臨的共同問題。
二、比較法在聽障學生英語語法學習中的應用措施
(一)配合圖畫形式進行比較,啟發(fā)學生思維
在進行英語語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上,不要覺得學生聽力受限,所以就大包大攬,把所有的內容強“塞”給學生,要著重發(fā)揮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引導作用。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主動自覺的、是積極探究的,而不是安靜的坐在講臺下被動的接受,學習的過程就是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努力的幫助學設置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明確自己的定位和職責,通過圖畫形式,對教學內容進行展示,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對語言現(xiàn)象進行比較,總結出普遍的規(guī)律。舉個例子,在進行名詞單復數(shù)的教學時,我們可以提前準備幾幅畫:第一幅畫左邊有一只行李箱,右邊有兩只行李箱;第二幅畫左邊有一個包裹,右邊有四個包裹;第三幅畫左邊有一個枕頭,右邊有三個枕頭……,首先讓學生說出這些圖畫左側對應的單詞及數(shù)量,然后我們再補充上右側對應的單詞和數(shù)量,依次為:
“one suitcase——two suitcases;one parcel——four parcels;one pillow——three pillows”,通過使用紅色粉筆標示,能夠快速的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正確的認識到語法中的共性。在對每幅畫進行比較的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左側的單詞都不加“s”,那么右側的為什么都要加“s”呢?經過比較,學生發(fā)現(xiàn),凡是數(shù)量不為一時,單詞末尾都需要加“s”,這就是英語中名詞的復數(shù)形式。這種對比的方法可以用在很多的英語語法現(xiàn)象中,能夠很好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他們通過自主比較和總結,得出最終的結論。
(二)加強英漢雙語之間的比較,幫助學生進行理解
很多學生在進行英語使用的時候,都會創(chuàng)造出“中式英語”,即按照中文的語言習慣堆砌英語單詞,進行表達,所以教師大多提倡在英語教學中盡量避開漢語,但是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一些常見的習慣用語,不論教師怎樣強調,怎樣加強訓練,學生依舊會混淆,尤其是對于一些存在語序差異的內容,使用手語教學有一定的限制,而使用英漢雙語之間的比較,是一種不錯的方法。舉個例子,在課堂教學時,列出一些我們常用的句子,讓學生試著翻譯并進行比較:
(1)學生們在考試中不能使用計算器。
The students can't use calculators in the exam.
(2)我在練習用電腦打字。
I'm practicing typing on the computer.
(3)他常用這個杯子喝水。
He often drinks from this glass.
在這些句子中,出現(xiàn)了in、on、from等介詞,在中文中都含有“用”的意思,學生通過和翻譯進行對比,就能夠了解英語介詞的使用,熟悉英語的語法習慣。
(三)使用圖表比較法,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常用的英語介詞中還有一些表示方向方位的詞,在教學中抽象性更強,聽障生在學習和使用的過程中更是頭疼,對此,圖表比較法,在教學中就具有很強的優(yōu)勢。如圖1所示。
圖1英語介詞圖像舉例
在這張圖表中,我們簡單的選擇了幾個常用的位置介詞,并清晰的展示了它們的不同關系,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找到它們的不同。當學生能夠正確的了解這些詞匯的差別時,我們還可以讓學生用自己手邊的東西造句,來鞏固他們的認知,加深他們的理解,例如:My pencil is on the table.等,用這種方式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以及對于不同介詞的正確使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的學習中,聽障生是一群特殊的受教育群體,由于他們本身的聽力受限,因此對于語言環(huán)境的感受性較低,對于英語語法的學習也更困難。但是聽力障礙的學生,他們的視力大多比較敏銳,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的對應學生的優(yōu)勢,采用比較法進行語法教學,幫助學生掌握不同的語法知識,能夠更好地學習英語,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 參? 考? 文? 獻 ]
[1]康桂林.聽障學生初中英語以學定教新型模式的應用初探[J].好家長,2018(99):29-29.
[2]付會琴.新課改環(huán)境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策略模式分析[J].校園英語,2017(10):101-101.
[3]王有軍.淺談英語教學中科學處理教材及學生語法知識的學習與正確使用[J].學周刊,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