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岳
【摘要】問題導學法屬于新型教學模式,大量教學實踐研究表明,問題導學法適合應用到數學學科的教學中。筆者在本文中將初中數學教學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問題導學法在其中的應用情況。筆者首先概述了問題導學法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然后明確了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注意事項,最后分析了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對策,希望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有幫助。
【關鍵詞】問題導學;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應用;提升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它對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即學校要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邏輯能力、思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的高效培養(yǎng)。而相比于其他學科,數學學科本身的邏輯性以及思維性更強。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強化積極自主的動腦思考能力,對數學問題能夠深入研究和探索。這樣一來,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才能夠得到高效的提升。問題導學法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前提是得到合理的應用,如果教師能夠把握問題導學法的精髓,高效地應用問題導學法,那么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會大幅度提升。
一、關于問題導學法的基本概述
1.問題導學法的基本概念
問題導學法是新型教學理念下產生的教學模式,問題導學法在現代初中數學教學中發(fā)揮著顯著作用。它是將提問時的教學模式應用起來,以具體數學問題作為導向,引導學生對問題展開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探究,使學生逐漸增強數學學習能力。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問題導學法本身的教學優(yōu)勢顯著,它不僅可以將初中數學學科的重點、難點凸顯出來,還可以極大地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保障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顯著提升。
2.問題導學法的基本特征
問題導學法的基本特征也十分明顯,引導性、規(guī)劃性就是其基本特征,教師在設置具體的問題情境時,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從而保障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不斷增強。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強化問題導學法的合理應用,對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高度重視,只有這樣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才會得到保證。
二、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注意點
問題導學法的教學優(yōu)勢得以發(fā)揮的前提是應用的合理性。不能盲目應用問題導學法,而應結合初中數學的基本特征合理應用,其中有些注意事項教師必須要了解。應用環(huán)節(jié)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及學習需求設置有針對性的問題,由于情境性是問題導學法的特征,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問題探索的過程中,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實踐空間,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設置的問題要難度適中,同時兼具科學性和有效性,教學評價工作也必須做到位。教學評價不僅僅是教師對學生的單方面的評價,還包括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評、學生的自評。問題導學法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使學生全方位地了解到自身的學習實際,切實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對自身的了解更加全面,這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十分有利。而這一教學模式對教師的不斷進步和成長也是十分有利的。問題導學法的應用保障了數學教學的流暢性,教師可以更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數學教學目標也可順利實現。
三、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
1.促進更加高效的導學問題的設計
問題導學法的應用,其核心就是“問題”,整個學習過程是圍繞具體的問題展開。為此一定要精心選擇數學問題,當然,問題提出的方式也需要恰當合理,只有設計出來的問題新穎獨特,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夠被真正吸引到數學課堂中。問題導學法強調教師引導作用的發(fā)揮,緊扣教學重難點。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公式”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教師無須將太多的時間花費在相關數學家及數學歷史的講解上,以防止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無法將太多的時間利用到接下來圓的面積學習上來,因此,教師需要將教學重點真正轉移到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上來,設置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如圓心與圓的邊距特征是什么、圓的半徑是否等長、如何在實際計算中利用圓的公式等。這樣一來,學生的注意力會被吸引到課堂中,探究興趣也被高效地激發(fā)出來,學習效率顯著提升。
2.導學問題一定要有明確的針對性
在進行導學問題設置的時候,教師需要保障其針對性,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需要將所提出的問題與教學方案密切結合起來,還應根據具體的教學需要,以及學生的認知情況,設計探究價值較高的問題。同時,教師還需要結合教學大綱及教學實際完成問題的設計和提出,體現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問題的難易程度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自身發(fā)展情況,難度系數過大會打擊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而難度系數過小又容易讓學生自滿。教師只有明確問題導學的教學目標,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講授“三角形邊的性質”相關內容的時候,結合三角形邊的性質設計問題,如“隨便選擇三條線段,同學可以將其組合成三角形嗎?”學生的回答肯定不完全統(tǒng)一,此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就老師的提問展開自由地探討,并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檢驗自己的想法,這樣學生對三角形邊的性質就有了系統(tǒng)地掌握,同時他們的學習思維也得到了理想化的拓展,分析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強化。
3.設計的導學問題要做到前后呼應
在進行導學問題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前后呼應。盡可能多地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設置一些與實際生活結合緊密的問題,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回答得更加準確。同時,教師要注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調對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動力的激發(fā)。教師在設置相關問題的時候,應將學生熟悉的生活化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讓學生對問題本身有一個清晰理解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展開探討,促進實際問題的高效解決,使學生通過討論將其中體現的數學規(guī)律及數學法則總結出來,并且將其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問題解決起來也更加輕松容易。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總結出計算公式和規(guī)律后,往往忽略了再將公式和規(guī)律應用到實際生活問題中,而直接開展相應的課堂練習,這不僅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還使得學生難以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在設計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時候,只要將理論與實際前后照應,數學系統(tǒng)和完整性就能得到充分體現。
4.導學環(huán)節(jié)不容忽視
教師應重視導學環(huán)節(jié),導學是展開教學活動的關鍵,導學是在問題提出后,教師引導學生層層推進展開分析,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準確地掌握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使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的時候累積更多學習策略,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探究能力不斷發(fā)展。
綜上所述,開展初中數學教學,強調問題導學法在其中的應用,符合數學學科自身的特征,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數學教師一定要將問題導學法高效地利用起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思維水平、創(chuàng)新水平的不斷提升。只有這樣,問題才得以科學高效地解決,借助思考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保障學生更深刻地掌握數學知識,同時將數學技能提升一個檔次。
【參考文獻】
[1] 朱琴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1(0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