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東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它對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提出了相當明確及更高的要求,對于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不僅僅將關注點放在理論知識教學中,為實現教學目標必須促進高效歷史課堂的打造。雖然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現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效率有所提升,但是整體效率不理想,高效課堂構建的實際情況不佳。為此,筆者在本文中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探討和總結了如何更高效地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深刻分析了影響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然后結合現狀提出了具體的改善對策,旨在切實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形成理想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質量;提升
打造高效課堂在初中歷史教育活動中實施多年,廣大一線同仁也一直致力于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工作,不同的教師對高效歷史課堂的打造有不同看法。筆者認為,一堂高效的歷史公開課就是在相對有限的時間內,通過更少的時間和精力的投入,獲取更大的教學效果,保障預期教學目標順利實現,學生在課堂中獲取的知識更多、得到的啟發(fā)更大。評價教學效果的標準不在于教師教了多少,而在于學生在課堂上到底獲得了多少,學習的態(tài)度是否端正。如果學生沒有全身心地融入歷史課堂中,即使教師講得十分賣力,仍然是收效甚微。
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低的原因剖析
1.對初中歷史學科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
首先大眾對歷史學科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相比于語數外三大學科,歷史還是被認為是所謂的“副科”,其在中考中占據的分值也不如語數外學科占據得多,因此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干擾下,歷史學科受到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由于初中階段沒有文理學科之分,再加上中考壓力的影響,歷史學科所處的地位十分尷尬,人為的主副科的劃分直接影響歷史學科的教學效果,很多教師無法將更先進的教學策略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模式也相當機械,死記硬背占據主位,學習歷史的目的也十分明確,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很難體會到學習歷史的真正價值,當然也感受不到歷史學科的魅力所在。
2.初中歷史教學模式過于死板機械
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完成了小學階段的學習,歷史課程對他們來講屬于新學科。初步了解歷史從這一階段正式展開。相比于其他學科,歷史學科本身的特殊性較強,學生需要在足夠興趣的引導下才能夠展開深入學習,學習效率才能夠理想。學習興趣與教學模式的選擇有直接的關系,部分教師并沒有真正掌握新課程改革的精髓,歷史課堂教學仍然以固定又程式化的模式展開。面對一節(jié)歷史課,大體的流程是分析歷史事件的背景,講述事件的經過,然后總結歷史事件的意義。學生就會因此覺得歷史學習就是如此枯燥,就會逐漸失去學習的熱情,這對課堂教學的開展十分不利。
二、如何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
1.促進歷史教學觀念的更新進步
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首先需要更新教學理念。歷史課堂需要將學生作為中心,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歷史學習氛圍,點燃學生的歷史學習激情,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師對學生的認識需要更新,需要清醒地意識到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黃金階段,好勝心強、自尊心強,在學習中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因此,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的良師,還需要做學生的益友,積極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心與心地交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平等地看待每一名學生,要不斷探索適合初中學生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學習理念的更新。很多學生認為歷史就是過去發(fā)生的事件,與自己的關系不大,并且歷史也是不能更改的,學習歷史只需要將這些事件的來龍去脈記憶背誦即可,不需要在課堂上耗費大量的精力,考試也只是臨陣磨槍就可以了。這種學習理念相當危險,教師需要適時引導,端正學生對歷史學科的看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深入研究歷史,并且發(fā)現問題,大膽地提出問題,然后積極探索問題。
2.強調歷史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歷史本身就是一門生活性很強的學科,雖然歷史是過去發(fā)生的事件,但是也切切實實影響我們的生活。為了高效地展開初中歷史教學,教師需要強調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教師應把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豐富教學內容,歷史教學就會變得生動真實。例如,在學習“社會生活的變化”這節(jié)課的時候,學生本身接觸到的交通工具種類就很多,但是這些交通工具到底對社會生活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學生可能了解得不太多。而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到不同交通工具對實際生活的影響,還可以將過去交通工具與現代交通工具做一個全面的對比,這樣就深刻地掌握了交通工具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再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談一談看法。教師不僅可以將教材中的生活化知識進行深入的挖掘,還可以結合本土歷史完成教學,因為不同地方有著自身特殊的地域魅力,很多歷史事件都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應用開來,例如名勝古跡的由來、地名的由來等,結合本土特色展開教學,會使學生學習的興致更高。
3.促進歷史教學過程的情趣化
興趣是推動教學活動高效開展的關鍵動力。打造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首先需要強調教學過程的情趣化。初中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因此,教師在設計歷史課的時候,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游戲設計到其中,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高效激發(fā)。其次,教師應促進教學語言的豐富精彩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歷史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教學,還需要強調課外歷史知識的融入,以豐富歷史課堂,這樣就使得歷史課堂不再枯燥單調。課外歷史課堂的融入還可以極大地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歷史,促進學生視野的拓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保障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4.實現歷史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化
歷史教學策略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歷史課堂是學生接觸和學習歷史的有效渠道,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強調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將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應用其中,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保障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先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多媒體是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的產物,具有很多明顯優(yōu)勢,例如信息量大、動態(tài)感十足,且形象生動,通過多媒體可以讓歷史人物“動起來”,縮小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真正積極高效地投入到歷史學習中。例如,教師在講授“香港和澳門的回歸”相關內容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香港、澳門被列強侵占的經過,然后了解港澳回歸的經過,以此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綜上所述,明確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打造的對策,首先需要從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原因分析入手,在明確原因的基礎上才可以做到針對性改善,切實提升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 聞靜 .梳理線索 建構歷史高效課堂[J].名師在線,2019(0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