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春梅
高考試卷所用詞匯都嚴格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綱》)中所列3 500個詞匯的范圍來編寫。而大部分學生即使花費大量時間及精力去復習記憶,也不能完全掌握這3 500個詞匯。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詞匯復習中的運用為教師提供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成為學生在詞匯復習中快速記憶的好幫手。
思維導圖是基于知識可視化理論及建構主義理論發(fā)展起來的圖形思維工具,由英國的東尼·巴贊(Tony Buzan)創(chuàng)建。思維導圖由中心關鍵詞呈放射狀向外擴散,以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為指向,將相關主題以層級方式串聯(lián),實現(xiàn)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下面就結合教學實踐,探討如何運用思維導圖提升高中英語詞匯復習教學效率。
教學中常用的思維導圖有“頭腦風暴”圖、分層結構圖、分類歸納圖、內容分解圖及語法分析圖五種類型,可用于詞匯復習的為語法分析圖、分類歸納圖和“頭腦風暴”圖三種。
語法分析圖針對由構詞法所構成的詞匯,構詞法實質是語法知識的延伸,以詞根為中心主題,將前綴、后綴作為主題或子主題呈支狀延伸,由此形成不同詞匯含義,構成新的詞匯。通過語法分析圖歸納總結,可以幫助學習者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知識結構,便于在運用時進行知識的提取(陳茜2014)。
分類歸納圖以中心主題詞匯為知識支點,以詞匯不同屬性為分類依據(jù)呈支狀向外擴散,實現(xiàn)詞匯主題的分類;相同屬性的詞匯再以詞匯主題成立新的分支結構,各分支之間都是獨立的,但也存在相互聯(lián)系(王利娟2019)。
“頭腦風暴”圖以特定關鍵詞匯為中心,激發(fā)使用者的思維自由擴散,從而將關鍵詞匯與大腦中所儲存的詞匯知識聯(lián)系起來,實現(xiàn)記憶關聯(lián),再由所儲存詞匯引發(fā)其他詞匯知識的連鎖回憶,達到將所學知識有效歸納及總結的目標。
在英語學習中,詞匯的記憶是最令學生頭疼的。他們往往死記硬背,前背后忘,效率極其低下(朱海燕2014)。教師可以將詞匯復習與語法分析圖、分類歸納圖、“頭腦風暴”圖一一對應,引導學生制作并使用思維導圖展開詞匯復習。
英語詞匯通常由詞根加詞綴(包括前綴、后綴)構成(也可由詞根加詞根構成),其中以詞根為核心(決定單詞涵義),前綴為輔助(改變詞義),后綴表示詞性(含名詞后綴、動詞后綴、形容詞后綴、副詞后綴四種),當詞根添加前綴或后綴時,詞匯的釋義也隨之改變,從而合成、派生或轉化出不同的英語詞匯。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詞匯時可以以此為根據(jù),合理運用語法分析圖解釋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掌握語法分析圖的正確制作及運用方法,提升詞匯復習效果。
以《考綱》中的關聯(lián)詞匯form(n.&v.),perform(v.),performer(n.),former(adj.),format(n.),uniform(n.)的復習為例,教師可以采取下列步驟,以邊講解思維過程邊繪圖的方法帶領學生學習語法分析圖的制作及運用,從而提升學生的詞匯復習能力:第一步,將詞根form確定為中心主題,同時問學生“添加前綴per-或uni-將會有什么變化?”,以激發(fā)學生調動大腦的知識儲備,并在圖中填上主題詞匯perform或uniform;第二步,再次引導學生“如果添加后綴-er或-at又會變成什么詞匯?”同時在圖中填上主題詞匯former或format;第三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如果給主題詞匯perform再添加后綴-er,將會構成子主題詞匯performer”;第四步,結合已繪制成型的思維導圖,講解前綴及后綴有幾種類型,以及與詞根組合之后如何導致詞義的變化,以提升學生對構詞法的理解及運用能力;第五步,結合已繪制思維導圖與學生共同探討并制作“構詞法類詞匯的思維導圖模板——語法分析圖”(見圖1),從而達到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提升詞匯復習能力的目標。
圖1:語法分析思維導圖模板
這種邊講解“構詞法”類詞匯知識邊引導學生制作及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的授課方式,既讓學生掌握了“構詞法”的語法知識,又掌握了語法分析圖的制作及運用方法,同時學會了如何運用語法分析圖復習“構詞法”類詞匯的方法,達到“一舉三得”的教學效果,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積極教學策略。
每一個單詞都有其自身屬性,但又不局限于一種屬性(張萍2019)。教師在詞匯復習中可以此為依據(jù),結合分類歸納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學會將所學詞匯按照屬性的相同或相似含義分類放到一個記憶系統(tǒng)中,從而實現(xiàn)對所學詞匯的集中記憶,提升詞匯記憶效率。
如《考綱》詞匯apple(n.)的固有屬性涉及fruits,colour,size,shape,smell等相關詞匯,而屬性詞匯fruits又可以涉及banana,pear,watermelon,orange等相關聯(lián)詞匯。教師可以此為例,采取下列步驟,講解如何運用分類歸納圖實現(xiàn)詞匯的關聯(lián)記憶:第一步,以詞匯apple為中心主題,同時問學生“詞匯apple除具有fruits的屬性外,還具有哪些屬性?”,以此引發(fā)學生對與apple有關的屬性詞匯的思考及回憶;第二步,在學生回答“有colour,size,shape,smell等的屬性”之后,教師把屬性詞匯如colour作為主題進行二次延伸,引導學生復習具有相同屬性的詞匯如red,green,blue,yellow及white等;第三步,根據(jù)上述內容制作分類歸納思維導圖,結合所制思維導圖,與學生共同探討并制作“以詞匯屬性為依據(jù)的分類式復習思維導圖模板——分類歸納圖”(見圖2),從而達到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復習相同屬性詞匯的教學目標。
圖2:分類歸納思維導圖模板
與語法分析圖相比,分類歸納圖所涉及的詞匯量更多,同時思維過程更簡潔,運用方法也更簡單,適合大部分學生復習詞匯時使用,可以節(jié)約大量時間,有效提升詞匯復習效益。
在《考綱》3500個英語詞匯中,有的詞匯既在拼寫方面沒有規(guī)律可循,也無法將其“分門別類”,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頭腦風暴”圖,采用“頭腦風暴”式的自由聯(lián)想方法,通過學生豐富的多維度聯(lián)想能力,將表面看起來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詞匯整合到一起,實現(xiàn)詞匯的整合及記憶。
以《考綱》詞匯answer(n.&v.)為例,該詞匯既無法根據(jù)構詞法運用語法分析圖來擴充復習詞匯,根據(jù)詞匯屬性運用分類歸納圖,又沒有幾個可以聯(lián)想的詞匯,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從詞匯的發(fā)音或者詞義的中文釋義等方面引導學生運用“頭腦風暴”圖開展相關詞匯的聯(lián)想與復習記憶。比如,詞匯answer的名詞詞性的中文釋義為“答復、回答、(試題、練習等的)答案、(問題的)解決辦法”等,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可能會聯(lián)想到諸如clear answer,correct answer,my answer,teacher’s answer等,再由my聯(lián)想到y(tǒng)our,his,hers等;又如,教師還可以“an+?”的方式引導學生聯(lián)想,學生可能會想到諸如ant,annoy,animal,analyse等考綱中的詞匯,再可以由animal聯(lián)想到horse,dog,fox等。教師在帶領學生運用“頭腦風暴”圖復習此類詞匯時,也應引導學生學會制作、使用“頭腦風暴”圖的模板(如圖3),從而讓學生以模板為依據(jù)開展英語詞匯的自主復習。
圖3:“頭腦風暴”思維導圖模板
“頭腦風暴”圖與前兩者相比較,具有易學易用的特點,只需要教師稍加點撥,學生就可以靈活運用。借助“頭腦風暴”圖,通過對任意一個英語詞匯進行“天馬行空式”的聯(lián)想,可以將表面看起來毫無關聯(lián)的詞匯串到一起,輕松實現(xiàn)詞匯的有效記憶。
由于思維導圖是基于“知識可視化”理論所建立,學生在運用過程中往往缺乏深度的思考,不利于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時,還應將詞匯復習與閱讀、寫作的復習相結合,為學生的詞匯復習創(chuàng)設運用的環(huán)境,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復習效果。
有的詞匯既可以由“構詞法”組成,又可以根據(jù)屬性將其分類,還可能被其他詞匯所聯(lián)想所涉及,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時應有意識地將三種思維導圖穿插、組合使用,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情況靈活使用思維導圖。
高中復習階段不僅時間非常緊,而且強度非常大,教師與學生不可能在詞匯復習上花費大量時間,比如學生在運用思維導圖復習詞匯時,有可能想不起來詞匯是如何拼寫的,而為保證詞匯書寫及運用的正確性,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將《英漢詞典》及《漢英詞典》作為復習必備,以便隨時查閱。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實用性極強的思維工具,在詞匯復習中以主題詞為中心,通過主題詞的外觀、性質及構詞方法等特性與其他詞匯有效關聯(lián),具有簡單、易學、好用的特征,學生可以輕易學會并使用。將思維導圖應用到高中英語詞匯復習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對所學詞匯進行整理,展現(xiàn)詞匯的邏輯關系,形成知識體系,從而提升記憶效率,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