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新蝦?郭進峰
所謂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和“自我”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觀念、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fā)展的過程,是進行創(chuàng)造性勞動和超越自我的過程。
一、教學反思的類型方法
1.縱向反思法
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并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后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2.橫向反思法
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jīng)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
3.個體反思法
“課后思”“周后思”或“單元思”:一堂課一周課一單元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后一得或教學日記,摸著石頭過河,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這對新教師非常重要?!捌谥兴肌保杭赐ㄐ械钠谥匈|(zhì)量分析,這是比較完整的階段性分析。通過期中考試,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意見,從而進行完整的整合思考。
4.集體反思法
集體反思指與同事一起觀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學實踐,與他們就實踐問題進行互動式的對話活動。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教學實踐,能使自己對問題有更明確的認識,并獲得對問題解決的廣泛途徑。
二、教學反思的過程
教學反思的過程經(jīng)歷"具體經(jīng)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四個過程。
1.具體經(jīng)驗階段
該階段的任務是使教師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并明確問題情境。
2.觀察與分析階段
該階段教師將廣泛收集并分析有關的經(jīng)驗,特別是關于自己活動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為、信念、價值觀、目的、態(tài)度和情感。在獲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教師要對它們進行分析,看驅(qū)動自己的教學活動的各種思想觀點到底是什么,它與自己所倡導的理論是否一致,自己的行為與預期結果是否一致等。經(jīng)過分析,教師會對問題情境形成更為明確的認識。
3.重新概括階段
此階段將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反思舊思想,并積極尋找新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4.積極的驗證階段
這時要檢驗上階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動和假設。在檢驗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新的具體經(jīng)驗,從而又進入具體經(jīng)驗第一階段,開始新的循環(huán)。
三、教學反思內(nèi)容
教學反思包括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后反思。
一是教學前反思的內(nèi)容包含反思確定內(nèi)容、階段及具體實施方法對學生的需要的具體目標。如:第一、需要教給學生那些關鍵概念、結論和事實;第二、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是否準確;第三、教學內(nèi)容的深度和范圍對學生是否適度;第四、所設計的活動那些有助于達到教學目標;第五、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
二是教學中反思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可預料情況發(fā)生進行的反思以及教師在和學生互動作用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對教學計劃進行的調(diào)整。不可預料情況發(fā)生時,教師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學計劃實施的因素,因勢利導,不可讓學生牽著鼻子走。
三是教學后反思圍繞教學內(nèi)容、教學過程進行。具體為:第一,教學內(nèi)容方面:1.確定教學目標的適用性。2.現(xiàn)目標所采取的教學策略做出判斷。第二,教學過程方面:1.回憶教學是怎樣進行的。2.對教學目標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3.對教學理論是否符合教與學的基本規(guī)律。4.各類學生是否達到了預定目標。
四、教學反思書寫示例
1.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shù)拇胧?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等等,詳細得當?shù)赜涗浵聛?,供以后教學時參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tǒng)的回顧、梳理,并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后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寫學生創(chuàng)新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后教學的豐富材料養(yǎng)分。
五、教學反思的影響
《論語》中就有“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等格言都強調(diào)了反思在道德涵養(yǎng)中的作用。 如果一個教師只顧埋頭工作、默默耕耘,從不抬頭看路,從不反思回顧、不總結提升,那么充其量只可能是個地道的“教書匠”,而永遠無法成為真正的“教育家”。所以,教學需要反思。
1.反思性教學增強了教師的道德感和責任感
一般來說,缺乏道德感和責任感的教師,除非因教學上的失誤或迫于外界壓力,否則不會自覺反思自已的教學行為。而提倡反思教學,使教師自覺的在教前、教中、教后嚴謹?shù)貙徱曌砸训慕虒W行為,改進自已的教學實踐,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師的道德感、責任感和教師的教學技能與能力對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2.教學反思有利于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發(fā)展
教師有意識地反思個人實踐知識,揭示自己習以為常的行為背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等,有助于教師逐步擺脫傳統(tǒng)的禁錮,從而獲得自我分析、自我超越的意識和能力。
3.教學反思有利于提高工作績效
通過反思,對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考察,打破了原來近乎沉寂的平靜,將所有理所當然的理念懸置起來,以懷疑、批判的態(tài)度重新審視,反觀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尋求教學方式的改進與優(yōu)化,這也就促使教師提高工作績效。
4.在集體反思中成長
“個人智慧不過是草間露珠,集體智慧才是長河流水“。“集體反思”能夠有效彌補教師個人反思的不足,利用集體的智慧,共同激活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智慧。它能夠集思廣益,在交流和碰撞中可以相互啟迪,共同提高。
總之,教學反思是我們教師成長的階梯,它記錄著我們曾經(jīng)的迷茫,見證了我們?yōu)⑾碌暮顾於宋覀儓詫嵉哪_步。讓我們一起來善待反思,全方位地反思,進行有效地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