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凱,韓心笛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北京 100872)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人們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不能忽視的是,國內外敵對勢力竭力利用網絡同我們黨和政府爭奪青年。高校思政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網絡的虛擬性、隱蔽性對思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的開放性、交互性、主體性等特點又給網絡思政提供了有利條件。高校應針對實際,改變傳統(tǒng)思政方法,加強網絡思政,順應網絡化趨勢的迅猛發(fā)展,利用網絡開始自己新的思政航程。掌握了網絡的思政,才擁有思政的未來。
建立專門網站,開發(fā)網絡思政課程,豐富思政資源,加強和創(chuàng)新思政手段。利用QQ、微信及時了解掌握學生的情況,節(jié)約時間,提高思政效率。還可以進行網上心理健康教育,因為網路的隱蔽性與保密性,可以讓學生敞開心扉。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使網絡成為宣傳社會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要陣地。
教育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工具,進行健康的網絡交往,避免沉迷網絡。更要養(yǎng)成網絡自律的精神,在純熟利用網絡獲取知識的同時,要提高對虛假低級庸俗反動色情內容的辨別能力。要分清真善美假丑惡,做到不涉足不良網站,不瀏覽不健康內容。進行健康網絡交往的時候,一定要是非分明,遵紀守法,不侮辱誹謗他人,更不能隨便傳播消極情緒。應當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樹立自我保護意識,避免上當受騙。網絡是虛擬的,而且具有易于隱蔽的特點,不易發(fā)揮社會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所以,個人的道德自律就成為網絡健康的基本保證。在網絡生活中,大學生尤其要培養(yǎng)自律精神,在沒有外在監(jiān)督的空間網絡范圍內做到自律,將思政規(guī)范通過自己的實踐最終內化為個人的品質,使大學生成為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恕?/p>
面對日益迅猛的網絡化大潮,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均受到了網絡的巨大影響。所以必須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網絡環(huán)境下思政工作的重要意義,認真研究網絡環(huán)境下思政工作的特點和規(guī)律,積極探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政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建立專門網站,利用網絡手段加強思政教育,為學生創(chuàng)建集教育性、思想性、多樣性于一身的網站,占領網絡制高點。
新時代對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新要求。為了跟進社會網絡化,就要打造網絡思政專業(yè)隊伍,融網絡技術和思政教育工作于一身,把思政和網絡技術結合起來。這就要求從事思政工作的教師,一方面練好基本功,提高思政教育的水平;另一方面要學習和運用網絡知識,使用好網絡手段,才能解決好新時代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和問題。
實現“網內網外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網絡道德教育新格局。一方面,在常規(guī)思政教學的基礎上,要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主動性、實效性和時代性,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和道德境界的升華。另一方面,從新的理論視角出發(fā),對網絡化環(huán)境下的思政工作加以重新建構,主要在平日的思政課程的教學中,開展網絡教學的行動研究,理論結合實踐,修正網絡化時代思政的有關理論和做法,論證網絡時代思政方式的可行性,積累提高學生思政水平的成功經驗。
一是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在學校上網的條件,保證網絡交流的自由、開放和民主。
書記熱線:書記是學校思政的第一責任人,通過書記親自抓思政,帶動學校全員參與思政工作。通過書記熱線可以實現與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的溝通。主動接受社會對學校辦學的監(jiān)督和支持。
教師熱線:為教師依法從教、規(guī)范從教特別是輔導員的工作提供理論支持和開展思政工作的新渠道。
學生頻道:教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做事、學會選擇、學會判明是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為學生創(chuàng)設展現個性、傾訴心聲的環(huán)境;讓學生通過班級主頁增強對班集體的認同,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二是建立班級微信群和QQ群,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凝聚力。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建立班級微信群和QQ群這種新型的教育模式,使學生有一種參與感,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凝聚力。在集體之中交流學習經驗,增強人際的溝通與交流,為班級的工作出謀劃策,遇到困難群策群力,提高了思政工作的實效性。
跨越時空的網絡平臺,可以擴大思政教育的內涵與外延。除了思政課主渠道,還可以與學科相聯(lián)系,打造課程思政,制作網絡思政課程。學生們可以在網絡上學習思政課的教育內容,還可以與老師、同學互動交流。網絡學習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精神和自學習慣。
利用QQ和微信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成為新時代的教育手段。運用QQ和微信進行思想交流與溝通可以有效化解面對面的尷尬和心理障礙,可以深入探討深層次的敏感心理話題。況且QQ和微信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可以做到及時溝通與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使QQ和微信成為教育學生的工具,及時培養(yǎng)學生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網絡為思政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而且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將家庭、學校、社會的影響有機整合起來,極大地拓展了思政的時間和空間。利用網絡加強高校思政工作的時效具有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