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佩妍
〔摘要〕本研究以南寧市一所初中452名學生為對象,對校園冷暴力進行調(diào)查分析,梳理了初中校園冷暴力的現(xiàn)狀、影響、學生的應對方式。調(diào)查結果發(fā)現(xiàn),有近90%的學生觀察到存在校園冷暴力,40%以上的學生曾經(jīng)或正在遭受校園冷暴力。施暴者和受暴者都比普通同學有更低的人際關系滿意度、自我認同水平和幸福感。施暴者和受暴者高度相關,說明如果沒有恰當?shù)母深A,則學生容易形成負能量的循環(huán)。最后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提出了治理校園冷暴力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校園冷暴力;校園暴力;校園欺凌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01-0004-05
一、研究背景
校園冷暴力是指施暴人通過冷漠孤立、敵對排擠、冷嘲熱諷等形式,從精神和心理上傷害、虐待他人。相對于肢體沖突和爭吵這種顯性的暴力,冷暴力較為隱蔽,教育者較難發(fā)現(xiàn)和干預,但它給學生心靈帶來的傷害卻可能是嚴重的,甚至影響終生的。針對學生之間的校園冷暴力,本研究以南寧某公辦初中為例,對初中校園冷暴力進行調(diào)查分析,了解它的現(xiàn)狀、產(chǎn)生的影響、學生的態(tài)度與做法,探討有效的教育對策。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使用自編的問卷——校園冷暴力調(diào)查,共16道題目,問卷見附錄。
(二)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廣西南寧市某初中初一、初二學生。發(fā)放并回收問卷465份,有效問卷452份,有效率為97.20%。其中初一學生270人,初二學生182人。
(三)研究程序
研究者在課堂上集體發(fā)放問卷,統(tǒng)一宣讀指導語,學生填寫完成后當場回收問卷。問卷收回后,去除無效卷,錄入數(shù)據(jù),用SPSS22.0軟件處理。
三、研究結果
(一)校園冷暴力存在的現(xiàn)狀
1.總體情況
校園冷暴力的常見形式統(tǒng)計見表1。
調(diào)查結果顯示,11.28%的學生認為校園冷暴力沒有發(fā)生,65.27%的學生認為校園冷暴力偶爾發(fā)生,23.45%的學生認為經(jīng)常發(fā)生,說明絕大部分學生發(fā)現(xiàn)了校園中有冷暴力現(xiàn)象存在。問卷中列舉的6種冷暴力的形式,每種都有50%以上的學生認為是常見的,說明遭遇校園冷暴力的學生可能會受到多種形式的侵害。
2.遭受校園冷暴力的情況
關于自己是否曾經(jīng)或正在遭受校園冷暴力,57.30%的學生表示沒有,37.39%的學生表示有遭受過來自個別同學的冷暴力,還有5.31%的學生表示遭受過來自很多同學的冷暴力。
分別對不同年級、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和是否擔任班委的學生遭受校園冷暴力情況進行交叉表檢驗,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的學生遭受校園冷暴力的比例存在顯著差異(x2=8.65,df=1,p=0.003),說明男生更容易遭受校園冷暴力;不同年級(x2=2.85,df=1,p=0.091),是否獨生子女(x2=0.03,df=1,p=0.857)和是否擔任班委(x2=1.05,df=1,p=0.306)的學生遭受校園冷暴力的比例不存在顯著差異。
3.實施校園冷暴力的情況
關于自己是否實施過對別人的冷暴力,56.42%的學生表示沒有,18.81%的學生表示自己確有參與過對別人的冷暴力,24.78%的學生表示不知道自己是否參與過。校園冷暴力的實施者中往往有個別主使,他們與受害者有明顯的矛盾并發(fā)起冷暴力。而有些人雖然不是主使,默默跟隨或冷漠旁觀是否也算參與了冷暴力呢?這難以清晰界定,部分學生也對此感到困惑。
對學生是否遭受校園冷暴力和是否實施校園冷暴力進行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兩者存在顯著相關(r=0.22,p=0.000),遭受暴力者更有可能對其他人施暴,校園冷暴力存在較強的傳遞性。
(二)校園冷暴力的影響
1.對遭受暴力學生的影響
在192名遭受過校園冷暴力的學生中,有39名學生表示對自己沒有影響,占總人數(shù)的20.31%;有17名學生表示對自己有重度影響,占總人數(shù)的8.85%;表示有輕度影響和中度影響的學生分別有74名(38.54%)和62名(32.29%),占比70%以上。
讓學生用1~10的數(shù)字評價人際關系滿意度、自我認同和幸福感,調(diào)查校園冷暴力對受暴者人際關系、自我認同和幸福感的影響,結果如表2所示。
遭受過校園冷暴力的學生相較于未遭受過校園冷暴力的學生人際關系滿意度更差(t=4.16,df=445,p=0.000)、自我認同水平更低(t=3.22,df=445,p=0.001)、幸福感更少(t=3.33,df=445,p=0.001)。進一步分析遭受校園冷暴力的程度(即遭受個別同學的冷暴力和遭受很多同學的冷暴力)對學生人際關系滿意度、自我認同水平和幸福感的影響,結果顯示:遭受很多同學的冷暴力的學生比遭受個別同學的冷暴力的學生人際關系滿意度更差(t=2.68,df=189,p=0.008),而自我認同水平(t=-0.273,df=189,p=0.785)和幸福感(t=-0.149,df=188,p=0.882)不存在顯著差異。
2.對施暴學生的影響
按是否實施過對別人的校園冷暴力分類,統(tǒng)計學生的人際關系滿意度、自我認同和幸福感,結果詳見表3。
通過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參與冷暴力活動會顯著影響學生的人際關系滿意度[F(2,441)=3.80,p=0.023]、自我認同水平[F(2,441)=3.84,p=0.025]和幸福感[F(2,441)=4.56,p=0.011]。事后檢驗結果顯示:疑似參與冷暴力的學生人際關系滿意度顯著低于未參與冷暴力的學生(p=0.007);疑似參與冷暴力的學生(p=0.018)和確定參與冷暴力的學生(p=0.044)自我認同水平均顯著低于未參與冷暴力的學生;疑似參與冷暴力的學生(p=0.017)和確定參與冷暴力的學生(p=0.016),幸福感均顯著低于未參與冷暴力的學生。由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冷暴力不但對遭受暴力者有消極影響,對施暴者同樣存在消極影響。
(三)學生對校園冷暴力的態(tài)度與應對方式
1.對校園冷暴力的態(tài)度
態(tài)度調(diào)查采取了選擇題和文字反饋結合的形式,學生先選擇一個選項,再用文字說明自己的理由。數(shù)據(jù)顯示,56.42%的學生對校園冷暴力持消極看法,36.28%的學生持中性看法,3.76%的學生持積極看法。在文字反饋部分,了解到學生對校園冷暴力的消極看法主要有:“可能會有一生的心理陰影”“影響學校風氣”“讓人自卑、難受、抑郁、恐懼”“害怕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等。積極或中性看法有:“可能是誤會”“培養(yǎng)自己的情商”“認清他人的真面目”等。
2.對受暴者的態(tài)度
9.96%的學生對受暴者表達了消極的態(tài)度,22.57%的學生對受暴者表達了積極的態(tài)度,61.73%的學生持中性態(tài)度。由文字反饋了解到,學生對受暴者表達的消極態(tài)度主要有:“傻”“自己有問題”等。學生對受暴者表達的積極態(tài)度主要有:“可憐、同情”“只是與人不同并沒有錯”“應該受到保護”“能幫就幫”等。而絕大部分持中性態(tài)度的學生主要是認為發(fā)生校園冷暴力事件不只是單方面的原因,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同情又氣憤他們膽小”,或者是知道校園冷暴力不對但是又不敢管,如“不歧視也不會去安撫”“同情又不敢管”“無能為力”等。
3.對施暴者的態(tài)度
3.98%的學生對施暴者表達了積極的態(tài)度,62.17%的學生對施暴者表達了消極的態(tài)度,28.76%的學生持中性態(tài)度。由文字反饋了解到,選擇積極態(tài)度的學生雖然表達了立場但并沒有寫出相應的文字。而學生對施暴者表達的消極態(tài)度主要有:“自我中心”“損人不利己”“自私自利”“不近人情”“會主動離他遠一點”等。學生的中性觀點主要有:“可能曾經(jīng)也被人施暴過才會去暴力別人”“可能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心理問題”“有時是故意傷害,有時可能是伸張正義”等。
4.遭受校園冷暴力的應對
遭受校園冷暴力時學生的應對方式統(tǒng)計見表4。選擇通過自我調(diào)節(jié)和自我提升來應對校園冷暴力的學生最多,超過50%。有26.85%的學生表示不會做任何事情來應對校園冷暴力,還有25.73%的學生表示會進行報復性反擊,兩者均屬于不正確的消極應對。
5.遭受校園冷暴力的求助對象
遭受校園冷暴力時學生的求助對象統(tǒng)計見表5。
遭受校園冷暴力后學生首先想到的求助對象是同學和朋友(56.15%),其次才是老師(45.19%)和家長(42.51%),選擇向心理教師或心理醫(yī)生求助的學生最少(23.27%),有31.10%的學生不會去求助別人。同時,73.89%的學生表示學校應該對校園冷暴力現(xiàn)象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干預。
四、討論
(一)校園冷暴力的概況
有近90%的學生觀察到存在校園冷暴力,40%以上的學生曾經(jīng)遭受過或正在遭受校園冷暴力。其中男生遭遇的冷暴力比女生多,這與傳統(tǒng)認知不太一樣,一般我們認為女生之間更常出現(xiàn)隱蔽的勾心斗角,以為女生更容易成為冷暴力的受害者,而認為男生心理承受能力強、臉皮厚,就更可能不以為意地施加傷害,調(diào)查結果提示我們男生也需要更多關心。施暴者與受暴者的角色也值得探討,有42.70%的學生遭受過冷暴力,有18.81%的學生對別人實施過冷暴力,受暴者數(shù)量比施暴者多出許多。出現(xiàn)這種情況要么是因為有人多次對別人實施冷暴力,要么是實施了不愿承認,或者實施了而不自知。實際上,確實有24.78%的學生對自己的行為是困惑的,他們表示不確定自己是否對別人實施過冷暴力。學校需要教育學生學會換位思考,覺察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同時還發(fā)現(xiàn),施暴者和受暴者存在高度相關,這反映出受過侵害的人可能會心懷怨恨,以后也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而對別人實施過侵害的人未來也可能被“報復”。初中生的心理還不夠成熟,需要正能量的引導教育。
(二)校園冷暴力中學生的心理分析
遭受過校園冷暴力的學生,其人際關系滿意度、自我認同水平和幸福感都顯著低于未遭受過校園冷暴力的學生。而實施過校園冷暴力的學生看起來處于支配地位,甚至威風凜凜,簇擁者眾,實際卻是外強中干,確定和疑似實施冷暴力的學生也有較低的人際關系滿意度、自我認同水平和幸福感。這說明校園冷暴力并不能解決人際問題,不能讓人獲得開心和自信,施暴者的心理健康也需要關注和輔導。
學生對校園冷暴力、施暴者和受暴者的看法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初中生非常在意同伴的意見,在意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形象,愿意為此改變自己的行為。這些資料可以作為相關輔導課的材料,比老師單純說教宣導更有說服力。
(三)治理校園冷暴力的對策
大多數(shù)學生表示學校應該對校園冷暴力現(xiàn)象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干預。學生心目中的第一求助對象是同學朋友,然后是老師和家長,只有小部分學生考慮求助心理教師,還有部分學生是不會求助別人的。
第一,教師應對班級的人際關系狀況進行科學診斷。從課堂上、課間休息以及各種活動中學生的表現(xiàn)觀察分析學生的性格、人際關系情況,關注那些經(jīng)常形單影只、悶悶不樂的學生,找他們談心、了解情況。除了教師自己觀察之外,還要建立學生匯報的渠道。因為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心目中的第一求助對象是同學和朋友,班級可以培養(yǎng)幾個善良熱心的學生作為班干、心理委員,負責關注同學們的心理狀態(tài)。學校還可以開放心理信箱、傾訴QQ號等方式給不敢面對面求助的學生。
第二,及時介入,阻斷暴力行為。當遭到冷暴力的學生鼓起勇氣向老師和家長發(fā)出求助信號卻沒有得到重視和理睬時,學生會處于孤獨無助的狀態(tài)?;蛘呃蠋煕]有進行妥善處理,只是簡單過問,讓雙方形式上握手言和,可能造成學生遭到更嚴重的報復,使遭受暴力的學生形成更孤僻、自卑的性格。老師對校園冷暴力事件的處理要及時、果斷、有智慧。情節(jié)嚴重的,不能僅當作孩子間的矛盾,必要時應予以校規(guī)校紀的處罰,以制止暴力行為。先停止侵害,讓受暴者恢復安全感,雙方才能通過心理輔導解決問題。
第三,對受暴者和施暴者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分析矛盾發(fā)生的原因,看到每個人的感受、想法和立場,促進互相理解。引導學生克服情緒化、自我中心、極端思維等誤區(qū),以友善、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學會理智解決問題,不鉆牛角尖,發(fā)生矛盾時多換位思考,接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教育受暴者不要自怨自艾、把責任全攬在自己身上,不要產(chǎn)生“我是被拋棄的”“沒人喜歡我”“我很糟糕”等消極思想,要幫助受暴者全面看待問題,消解內(nèi)心的怨氣,學習提升人際交往的能力,建立自信。施暴者也可能是曾經(jīng)受過創(chuàng)傷的,他們的內(nèi)心也需要理解與呵護。
第四,凈化校園內(nèi)外環(huán)境。學校在平時的教育中應重視健全人格和團結友愛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關愛同學、樂于助人的精神。校園周邊的環(huán)境也需要關注。一方面,有些認識校外不良人員的學生,沾染了不良風氣,感到有人撐腰,便在校內(nèi)欺負同學;另一方面,在校內(nèi)被排擠的學生容易為了尋找歸屬感和校外不良人員走到一起,走上錯誤道路。學校要留意周邊的網(wǎng)吧、KTV、煙酒小賣部等地,防范社會人員對學生的消極影響。
附 錄
校園冷暴力調(diào)查問卷
本調(diào)查為匿名問卷,數(shù)據(jù)僅做研究使用,個人信息嚴格保密,請放心如實填寫。
性別:①男? ②女? ? ? ?是否獨生子女:①是? ②否? ? ? ?是否擔任班委:①是? ②否
校園冷暴力是指通過冷漠孤立、敵對排擠、侮辱輕視等方式,致使他人精神和心理受到侵犯和傷害。
1.就你觀察,校園冷暴力存在的狀況是:( )
①經(jīng)常發(fā)生? ? ②偶爾發(fā)生? ?③沒有發(fā)生
2.你曾經(jīng)或正在遭受校園冷暴力嗎?( )
①從來沒有(轉至第4題)②有,來自個別幾個同學的? ? ③有,來自很多同學的
3.校園冷暴力對你產(chǎn)生了什么程度的影響?( )
①沒有影響? ? ?②輕度影響? ? ③中度影響? ? ④重度影響
4.你是否參與過對其他同學的冷暴力?( )
①沒有? ? ②有? ? ③不知道
5.校園冷暴力常見的行為有:( )(多選)
①冷漠疏遠? ?②辱罵? ?③造謠傳謠? ?④取難聽的外號? ?⑤設計陷害? ?⑥排擠出組織,如小組、qq群等? ? ⑦其他
6.你認為遭受校園冷暴力會對人產(chǎn)生什么程度的影響?( )
①沒有影響? ? ?②輕度影響? ? ③中度影響? ? ④重度影響
7.你認為發(fā)生校園冷暴力的原因是什么?( )
①受暴者有問題? ? ②施暴者有問題? ? ③受暴者和施暴者都有問題? ? ④不清楚
8.你對校園冷暴力的態(tài)度是:( )
①正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此項請簡要寫寫你的看法)
②負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此項請簡要寫寫你的看法)
③中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此項請簡要寫寫你的看法)
9.你對遭受校園冷暴力的受暴者的態(tài)度是:( )
①正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此項請簡要寫寫你的看法)
②負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此項請簡要寫寫你的看法)
③中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此項請簡要寫寫你的看法)
10.你對實施校園冷暴力的施暴者的態(tài)度是:( )
①正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此項請簡要寫寫你的看法)
②負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此項請簡要寫寫你的看法)
③中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此項請簡要寫寫你的看法)
11.如果你遭受了校園冷暴力,你將采取什么方式應對?( )(多選)
①主動找發(fā)生矛盾的同學溝通,看能否修復關系? ?②置之不理,什么都不做 ③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想法? ? ④找其他人幫忙 ⑤在學習、為人處世等方面改善、提升自己 ⑥以牙還牙或更激烈地反擊? ? ⑦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你遭受了校園冷暴力,你會向什么人求助?( )(多選)
①父母等親人? ?②同學朋友? ? ③老師? ? ④心理教師或心理醫(yī)生? ? ⑤不會求助別人
13.你認為校園冷暴力現(xiàn)象是否需要學校進行干預?( )
①需要? ? ②不需要
14.請用1~10分評價你對人際關系的滿意程度,在數(shù)字上畫圈。
非常不滿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滿意
15.請用1~10分評價你對你自己的滿意程度,在數(shù)字上畫圈。
非常不滿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滿意
16.請用1~10分評價你的幸福水平,在數(shù)字上畫圈。
非常不滿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滿意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第二中學,南寧,5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