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高中教學中化學學科作為典型的理學類學科,要求學生具備高水平的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及數理理論理解應用能力,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做到高效學習,在學習方法的運用上更能抓住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意識獨立且學習自主的條件下出色地完成學科學習.實際上,這些成果的實現主要仰仗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本文主要探究高中化學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
一、借助探究性討論開展思維邏輯訓練
思維邏輯能力是學生在學習理學類學科所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這項能力將會時時刻刻作用在學生消化理解知識與解答練習題目的過程中,同時會對學生學習理解知識的效率及解答題目的準確性有著重要的影響.而教師想要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首先要訓練學生聯(lián)系舊知識與推導新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借助課堂上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式討論,深入探究問題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分別從思考習慣、推導方式及思維反應速度方面入手,綜合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既然思維邏輯訓練是一種訓練,教師必須要積極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課堂思考效率和水平.
例如,教師在教學“氧化還原反應”這一節(jié)課的知識點時,需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和理解氧化還原反應這一特殊化學反應的定義和特點,并且在遇到相關題目時能夠及時地判斷出來并知道其所具備的氧化還原反應的獨特性質.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性討論活動,如根據教師舉例的氧化還原反應和相應理論知識,來提取氧化還原反應定義當中的關鍵詞和指明特點的部分,讓學生能夠經過討論得到氧化還原反應的判定依據.其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聯(lián)系舊知識來總結新知識的理論支撐,從而將新知識納入到自己的知識框架中,使自身對新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借助錯題本,讓學生及時總結計算快捷的方法和驗證方法
學生的計算能力主要體現在學生解題的準確性和速度上,學生解題的準確性除了與學生本身的解題嚴謹性息息相關,還與學生是否具備尋得簡單便捷的計算及快捷驗證的能力有關,計算捷徑既可以讓學生的解題速度快速上升,也可以讓學生在做低難度的計算時減少計算失誤.因此,教師有必要讓學生在平時進行習題訓練時積極進行錯題本的整理,每遇到一種快捷計算方法或者驗證方法都記錄在錯題本上以做積累,長此以往學生的計算能力會隨著學生善于思考和積累的好習慣的養(yǎng)成而有所上升.
例如,教師可以征求學校的同意來為學生印發(fā)版式相同的錯題本,錯題本的設計有原題框和修改反思框,從而便于教師的定期收取檢查,也可以保證學生能夠在長期堅持記錄錯題本的同時,做好對錯題本的長期留存,從而便于學生時時翻看,不斷溫習整理錯題.其次,教師還可以在檢查學生的錯題本時留意學生常犯的計算錯誤類型,并且在看到學生總結出來的高效解題驗證法時,可以借鑒并公開給全班學生共勉.錯題本的功能如果能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配合下實現應用效率的最大化,就會使其成為學生在訓練自身計算能力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的財富.因此,教師應當積極開導學生消除對于錯題本的偏見,從而讓學生的計算能力在長期堅持練習的過程中得到有效提升.
三、借助情境教學法,訓練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
化學學科的知識往往表現出理解與記憶并重的特點,因此有很多知識點需要學生進行專門的背誦和記憶方能對其掌握得更好.而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則是需要學生在記憶知識點的基礎上,學會將知識的應用條件與相應的情境狀況相對比,從而獲得是否值得應用的信息進而完成對解決方法的設計,這一過程就是學生完成理論應用理解能力訓練的過程.同時借助情境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直觀地表現出自己對理論知識的遷移應用水平,并且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提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學科學習所需要用到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需要在實際的教學訓練中實現的,教師需要做的是不斷優(yōu)化訓練策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自身水平來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積極帶領學生開展思維邏輯訓練、錯題整理習慣培養(yǎng)和情境教學訓練,從而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