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
【摘要】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并進行分組治療研究,將100例患者按照數(shù)字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實施西醫(yī)療法,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增加中藥湯劑。記錄治療后的療效、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和血糖指標變化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4%,顯著低于觀察組98%;治療后,觀察組的血壓、血糖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能有效改善血壓、血糖指標,降低不良反應,提升療效,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糖尿病;中西醫(yī)結合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108-02
高血壓與糖尿病是現(xiàn)在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兩者有很大的關聯(lián),而且有血壓難控制,心、腎、腦病變的危險,會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所以在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臨床醫(yī)生要慎重選擇適合患者的藥物,不僅要考慮藥物對患者病情的減輕,也要注意對藥物的合理使用,觀察藥物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和脂肪代謝有無影響,避免出現(xiàn)副作用。 糖尿病目前是我國高發(fā)疾病之一,患糖尿病后,患者體內血糖代謝功能存在問題,嚴重損害其周身血管繼而誘發(fā)高血壓,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需要得到及時而有效的治療。我院對50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進行分組治療研究,將100例患者按照數(shù)字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1]:①所有入選者均滿足WHO診斷標準;②均伴有心悸、氣短、多尿等癥狀;③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了 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處于妊娠期的女性;②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③對本次使用藥物過敏者;④嚴重意識不清者。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健康教育,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及消除不良心理。對照組患者實施西醫(yī)療法,給予患者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二甲雙胍片,口服,每天3次,每次1片;迪沙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格列吡嗪片,口服,每天2次,每次5mg;上?,F(xiàn)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依那普利,口服,每天2次,每次10mg。觀察組患者給予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本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自擬中藥湯劑,配方組成:天花粉、赤芍、牡丹皮、丹參、澤蘭各15g、鬼箭羽6g、生地黃20g,水煎口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一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服藥4個月。1.3 觀察指標 (1)療效觀察及比較。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血壓和血糖恢復正常值;有效:患者臨床癥狀、血壓和血糖均有明顯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血壓和血糖均無變化甚至惡化。(2)記錄治療前后患者的血壓和血糖指標的變化情況。(3)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情況。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17.0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處理。當計量資料為正態(tài)分布時用描述,并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對照組患者顯效18例,有效19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4%,觀察組顯效25例,有效24例,總有效率為9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和血糖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的血壓和血糖指標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的各項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3 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情況,對照組中共發(fā)生7例,占比14%,其中,腹瀉3例,低血糖2例,嘔吐2例;觀察組中共發(fā)生1例,為嘔吐1例,占比2%。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高血壓合并糖尿病這一疾病,嚴重增加了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通?;加懈哐獕汉喜⑻悄虿』颊撸瑫r伴隨有血脂代謝紊亂和嚴重的肥胖,如不及時治療,危害嚴重。但是如果能對其進行合理的醫(yī)治,則會防止冠心病和糖尿病腎病的出現(xiàn)。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療中既要降低血壓又要降低血糖,在降血壓的藥物選擇中,不要選擇會加重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和脂代謝紊亂的的降壓藥物。
利用中醫(yī)論治,旨在提高患者血糖、血壓控制效果。在中醫(yī)理論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一般歸于消渴,眩暈范疇,由于肝陽上亢,陰虛燥熱,肝腎陰虛等因此發(fā)頭痛、眩暈等癥狀,一般而言患者分為陰陽兩虛以及肝腎陰虛型兩類,中醫(yī)理論中對該兩種類型均進行針對性用藥,并且根據(jù)患者癥狀加減,可行性較高。目前臨床上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西藥或是中西醫(yī)結合方式,而很多研究[2-3]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效果更明顯。在中醫(yī)學中,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屬“消渴”、“頭痛”等范疇,其發(fā)病因素與其不合理的飲食結構、陰虛陽亢、敬業(yè)虧損、血液淤滯有關。因此,中醫(yī)在治療該病時以清熱生津、活血化瘀、安神為治療原則。本次研究中的中藥湯劑由天花粉、丹參、生地黃、赤芍等組成,其中的牡丹皮和赤芍的功效是活血化瘀和清熱,天花粉的功效是清熱瀉火、生津滋陰,生地黃的藥效是生津、涼血,澤蘭的藥效是消腫、消毒,而這些藥物結合使用,可以達到活血、滋陰、生津和清熱的作用[4]。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74%)顯著低于觀察組(98%),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血糖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在治療期間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在西藥的基礎上增加中藥湯劑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進一步改善血壓、血糖指標,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 唐敏繼,鄭友鋒,楊宇新,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2(16):1768-1770.
[2] 劉雁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中西醫(yī)結合診治進展[J].當代醫(yī)學,2016,22(31):156-157.
[3] 陳旭,李玲.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療效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15):46-47.
[4] 韓丙禹.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8,33(8):1169-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