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彥芳
【摘? 要】少年兒童是在學校、社會和家庭三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能替代的。學校與家庭的聯(lián)系主要是通過班主任實現(xiàn)的,班主任是學校指導家庭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在指導家庭教育方面有許多便利條件和優(yōu)勢,班主任必須提高家庭教育指導能力,從而為兒童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家長;教育能力;方法
我在工作中引進家長這一教育資源,通過充分開發(fā),有效利用,從而推進家校共育,發(fā)揮班級教育的合力,切實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在班級工作中,我們該怎樣引領家長走進校園、走進班級,愉快而又無悔地為我們獻計獻策、傾囊相助呢?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盡量采取有效方法,提高家長對教育的認識。
一、家長在班級中的作用
(一)家長是班級的教育者
在班級建設中,不是教師孤軍奮戰(zhàn),而是教師與家長攜手共育。家長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應讓每位家長都成為學校不在編的教師,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建立起學校家庭合作教育的同盟軍,使家長成為班級教育的合作伙伴,共同擔負教育的重任,增強教育實效。通過讓家長成為班級的教育者,參與班級活動課,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班級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共同語言變多了,感情得到了升華。特別是家長講座,學生聽起來感到特別親切,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家長中能人輩出,榜樣就在我們身邊。許多家長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學生,要想在社會立足,要想有所作為,必須靠不懈的努力。通過活動,也讓學生對自己的父母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更懂得尊重父母,他們相互評論父母的優(yōu)點。同時,學生自身的自豪感、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
(二)家長是班級的引導者
教育工作者所承擔的應僅是孩子成長教育的一部分。任何教育都無法替代家庭教育這一重要部分。我們的家長團隊正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要引導者、教育者。教師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他面向大眾學生,積極向上,健康有形,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也有他們的“個性教育”方式。如果教師不及時溝通,取得與家長的通力合作,那對孩子的教育將是脫節(jié)的、游離的。沒有溝通,各行其道,單一的學校教育和脫離家長資源的教育必將因為教育者不全面了解孩子而導致教育的失敗。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提升家長教育能力的策略
(一)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由于我國計劃生育影響,多數(shù)夫妻只有一個孩子。望子成龍的家長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加入到“強加教育”的行列中,而對小學教育不甚了解的家長認為“強加教育”就是讓孩子學得越多越好,如能背多少詩詞,能識多少漢字,能做多難的奧數(shù)。家訪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較多的家長只重視對孩子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片面開發(fā)孩子智力,而忽視了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針對這種教育觀,我們邀請家長來校觀察孩子的一天學習生活情況,使家長初步認識到學校教育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對孩子實行體、智、德、美、勞等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幫助家長逐漸轉變教育行為,提高家長的教育技能。
(二)增強家長的教育意識
這里所說的教育意識是指家長能夠抓住學生生活中的一切因素進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比如,同樣是帶孩子散步,有的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少,而有的家長則會及時與孩子聊天,讓孩子談一談一日生活情況,“今天過得怎樣”“什么事使你開心”“今天你向老師提了哪些問題”等。針對家長文化素養(yǎng)、教育意識等因素的差異,我主要采取了家長會、家長專欄、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旨在增強家長的教育意識。
(三)指導家長采用有效、適宜的教育方法
愛聽故事是大多數(shù)孩子的天性,有的家長給孩子講故事只是機械地講,孩子被動地聽;而有的家長講故事時繪聲繪色,常常講到某個段落就嘎然而止,把后面的情節(jié)留給“小聽眾”自由想象,長此以往,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有極大的好處。
三、班主任提升家長教育能力要正確把握指導原則
(一)平等性原則
學校和家庭、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關系是平等的、互相配合的協(xié)作關系,班主任不能居高臨下地指揮家長,更不能命令家長。在進行指導時應以對家長的尊重為前提,平等對待家長,協(xié)調對孩子的教育。
(二)全面性原則
班主任對家庭教育的指導要全面,既要重視向家長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幫助家長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念,還要傳授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既要注意對錯誤行為的糾正,又要教給具體的教育方法,使家長的教育素養(yǎng)得到全面發(fā)展。
(三)正面性原則
班主任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時,要采用正面積極的方法,主動幫助家長弄清事實,分析原因,提供方法。要以經驗介紹、交流思想、事例啟發(fā)、表彰宣傳為主,切不可動轍對家長批評或責備挖苦,因為這樣只會引起家長的反感和抵觸,無法收到指導效果。
(四)針對性原則
由于家長對教育的認識不同,文化修養(yǎng)、教育能力各異,因此,班主任在進行教育指導時,應有的放矢,做到準確到位,使家長有所收獲,學而有用。對家庭教育出現(xiàn)的問題,要運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方法,解決家庭教育疑難。
實踐經驗告訴我:要讓家長積極參與班級經營,教師理當身先士卒,只有當家長真正感受到教師的無私奉獻與苦心經營后,家長才有可能與教師建立起真正良好的伙伴關系,這也正是開發(fā)利用家長資源促班主任工作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陶彩紅.試論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溝通技巧的幾點思考[J].好家長,2016(16)
[2]代大勇.家校合作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N].黔西南日報,2018,3(17)
(甘肅省秦安縣西川鎮(zhèn)中心小學,甘肅? 天水? 7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