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輝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十分重要。為了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師要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新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使學生更能滿足新時期發(fā)展背景下對更高的閱讀能力的要求。對此,本文結合我國中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現狀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策略;深度閱讀
語文的學習并不簡單,因為許多深度閱讀往往年代久遠,學習時需要深刻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去理解詩歌的深刻內涵,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古文功底,這樣才能深刻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所以,教師必須通過一系列豐富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深度閱讀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而更好地進行深度閱讀,達到高效閱讀的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習慣的養(yǎng)成對一個人一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特別是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正處于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為之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背影》時,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首先讓學生在課下對課文內容進行自由朗讀,在大概熟悉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查字典的方式查閱課文中的生僻字,排除閱讀障礙。同時,在閱讀過程中,還要讓學生邊閱讀邊做筆記,把自己不太理解或自己認為寫的較好的地方標注出來,附上自己的感想。此外,教師要適當對課文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通過多種課外相關教學資料的補充,讓學生從更多角度理解課文主旨,開拓學生的思維。并且,在語文學習中,語感對于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感,讓學生把書讀活。為此,教師要設計一些教學活動,如課堂朗誦比賽,讓學生通過朗誦找到合適的語感,明白文字排列組合過程中的美感。
其次,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的課下自主閱讀工作進行檢測,要結合課文主旨,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設計一些問題,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整篇課文的主旨大意,教師也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問題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勇敢打開思維,交流自己的想法,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可能會發(fā)現“原來這個問題還可以這么考慮”,這樣更有助于開拓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全面思考的好習慣。
2.深度閱讀的必要性
2.1能夠感受文化的發(fā)展
在我國悠久的發(fā)展歷史中,書籍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精神生活,書籍可以作為記錄各朝各代歷史的一塊兒活化石,通過深度閱讀對書籍進行研究,能發(fā)現不同階段的文學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更能體驗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但目前,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在中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對深度閱讀的關注度不夠高,或是關注點跑偏,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深度閱讀在我們這一代的傳揚中出現了斷代現象。所以,我們必須努力探討,在中學階段,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深度閱讀的教學。
2.2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生活的能力
語文學習最終是要服務于生活,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一種生活處處有語文的觀念。許多課外閱讀都是通過一些生活中的小問題入手,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以此為切入點,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使學生更好地在閱讀中品味生活、享受生活。
2.3國家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的需要
當前,我國十分重視對人才的培養(yǎng),制定了人才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戰(zhàn)略,對人才的要求更高,特別是在語文素養(yǎng)上的要求。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通過深度閱讀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能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感悟能力及文化內涵,可滿足國家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3.傳授學生閱讀方法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教學時,要注重傳授給學生一些切實可行的閱讀方法,進而讓學生在閱讀中自己感悟、體會。
例如,在講授《背影》這篇文章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按照正確的閱讀順序進行閱讀:交代事情背景—父親送我去火車站—父親的背影。通過這樣的閱讀順序進行閱讀,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創(chuàng)作思路。其次,教師可以在學生的閱讀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課文進行層次劃分,并要求學生說出劃分依據,通過這一步,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文章結構層次,進而順利理清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能讓學生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掌握一種結構劃分的方法,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其他課外文章的訓練,讓學生對這種方法進行鞏固和加強,進而自主閱讀,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此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復述文章內容,這樣有助于學生理清文章的創(chuàng)作思路,能幫助學生扎實地理解課文,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續(xù)寫、改寫,進而讓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打開思路、開拓思維,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和創(chuàng)作素養(yǎng)。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對文章進行劇本創(chuàng)作,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4.激發(fā)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策略
4.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老師也是從學生時代一路走過來的,都明白學習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在信息化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中,初中語文教師有誰敢說,能讓孩子們的注意力從多姿多彩的電子游戲之中轉移到語文閱讀活動上來呢?這是比較傷腦筋的一件難事。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有學習的動力,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更是如此,對大多數學生來講,綜合實踐活動會遇到許多困難;如此會導致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產生極大的抵觸感,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使學生越來越排斥綜合實踐活動。小孩子天性愛玩,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加入有趣味的語文游戲,能更好地減輕學生的心理恐懼,能幫助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并且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教學活動,也能讓教學活動更加高效。
4.2提高學生注意力
習慣都是從小開始抓的,初中階段的學生要尤其注重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在這一特殊時期的語文教學可為之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從另一方面來講,大量的閱讀是語文教學的特點,語文閱讀的過程難免會有些枯燥乏味,但初中語文閱讀是根基,對后來的學習猶為重要,假如在初中就落下語文知識積累,很可能會影響后期的深入學習。如果在閱讀教學中加入一些有趣的語文小游戲,則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能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全面涉及,更有助于學生記住細小的知識點,能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大量閱讀帶來的好處。
5.結束語
為了更好地開展初中閱讀教學工作,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傳授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學生保持良好的交流關系。
【參考文獻】
[1]鞏雪茹.淺談新時代如何提升中學語文教學水平[J].西藏教育,2016(12):113-133
[2]侯志利.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學戰(zhàn)略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3):49-53
[3]廖紅霞.淺談如何進行初中五年級語文閱讀教學[J].未來英才,2015(20)
(甘肅省隴南市徽縣水陽初級中學,甘肅? 隴南? 7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