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冬梅
【摘? 要】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小學語文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學生,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這樣才能讓語文課堂更有魅力,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成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生;課堂
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關鍵階段,在這一時期開展語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與綜合應用能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也應與時俱進,以生為本,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這樣才能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與成長規(guī)律,提高語文教學的成效,但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一些語文教師未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枯燥乏味,這些都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學的成效。如何更好地從學生出發(fā),構建魅力語文課堂,是每個語文教師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營造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成效,構建魅力語文課堂,語文教師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情境,特別在教學導入階段,良好的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由此讓語文課堂教學更有魅力。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需要仔細研讀教材內(nèi)容,根據(jù)具體的課程內(nèi)容來設計,教學情境要圍繞教學目標,同時也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這樣才能讓情境更真實、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成效。
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考慮到大多數(shù)學生都未去過西沙群島,為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圖片,這些美麗的海島風光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時再開展后續(xù)的教學,學生可以有效進入教學情境,可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學習興趣,也能取得較好的課堂效果。
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有多種,語文教師不能隨意創(chuàng)設,要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shù)姆椒ǎ⒆銓W生實際,以生為本,這樣才能更好地營造語文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二、重視課堂提問,拓展學生思維
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課堂提問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創(chuàng)設什么樣的問題,是課堂提問的關鍵,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語文課程內(nèi)容設計問題,同時也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立足學生,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問題,問題要有一定的層次性,這樣才能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問題。此外,教師還要把握適合的提問時機,在比較適當?shù)臅r候去提問,更好地發(fā)揮課堂提問的價值。
例如,在教學《落花生》時,要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情感與思想,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去思考,進而更深入地感悟文本,升華學生的情感。如:收獲花生后,全家人的心情是怎樣?通過哪個詞語可以很好地表達出這種心情?父親借落花生是要教育孩子們做個什么樣的人呢?這里采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呢?通過問題的解答,可以讓學生體會文中父親的良苦用心,也能更好地感悟文本的涵義,可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有耐心,不能隨意打斷學生的回答,要多聽學生的想法,給學生更多自主表達的機會,必要時也可以與學生互動,才能更好地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小組合作探究,促進自主學習
小組合作探究也是小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廣泛應用,小組合作探究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注重學生的自主參與與自主體驗,遵循了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應當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適當?shù)男〗M任務,以保證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的順利進行,進而構建魅力語文課堂。
例如,在教學《爬山虎的腳》時,教師可以嘗試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以合作討論的方式探究文本,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小組討論的任務,如任務一為探討爬山虎的位置在哪里,形狀是什么樣的,顏色又是什么樣的;任務二為共同探討爬山虎是怎樣爬的,作者用哪些動詞來貼切地表現(xiàn)爬山虎爬的過程;任務三為討論爬山虎的腳有哪些變化呢,你對爬山虎的腳有哪些新的感受。
在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時,教師需要遵循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性別、語文學習水平等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在分配小組任務時,也需要注意分工的明確,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主動投入到小組探究中,提高語文教學的成效。
四、立足學生實際,開展趣味教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還比較小,他們好奇心強烈,對新鮮的事物有很強的求知欲,但他們的注意力也容易被分散。由此,在教學時,教師需要注意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有更強烈的興趣與參與的主動性。教師可以將教學與游戲相融合,采取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寓教于樂,讓語文教學富有趣味,在設計教學游戲時,教師也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立足學生設計游戲,這樣才能讓游戲為教學服務,構建魅力語文課堂。
例如,在教學《扁鵲治病》時,考慮到這是一篇寓言類歷史故事,有完整的人物與情節(jié),為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時也讓語文教學充滿趣味性,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進行故事表演。學生可以分組進行表演練習,在自主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將文本改編為劇本,體會文本人物的語言與心理狀態(tài)變化,練習完成后教師可以讓每組代表為全班表演,這樣的游戲化教學方式充滿趣味,學生參與的興趣也比較高,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開展語文趣味教學時,要以生為本,圍繞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來設計教學方法,但不能為趣味而趣味,這樣會喧賓奪主,也就失去了趣味教學的意義。
五、注重以生為本,開展實踐活動
語文教學不局限于教室內(nèi),也包括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立足學生,開展一些語文實踐活動,以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去體會與感受,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在開展實踐活動前,教師也需要以生為本,做好活動的設計與策劃,包括活動的主題與內(nèi)容,活動的場所、活動的目的等,以確保語文實踐活動可以順利進行,構建魅力語文實踐課堂。
例如,每年春天,語文教師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帶學生去野外踏青。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會讓他們感到興奮,也會充滿好奇。在活動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大自然,看看春天都有哪些變化,幫助學生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為學生習作積累豐富的素材?;顒咏Y束以后,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說一說自己對活動的感受與想法,與同伴進行互動、開拓思維,讓實踐活動更有意義。
教師在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時,主要起引導作用,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實踐活動,教師也可以參與進來,與學生進行良性的互動,營造良好的師生氛圍,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受益。
總之,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務必要以生為本,立足學生,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實現(xiàn)活動的多樣化,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激情,讓學生積極地融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實現(xiàn)自主參與、獨立思考、深度地學習,從而實現(xiàn)魅力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蔡輝琴.以生為本 建構別樣的語文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9(39):33
[2]簡勇展.“以生為本”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上),2019(01):26
(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三附屬小學,江蘇 南通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