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世業(yè)
[摘? ? ? ? ?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計算機成為中職學生的必修課程。但是,計算機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比較抽象、復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定困難重重。所以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教師就要認真落實生本理念,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來優(yōu)化教學策略,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計算機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 ? 鍵? ?詞]?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生本理念;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11-0070-02
中職學生即將走向社會或者升入更高學府,即將面臨更復雜的學習環(huán)境或工作環(huán)境,所以在這一階段,加強對學生計算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計算機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學生往往很難適應。因此,作為中職計算機教師,就要認真分析計算機這門課程的特征,了解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困境,據(jù)此探索科學新穎的教學手段,從而真正落實生本理念,更好地實現(xiàn)中職計算機教學的育人價值。
一、中職計算機教學的現(xiàn)狀
在信息技術時代,社會上的很多工作被計算機所替代,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在此背景下,培養(yǎng)中職學生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便顯得十分重要。但是,中職計算機教學卻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教學方法老舊,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課堂學習效率低下,對知識不能做到有效運用;學生過于依賴教師,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因此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教師就要根據(jù)當前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困境來調(diào)整教學手段,爭取幫助學生跨過重重阻礙,有效夯實學生的計算機基礎。
二、生本理念的含義和價值
以生為本是指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考慮學生的學習感受和未來發(fā)展,圍繞學生各方面的特點來設計教學方針的一種教育理念。而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這一理念成為各學科教學的重要導航。并且,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有著強烈的需求,但一些教師的教學理念十分落后,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就要認真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這樣才能讓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從而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發(fā)展提供助力。
三、基于生本理念的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實踐
(一)師生有效對話,保證積極參與
計算機教學應該是教師主動和學生交流、學生積極回應并主動探索的過程,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認真聽講,進而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但是不難發(fā)現(xiàn),中職學生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計算機課堂上,他們總是呈現(xiàn)一種消極被動的學習態(tài)度,這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而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過于嚴肅死板,且忽略了和學生互動的過程,加重了課堂沉悶的氛圍。為此,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教師就要多多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加強和學生的對話。這樣才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以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思考和探究,從而實現(xiàn)高效的生本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教學“獲取多媒體素材”一課時,因為從網(wǎng)上獲取文字、圖像等素材是我們經(jīng)常用到的技術,學生對此并不陌生,所以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便加強和學生的對話,讓學生主動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比如在探究“如何獲取圖像素材”這一問題時,我先向學生提問:“我們平時在制作課件、海報,或者進行其他網(wǎng)上活動時,經(jīng)常需要使用一些圖片素材,那么同學們是怎么獲取這些素材的?”這時學生給出一些答案,比如網(wǎng)上搜索并下載、用截圖工具截取,于是我便讓學生分享具體的操作過程,而后我給學生拓展其他截取圖像的方法,并介紹“掃描圖像制品”這種獲取素材的方式。另外,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我會加強巡視,鼓勵學生向我提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為師生搭建交流平臺,進而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加強設疑引思,鼓勵自主探究
在踐行生本理念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就是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需求。而計算機是一門不斷發(fā)展和擴充的學科,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必將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它的知識和技能也會越來越豐富。然而我們在課堂上所能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不過是九牛一毛,更多的、更新穎的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學生主動、獨立地去獲取,這便體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但是,中職學生卻缺乏主動探究的意識,他們往往不假思索地接受現(xiàn)成的知識,喜歡不勞而獲。為此,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教師不能采取“灌輸式”教學法,而是要加強設疑引思。教師爭取通過合理提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能力,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加工圖像”一課時,我先給學生展示一些位置不正、曝光過度或不足、顏色不正等有問題的圖片,并提問道:“同學們在獲取一些圖像信息后,有沒有出現(xiàn)過這些情況?你是如何處理的?”這時學生針對一些簡單的情況進行回答,比如針對位置不正的圖片如何進行旋轉等。然后,我給學生介紹Windows Live照片庫軟件,并在啟動軟件后帶領學生觀察軟件窗口的組成。而后,我讓學生將電腦上的圖片導入照片庫中,并設置問題:“如何將這個圖片進行180°旋轉?”“怎么樣才能獲取圖片的上半部分?”等等。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便會嘗試操作,并主動上網(wǎng)查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樹立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從而促進學生計算機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三)組織合作學習,凸顯主體地位
中職學生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他們不喜歡受到各種規(guī)則的約束,而是追求一種自由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并且只有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中,學生才能充分發(fā)揮潛能、展現(xiàn)個性。然而,由于計算機知識比較復雜,且課堂知識密度過大,所以很多教師對學生缺乏信任,在課堂上總是放不開手腳,習慣讓學生亦步亦趨地跟隨自己接受知識的灌輸。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得不到自由思考和交流的空間,自然難以保持學習的激情。為此,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教師不妨大膽創(chuàng)新,以小組合作探究代替?zhèn)鹘y(tǒng)的講授模式,從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例如:在教學“美化演示文稿”一課時,我便讓學生合作探究。首先我讓學生按照座位結成小組,然后我給學生下發(fā)一份簡單的演示文稿,并布置如下任務:
(1)請為演示文稿添加合適的背景,使其更加美觀。
(2)根據(jù)演示文稿的主題,在其中插入相應的藝術字,并調(diào)整文稿中文字的格式。
(3)請嘗試在文稿中插入圖片、音頻和視頻。
然后我讓學生在以上任務的帶領下開始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各組學生先是根據(jù)軟件PowerPoint的窗口的提示進行嘗試性操作,逐漸摸索出調(diào)整文字格式、插入藝術字等簡單的技能。但是小組內(nèi)每個成員的操作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在探究某個問題時,成員之間會互相交流探討,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給學生打造自由探索的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四)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現(xiàn)學以致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計算機相關的知識和理念越來越深地融合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為我們的學習和工作帶來很多便捷,也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生活問題。并且,計算機技術在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也要以人類的生活需求為出發(fā)點,這進一步說明,計算機教學要走近生活。而更重要的是,相比嚴肅枯燥的計算機課堂,中職學生自然更愿意投入生活的懷抱,也愿意參與到對生活問題的思考之中。因此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適當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計算機相關的理念、知識和技能去探索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而拉近學生和計算機課程的距離,并幫助學生實現(xiàn)學以致用,以提升生本課堂的教學價值。
例如:在教學“使用圖文混排”一課時,我先帶領學生探索“如何在Word文檔中插入圖片”等問題,待學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之后,我便給學生布置如下生活課題:
1.我校要展開招生活動,請你設計一份校園宣傳單,要求圖文并茂,版面美觀。
2.請選擇一處你熟悉的景點,制作一份宣傳報,要求主題突出,具有良好的視覺呈現(xiàn)效果。
然后我讓學生自選課題進行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積極從生活中獲取素材,并充分利用Word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來完成課題。并且,這些生活化的任務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表達個性的欲望,所以他們?yōu)榱俗非蟾玫男Ч麜鲃犹剿餍碌募寄?。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透徹地掌握學習內(nèi)容,提高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課后總結拓展,完善學習成果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的知識密度較大,而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有限,因此在課堂結束時很難完全掌握知識內(nèi)容,這便體現(xiàn)了課堂收尾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學生之間的智力水平、興趣喜好、接受能力以及學習經(jīng)驗不同,必將導致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不同。有的學生可以掌握大部分課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并能有效運用;但是有的學生卻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將其消化。而生本理念的核心之一就是關注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利用有效的手段調(diào)節(jié)學生之間因為各種差異而產(chǎn)生的矛盾,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共同進步,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為此,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就要加強課后的總結與拓展,爭取幫助學生完整、清晰地掌握知識內(nèi)容,從而完善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
例如:在教學“使用公式和函數(shù)”一課之后,我先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重點給學生展示一些基礎性問題,比如:Excel中兩個最常用的函數(shù)是什么?如何計算某一列數(shù)據(jù)的總和和平均數(shù)?等等,借此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我讓學生新建一個文檔,或者用紙筆將本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以圖表或者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借此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系統(tǒng)。最后,我會給學生下發(fā)一個“某公司近三年銷售業(yè)績表”,并布置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拓展性訓練。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課堂學習效果較差的學生重新鞏固知識和技能,并讓能力較好的學生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從而使每名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進步與提升。
總之,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教師要真正做到以生為本,根據(jù)學生各方面的特點和需求來優(yōu)化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成績,為學生日后在計算機領域的發(fā)展鋪就坦途。
參考文獻:
[1]朱寧.互動教學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4):202.
[2]金鳳玲.淺析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xiàn)狀[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1):116.
[3]林暉.淺論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J].職業(yè),2019(18):46-47.
[4]倪艷芬.論生本理念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有效開展[J].成才之路,2018(23):48.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