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江,郎啟訓
(紅河學院音樂學院,云南蒙自 661199)
?
基于能力本位觀的《基本樂理》課程建設研究
龍江江,郎啟訓
(紅河學院音樂學院,云南蒙自 661199)
摘 要:我國《基本樂理》課程教材版本眾多無法抉擇,并且該課程師資力量匱乏,文章以能力本位觀為指導,從基本樂理課程理念的落實、師資力量的培育以及教材建設等方面來對《基本樂理》的課程建設展開研究,從而希望能達到促進基本樂理課程教學良性發(fā)展的目的。
關鍵詞:基本樂理;課程建設;能力本位
當今,很多高校實踐性較強專業(yè)的課程在學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師資力量缺乏的同時卻不顧客觀規(guī)律進行應變,從而出現(xiàn)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教與學都不重視、在選擇教材上舉棋不定、對于學術討論后的爭鳴沒有得到解決等諸多的問題。筆者通過CNKI進行檢索發(fā)現(xiàn),各類期刊對《基本樂理》課程建設的研究較少,筆者認為以能力本位觀為依據(jù),以國家精品課程框架為指導,結(jié)合《基本樂理》課的實際狀況對《基本樂理》課程在課程觀念、師資力量、教材建設和實際教學等方面著眼來展開課程建設研究對本門課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契入點。
能夠把某一活動成功完成,并在這一實踐過程中擔任特定的任務角色所需要具備的各項素質(zhì)的綜合叫做能力。那么能力本位觀則是以能力為本位的觀念和思想。
能力本位觀所引申出的是能力本位教育,這種現(xiàn)代教育理念與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不同就在于它不是以知識和學科為本位,而是注重學生實際實踐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以能力本位觀為依據(jù)的《基本樂理》課程建設應當以相關的理論體系作支撐來展開課程建設研究。
(一)課程觀念
在實際教學和教學管理中起指導性作用的工具被稱為課程觀念,它在展開教學行為過程中起支撐性作用。大到國家對課程的指導方針,小到老師在進行每個課程教學時的課程設計思維都可以劃分到課程觀念中。因此,在進行課程設置時,不但要以學校的課程設計和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作為具體目標,而且還要與國家把控課程的大方向相一致。就《基本樂理》這門課程的建設,從國家角度上來看,當今教育部門所頒發(fā)的文件對“基本”性持反對意見。根據(jù)各大學校的課程設置得知,幾乎都是把“基本樂理”規(guī)劃到“專業(yè)基礎課”里面去。不過在2005年所頒發(fā)的音樂學本??浦笇Х桨竿ㄖ忻魑囊?guī)定《基本樂理》設置為專業(yè)必修課。從而使《基本樂理》被統(tǒng)一納入到基礎課中,國家主管部門和各大院校之間達成一致。
從鏈條原理中得知,鏈條強度的關鍵在于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用鏈條理論來比喻課程環(huán)節(jié)雖不恰當,但是在國家宏觀調(diào)控的指導下,作為“鏈條”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教師是能夠在主觀意識上有所改進的,如若在教學上松懈,則是最為嚴重的環(huán)節(jié),會導致整個教學的失敗,更不用提能力本位觀的理念了。
在課程計劃和政策性文件下來后,我們在現(xiàn)實的運用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就源于課程觀念的問題。觀念出了問題,從而使教學管理和課程教學接著也出問題。這就讓我們想到了怎樣切實把實際的新課程觀念落實。由于各大院校在《基本樂理》教學上都存在著“技術為本”的思想理念,所以在改變授課理念時,就要負重致遠。對樂理的“技術”進行強化本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在強化基礎的同時應當重視基礎理論的學習,這才是正確的。新課程理念不是在宏觀指導和教學計劃設定中出的問題,而是在進行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觀念不端正所導致。在這里就應當讓院校在定教學指導方針時,使老師轉(zhuǎn)變課程觀念,增強責任心,進而讓學生在能力本位觀的指引下養(yǎng)成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這才能夠更好的抵抗實際課程教學中的不良設計。讓師生教與學的觀念漸入佳境,達到《基本樂理》課程建設良性發(fā)展的目的。
(二)師資力量
沒有教師,對于課程建設來說,只是一紙空文。當前,針對師資隊伍教學觀念滯后的實際,對師資力量的培養(yǎng)是重中之重。只有教師隊伍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突破,才能使《基本樂理》課程建設符合能力本位觀的要求。想要培養(yǎng)雄厚的教師隊伍,建立培養(yǎng)教師的渠道就應當從以下幾點出發(fā):
1.強化教師對《基本樂理》課程的認識,提高教學責任感。《基本樂理》不但是音樂學習時的基礎,還是音樂理解與鑒賞時必要的素質(zhì)要求。但在現(xiàn)行的課程設置與教學過程中,雖然把《基本樂理》設置為基礎課程,但重視度卻沒有提高。基本樂理的知識雖然淺顯但是卻非常細碎;看著簡單但卻發(fā)揮著極大的作用,不過這些往往被教師所忽視。培訓音樂教師時,首先要提高教師的認識程度,然后再培養(yǎng)其責任心,只有調(diào)動了音樂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端正工作狀態(tài)才能夠使教學得到良性的互動,真正做到符合能力本位觀的教育理念。
2.加強在崗學習,提高教學水平。好的教學成效的取得,不但教師要花大力氣去研究教學,還要加強對他們的培訓,有必要時可以安排專家授課。好的教學范本呈現(xiàn)在他們眼前,往往就會得到較好的示范效應。
(三)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中的又一重要內(nèi)容?!痘緲防怼方炭茣霈F(xiàn)一個非常奇怪的現(xiàn)象就是版本繁榮而難以取舍。根據(jù)調(diào)查得知,在國家圖書館的圖書目錄中,“樂理”書的信息就已經(jīng)整理出了218條,單1995年以后就出版了103部樂理書,2005年這一年就有13部相繼出版。雖然從數(shù)據(jù)上看起來,整個樂理類書籍的出版呈繁榮景象,但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書籍只注重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能力的培養(yǎng)。若要真正實現(xiàn)《基本樂理》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能力本位應該貫穿于整個教材建設中。目前所出版的《基本樂理》教材存在以下現(xiàn)象,通過對這些現(xiàn)象的理性分析,可以對能力本位觀下的教材建設提供理念上的反向支撐。
1.改良型現(xiàn)象。對樂理教材進行改良型的編撰被稱為改良型現(xiàn)象。第一,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體例、敘述架構、方式角度上創(chuàng)新,使教材能夠達到較為理想的狀態(tài);第二,找出教材中所存的問題,并且提出修改意見,期盼整合的樂理教材能夠符合大眾口味;第三,應付公事,為了評職稱而拼湊教材。作為出版社出版著作時遵循的是求新求異的原則,但是教材則是達成一致也就是求同的原則。所以在進行教材的編纂時,其內(nèi)容和敘述架構都應該保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同行在學術概念上的求同和出版的求異非常矛盾,所以在教材編纂時,一定要拿捏好分寸。
2.改革型現(xiàn)象。音樂類教材改革的代表性人物杜亞雄在1995年出了一本中西樂理研究的書籍,上面就表述了中西之間的樂理是貌合神離,并且提出了在改革樂理教材的編纂中,應該要有民族樂理的理念,并且以此為代表的代表作就是《中國民族基本樂理》。不過在二十年代末,就被周勤如批判,這就引起音樂學術界認識的爭鳴。不過到了2000年,杜亞雄又一次回應周勤如,還對音樂學術界的通病和弊端進行爭論,引發(fā)了強烈的共鳴。杜亞雄作為樂理編撰的代表人物,在2004年把《中國民族基本樂理》修訂后改名為《中國傳統(tǒng)樂理教程》,不管改革的成效如何,但是杜先生的勇氣值得肯定。
3.權威型現(xiàn)象。權威型的代表就是李重光,李老德高望重,是我國樂理界的權威人士。他所編輯的樂理書既有符合少兒閱讀的版本又有符合高校學習的版本,一共有十多部。他在中國樂理界廣度和深度上的影響力是無人能及的。最為出名的一部書就是《音樂理論基礎》,被稱為國內(nèi)樂理教材的基礎。四十多年來,各大高校以本部書為教材培養(yǎng)了幾代學生,為我國的樂理教學做出了卓著的貢獻。不過,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所編輯的音樂基礎書籍在編輯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本來也很正常,不過學術界卻發(fā)表了很多文章來抨擊李老編寫的樂理教材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如若進行修訂也就不會被學術界的學者所抨擊,但李老卻沒有公開的回應此事,進行再版時也沒有進行修訂,截止到2006年,已經(jīng)是37次印刷。
因為樂理教材賣方的市場具有復雜性,自然而然就導致了買方難以抉擇的困境出現(xiàn),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只要編撰者能夠聽從學術界的言論,及時對版本進行修訂,就沒有必要重新編撰。在進行教材編寫時,想要編撰一本非?!巴昝馈暗臅畮缀醪豢赡埽驗楦鞯貐^(qū)的師資、教學理念都各不相同,所以形不成統(tǒng)一的樂理課程。但是編撰一本比較權威的教材是必須的,只有這樣才能夠突出能力本位觀的教學方針。這就要求編撰書籍時應當集思廣益,通過學術界的學者共同進行編撰,統(tǒng)一一整套學術概念和定義,把圖書中的優(yōu)缺點進行分析,使好書能夠得到推薦傳播,這就使整個樂理界得到正值,也使樂理課程的建設得到發(fā)展。
(四)實際教學
1.課堂教學應該打破教師一言堂的傳統(tǒng)講授方法。教師要轉(zhuǎn)變角色,把自己變成一個課堂的組織者,組織教學內(nèi)容,明確教學任務,組織學生自學,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掌握著學習的主動權,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學生增強合作意識,培養(yǎng)合作精神。鼓勵所有學生都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通過參與達到主動學習、主動鍛煉、主動發(fā)展與提高的目的。允許和鼓勵學生有選擇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式、學習方法的權利。
如我們在教授五線譜記錄音高的方式這一章之前,便提前告訴學生下節(jié)課的大致教授內(nèi)容,要求同學們課前預習。在課上可以采用學生分組討論的形式提出問題,互問互答,帶動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再由教師帶領大家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進行梳理總結(jié)。從而使學生對自己探討研究出的結(jié)論記憶更加深刻。
2.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教師多重視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加學習興趣,使學生愿學和樂學,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厭學問題,要強化學法指導;使學生知道怎樣學習才能省時省力效果好。使受教育者掌握多樣化的學習技能和方法,改變盲目學習的狀況;要求學生不僅要把學習內(nèi)容作為認識的客體,還要將自己作為認識的客體,要對自己作出客觀正確的自我評價,從而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激勵、自我控制、自我調(diào)節(jié),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斷得以提高。
比如每一知識點的課堂學習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同學們在課后回顧思考上節(jié)課所上的內(nèi)容以及在做課后作業(yè)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在專門建立的豆瓣小組中進行有記錄的討論發(fā)言;為保證這一學習形式的順利進行,教師也可以在小組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并把這一互動模塊作為課程考核之一,這種研究式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牢固掌握知識要點,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思路、學習方法形成體系,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推廣,任何一個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有一個摸索、實踐的過程,《基本樂理》課程也不例外?!痘緲防怼氛n程建設應當從實際出發(fā),積極開展學術研討,在改變教育觀念的同時,有效擴大師資培訓渠道,選編具有時代精神的教材,達到提高教學效果、提升綜合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居其宏.在歷史與未來之間抉擇(上)——“20世紀中國音樂發(fā)展道路之爭”論評[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02):137-138.
[2]李金華.調(diào)、調(diào)式和調(diào)性概念辨析[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01):128-129.
[3]董訊.音樂期刊書目情報服務的探討[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3(01):237-238.
[責任編輯 賀良林]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Ability Standar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Basic Music Theory
LONG Jiang-jiang,LANG Qi-xun
(Conservatory of Music,Honghe University,Mengzi,Yunnan 661199,China)
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t methods for the teaching of Basic Music Theory in our country,so it is difficult to decide on which one is better.Meanwhile,there is short of qualified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Music Theory.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constructive study on the course of Basic Music Theory from three aspects,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concept of Basic Music Theory,th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f teachers and academic research,under the guidance of ability standard concept so that it hopes to be abl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of Basic Music Theory.
Key words:Basic Music Theory; Course construction; Ability standard
作者簡介:龍江江(1978-),女,云南蒙自人,講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
基金項目:紅河學院本科教學工程建設項目:《基礎樂理》課程教學建設研究(JJ201303)
收稿日期:2015-06-17
DOI:10.13963/j.cnki.hhuxb.2016.02.031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128(2016)02-01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