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母親良好的情緒可以為孩子提供穩(wěn)定安全的心理發(fā)展環(huán)境。學校要努力構建母親情緒管理支持系統(tǒng),幫助她們提升情緒管理能力。學??梢杂嗅槍π缘亻_展講座、團輔、沙龍、讀書會等活動,進行情緒管理的方法指導;通過家庭治療,使伴侶關系親密化,為媽媽們賦能;從兒童視角出發(fā),重構母親形象,促親子共同成長。
【關鍵詞】情緒管理;支持系統(tǒng);家庭教育;焦慮的母親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87-0061-02
【作者簡介】黃蕾,江蘇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學教育集團(江蘇徐州,221000)教師,徐州市教育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兼職教研員,一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家庭治療師、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
一、家校共育背景下母親情緒管理透析
母親良好的情緒可以為孩子提供穩(wěn)定安全的心理發(fā)展環(huán)境,而母親在家庭教育場域中的情緒失控問題已經(jīng)成為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
1.母親的情緒成為家庭情緒的風向標。
筆者對本校418名學生的問卷調(diào)查顯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親負責照料孩子生活的占89%,母親督促孩子學習的占71%,只有21%的家庭是夫妻共同教育和照顧孩子。媽媽們除了在家庭中獨自承擔家務和教育子女的主要責任,還要應對職場上的各種競爭,職場巨大的壓力以及家庭中丈夫角色的缺位,常常會讓媽媽們產(chǎn)生痛苦焦慮等負面情緒。負面情緒的長期積壓,導致她們在教育孩子時不能平和地對待孩子和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總是用訓斥、發(fā)火的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的關注點也往往只集中在學習上?!安徽剬W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边@雖是一句玩笑,卻也是當前家庭教育中極為常見的現(xiàn)象。
2.母親情緒管理指導缺失。
當前,家長學校指導的重點一般都是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而忽略了家庭生態(tài)系統(tǒng)對孩子健康成長的影響。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往往關注的都是如何通過合作解決孩子當下的問題,常常忽視了良好的家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構。父母子系統(tǒng)是家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因素,其中關鍵變量是母親的情緒管理問題。目前看,學校還沒有針對家庭教育中母親的情緒管理進行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二、母親情緒管理對兒童健康成長的價值
1.有利于兒童社會能力的發(fā)展。
母親是兒童社會化發(fā)展的第一任老師,母親的情緒平和有利于促進兒童的社會化。平和的母親更能夠敏銳捕捉到孩子各方面的細微變化,并能及時給予指導和評價,幫助孩子合理解決各種問題。而且,我們發(fā)現(xiàn),能夠進行積極的情緒表達的母親,孩子的親社會性更強:在同伴交往中,他們會更加信任他人,更愿意給集體和他人正面的、積極的評價;在群體活動中,他們會開放自我,樂于幫助他人,寬容別人。
2.能夠為兒童構筑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
母子之間形成的依戀關系是人生中第一個關系,這種關系為孩子提供了愛和保護。影響著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是他們將來發(fā)展新的親密關系的重要基礎。母親的情緒平和,也說明她在多種社會角色中處于平衡狀態(tài),意味著她的家庭擁有良好暢通的交流渠道,孩子能在家庭中體驗到安全和接納。而擁有足夠安全感的孩子面對外部世界時會表現(xiàn)出靈活和開放,能勇敢地擁抱新事物、喜悅地迎接自己的成長。
3.可以幫助兒童形成積極的自我認知。
情緒平和的母親會在情感上積極接納孩子,并進行溫暖的表達,總是給予孩子正向的激勵和積極的支持,這些都是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情緒平和的母親不會因為孩子的一點點錯誤行為或是暫時的學習不理想而失控,她們能夠理解孩子是在錯誤中成長,她們總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所以,在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她們會溫和地教育、積極地引導,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通過母親的眼睛看到更全面的自己,進而形成對自我正確的認知。
三、母親情緒管理支持系統(tǒng)的構建
1.學校支持:家長學校的定制式服務。
筆者學校積極開展“平和媽媽”主題活動,通過心理測試、面對面訪談、問卷調(diào)查等方式了解媽媽們的需求,用靈活多變的形式提供幫助,提升“家庭場域”的協(xié)同共育能力。一是利用學校的公益講堂,開設了“平和媽媽”成長課程,邀請國內(nèi)知名的學者、專家授課。通過課程的學習,父母們認識到良好的家庭關系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他們學習兒童發(fā)展心理學、溝通學,進而掌握管理情緒的方法。二是組織成長沙龍,為媽媽們營造溫馨的氛圍。我們定期組織媽媽們一起交流思想、分享經(jīng)驗,并邀請心理專家、家庭教育指導師答疑解惑。三是團體活動促成長。我們開展的團體心理活動有“接納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我的壓力我做主”。在情緒傳遞的體驗中,許多媽媽淚流滿面,她們體會到孩子被批評時的內(nèi)心感受,由共情進而促發(fā)行為上的改變。四是構建“文心書友讀書會”云平臺,為媽媽們打造線上交流平臺,讓大家在閱讀、分享中改變提升。
2.家庭支持:伴侶關系的親密化賦能。
家庭作為一個系統(tǒng),母親的情緒平和與系統(tǒng)中其他成員也息息相關,所以家長學校在開展“平和媽媽”項目的培訓時,也會邀請爸爸們一同學習。首先,我們鼓勵“先生在場”,為夫妻雙方提供情感交流的空間以及專業(yè)的指導。夫妻雙方通過培訓學習認識到,父母相親相愛可以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其次,我們開展“星爸在場”活動,推動家庭內(nèi)部的協(xié)同共育。通過培訓學習,爸爸們意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媽媽開始在家庭教育中主動讓位。在父子(女)親子互動中,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好玩的爸爸、博學的爸爸、充滿力量的爸爸......我們還組織“老爸向前沖”親子運動會、親子勵志遠足、父子研學旅行等活動,引導爸爸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讓孩子體會到男性的力量、堅強和理性,讓爸爸感知媽媽教育的辛勞。當媽媽們有了爸爸們的理解和支持后,安全的聯(lián)結(jié)促進了情緒調(diào)節(jié),在教育孩子時也就擁有了更強大的力量。
3.親子支持:兒童視角的重構性表征。
孩子眼中的理想媽媽是怎樣的?孩子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媽媽的?我們通過兒童的視角給予媽媽們反饋,促媽媽們反思。一是讓孩子描繪心目中最美的媽媽。我們組織學生用泥塑、兒童畫、繪本等方式描繪心中最美的媽媽,記錄生活中媽媽最美的瞬間,表達對媽媽的愛和期待。二是通過書信深層交流。我們采取書信交流的方式,讓孩子把內(nèi)心的痛苦表達出來,媽媽在閱讀書信中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和問題,并通過回信澄清誤會,促進親子間的交流溝通。三是團體活動共同成長。我們利用各種節(jié)假日,舉行“童心匯真情”活動。我們鼓勵低年級的學生主動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掃地、抹桌子、洗菜等;我們要求高年級的學生做一天“媽媽”,包攬媽媽一天的家務活,讓媽媽休息一天,并將感恩行動用照片和文字記錄下來。孩子們的回饋,既讓媽媽們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也讓她們體味到當下的幸福。
學校的系統(tǒng)指導和支持,家庭系統(tǒng)內(nèi)在動力的挖掘,進一步完善了媽媽情緒管理支持系統(tǒng),促進了兒童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