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精贇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中指出:“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這是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機結(jié)合,積累與運用互相促進的路徑。教學中,筆者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那些用詞準確、描寫傳神的詞句,展開豐富的想象,遷移運用學生喜歡的表達方式,讓學生輕松寫話、構段。
一、讀中想象,積極儲備
文字符號是抽象的,但又是飽含豐富意義的。對于學生剛剛接觸到的陌生文字和新鮮表達,教師不妨帶領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盡情地想象,讓文字所描述的畫面更加形象地浮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里,從而讓每個詞語都充滿鮮活的生命,實現(xiàn)有意義的儲備。如教學統(tǒng)編本二年級下冊《雷雨》一課時,筆者提問:“你最喜歡這段話中的哪句話呢?讀給大家聽一聽,說說你喜歡的理由?!睂W生展開無拘無束的交流:“我喜歡‘一條彩虹掛在天空這句話。我覺得這句話中的‘掛字把彩虹在天上的樣子寫出來了。我的房間里就掛著一個月亮絨布玩具,一晃一晃的,好玩極了?!惫P者從學生的發(fā)言中捕捉到他對“掛”字的感受,于是立即加以具化、運用:“‘掛在我們生活中出現(xiàn)的地方可多了,你能用‘什么掛在什么地方說一句話嗎?”學生稍加思索就給出:“一串串紫色的葡萄掛在葡萄架上。”“黃澄澄的柿子像一盞盞燈籠掛在樹上。”“我把書包掛在媽媽的車把上。”“爸爸把外套掛在衣架上?!惫P者引導他們比較:“一條彩虹掛在天空、一輪太陽掛在天邊、彎彎的月亮掛在西邊的天空和剛才我們說的把什么掛在什么地方,意思一樣嗎?”學生在閱讀對比中發(fā)現(xiàn):“課文中的‘掛就是‘出現(xiàn)的意思,因為彩虹特別引人注意,所以就像有人‘掛上去的一樣?!比绱?,一個“掛”字被解讀得豐滿,彩虹、太陽、月亮之掛的動態(tài)美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腦海中,他們牢牢地記下了這個字的用法。
二、欣賞句群,遷移表達
習作是從模仿開始的,就像牙牙學語的孩童,他們跟著大人一遍又一遍地學說話,漸漸便能進行日常的交流。我們的課文是書面表達極優(yōu)秀的范例,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品悟,可以內(nèi)化表達的形式,為他們的“樂于表達、易于動筆”奠定基礎,促進構段能力的發(fā)展。在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雷雨》一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時,筆者不時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將無聲的文字讀得有聲有色(教師配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描寫雷雨的語段),請學生閉上眼睛,大膽想象:“聽著老師的朗讀,你們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我仿佛看到了黃豆粒大的雨點從空中跳到水面上,濺起了很多水花?!薄安灰粫海孛嫔暇陀辛嗽S多小水溝。”“外面的雨下得真大呀,向窗外看去,地上都冒起了一層煙。”“雨下得越來越大,遠遠望去,大樹房子都模糊了?!惫P者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并引導他們對課文中的描寫進行豐富、補充。他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也是寫好句子的高手,從而更加樂于表達。對文中“一只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逃走了”這樣充滿童趣的話語,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想象句子描述的畫面,并將此與“一只蜘蛛趕緊爬走了”相比較,從而發(fā)現(xiàn)其中的“新鮮感”,積累形象表達的方法。
三、巧妙突破,化解難點
根據(jù)學生日常表達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在課上積極尋找相似的表達范例,可以巧妙突破學生的困惑,化解習作中的難點,培養(yǎng)他們清晰的思維和有條理表達的能力。仍以《雷雨》一文為例,課文按照“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的表達順序,詳細地介紹了一種常見的自然形象。教學時,筆者引導學生結(jié)合圖片進行想象:下雨前,你看到了怎樣的情景?雨中,看到外面又是什么樣子的?雨后呢?能不能先說雨后,再說雨前、雨中?學生在討論交流中發(fā)現(xiàn)順序不能亂,由此筆者創(chuàng)設情境:“漸漸地,雷聲小了,雨也漸漸地停了,這時候,外面的世界又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請同學們認真欣賞雨后的圖片?!敝庇^形象的圖片激起了學生表達的欲望,他們一個個搶著說道:“太陽出來了,西邊的天空中架起了一座五顏六色的彩虹?!薄肮珗@里的小草更綠了,盛開的花兒更鮮艷了。”“青蛙在碧綠的荷葉上跳來跳去,唱起了動聽的歌兒?!薄爸┲胗殖鰜砜椌W(wǎng)了呢!”……筆者問道:“剛才大家的話,可以不按順序,想到哪里說到哪里嗎?”學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覺得應該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來說,這樣會更好一些?!薄耙部梢詮慕竭h說?!薄斑€可以先寫地上,再寫空中。”課后,筆者再讓學生拓展練筆:“除了雷雨,你還見過什么樣的雨,當時是怎樣的情景呢?課后用自己的話寫下來,并讀給家人聽一聽?!边@樣更是對課文表達的有效遷移。
對于剛剛接觸中華優(yōu)秀文化、迫不及待閱讀“有新鮮感的語句”的學生來說,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想象的作用,讓學生將無聲的文字符號讀得有聲音,讀得有畫面,讀得充滿情感,這樣,學生才能進行有意義的積累、儲備。課堂上適當?shù)募磳W即用、讀寫結(jié)合,能及時鞏固強化,讓寫成為讀的有效延伸。這樣的閱讀,方能讓課堂效益最大化。
(作者單位:四川成都市郫都區(qū)犀浦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 劉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