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興偉,金永浩
(錦州醫(yī)科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0)
重癥監(jiān)護室與醫(yī)院其他科室相比,具有重癥患者多、病情復雜、并發(fā)癥多、病情重等特點[1-2]。而護理實習學生要想更好地熟悉臨床護理工作內容,掌握臨床護理的各項操作技能和知識,在重癥監(jiān)護室實習應該是收獲最多的科室了。由于重癥監(jiān)護室需要實習護生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內容太多,要求實習護生在近一個月的實習期間掌握大部分的知識和技能。而對于帶教老師和實習學生都是要求很高的[3-4]。因此,較好的教學方法是非常必要。我院今年在重癥監(jiān)護室臨床護理實踐教學中開展了角色扮演聯(lián)合角色互換法培訓,并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在將成果匯報如下。
1.研究對象。選取在某醫(yī)科大學重癥監(jiān)護室實習的護生72名為研究對象。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即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6名護生。所有研究對象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本研究。兩組學生性別、年齡和入學成績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教學方法。(1)實驗組。實驗組實施角色扮演聯(lián)合角色互換教學法。提前準備多個重癥監(jiān)護室常見疾病的案例,每6名學生為一組,隨機安排學生扮演患者、醫(yī)師、護士。扮演結束后觀眾判斷扮演組成員問診、體格檢查以及影像結果價值。之后再要求該組護生對重癥監(jiān)護室常見疾病臨床表現(xiàn)、體格檢查以及護理進行講解。最終帶教老師進行最終總結。(2)對照組。由帶教老師首先講解重癥監(jiān)護室常見疾病案例,包括呼吸衰竭患者問診、體格檢查內容、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之后護生進行實踐。
3.教學效果評價。實習一個月后,對兩組學生進行理論考試和實踐技能操作考試。滿分各50分。理論考試內容主要是重癥監(jiān)護室常見疾病臨床表現(xiàn)、護理等。實踐技能主要是體格檢查、呼吸機操作流程、基礎護理操作技能等。同時在實驗組發(fā)放教學效果滿意度調查表,調查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對提高了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學習主動性、解決臨床問題能力和實踐技能水平。
4.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實驗組學生教學反饋情況使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兩組護生理論和技能成績比較使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兩組護生理論和實踐技能考試成績對比。實驗組護生的理論和實踐技能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理論和實踐技能考試成績對比
2.實驗護生對教學效果評價對比。實習結束后,對實驗護生發(fā)放自制教學效果評價表,發(fā)放調查問卷36份,回收有效問卷36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0%(見表2)。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實習護生的理論成績和實踐技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這說明角色扮演聯(lián)合角色互換教學法可以明顯提高實習護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水平。角色扮演教學法作為情境模擬學習中一種教學形式,其可以讓學生在所扮演的角色中去思考,有助于護生能夠早期勝任臨床護理工作[5]。同時角色扮演教學也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主要是以帶教老師講解為主、學生更多是傾聽為主的教學模式[6-7]。而這種學習模式調動實習護生的參與度,這也提高了護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護生就更加投入學習,進而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同時也使得帶教老師對于模擬患者、護理人員、醫(yī)師等角色時對于臨床護理工作內容理解偏差能夠更好地掌握,以便帶教老師能夠及時進行糾正。同時也可以側面反映實習護生在勝任臨床護理工作中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同時也使得實習護生由原來的被動吸收知識轉變成為主動去學習知識,也給實習護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平臺,同時也提高實習護生的思辨能力和適應臨床工作應激能力。同時聯(lián)合角色互換教學法,可以鞏固實習護生的理論知識,能夠更好地理解不同角色的內容,同時也可以讓自己實踐技能更加熟練。
表2 實驗組護生對角色扮演聯(lián)合角色互換法實施效果反饋情況
在護生進行角色扮演過程中,教師要把更多的機會給學生,但是對于護生在角色扮演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實踐技能操作有誤時,教師必須要進行糾正,不能讓護生講錯糾錯。同時為了讓護生能夠使角色扮演完成得更好,還需要護生在入科前對于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進行強化,要想高質量地完成角色扮演教學,對于護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水平是有一定要求的。
綜上所述,在重癥監(jiān)護室臨床護理實踐教學中實施角色扮演聯(lián)合角色互換教學法是必要的,但是也需要對于實施過程的不足進行改進,以便能夠更好地提高實習護生的實踐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