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娟
摘 ?要:目前階段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各個階段教學越來越關注提高學生審美素養(yǎng),這就需要其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除了給學生講解基礎的知識之外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提升學生美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小學階段語文學科屬于基礎的科目,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與心靈,在此背景下該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美育滲透現(xiàn)狀、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以及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的途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美育教育 ?滲透現(xiàn)狀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2(a)-0124-03
Abstract: At pres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epening education reform,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esthetic quality in various stages of teaching, 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take flexible and diverse ways to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literacy and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their daily teaching activities.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 is a basic subject. Teachers' infiltr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noble morality and soul.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filtr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nfiltr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the ways to infiltrat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Aesthetic education; Infiltration status; Teaching methods
自從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深化推進,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教育訴求越來越迫切。美育屬于素質教育的一個分支,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審美意識以及審美情趣,同時對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要以語文學科知識點為基礎給學生滲透美育教育,順應時代發(fā)展需要,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滲透美育,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與審美意識呢?該文就這個課題展開論述。
1 ?當前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美育滲透現(xiàn)狀
目前仍然有部分教師并不重視滲透美育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受到教育理念與升學壓力的影響,在教學中僅片面給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因此自然而然忽略了對考試沒有任何幫助的美育教育[1]??梢?,在此錯誤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學校美育處于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
就算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但是滲透的范圍極為狹隘,整體效率不高。素質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師已經(jīng)形成滲透美育教育的意識,但是受到諸多方面的限制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未得到深入挖掘與應用,更多的是以發(fā)現(xiàn)語文教材中的語言美為主。這一教育背景下美育滲透范圍極為狹隘,且內(nèi)容單一,僅可以對學生進行低層次的美育教育,并不能讓學生審美能力與審美意識得到全面、系統(tǒng)發(fā)展,整體滲透效果不理想。
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美育教育方面的滲透缺乏“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審美意識是一種具有高度主觀性的意識形態(tài),還會跟隨時代發(fā)展不斷變化。可見,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學中由于學生年齡方面的差異使學生對美的認識存在諸多偏差。但是在當前階段美育教育中教師主要給學生關注自己的審美意識,這種強加的教育方式并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審美意識的共鳴,還會對滲透美育教育效果與效率產(chǎn)生直接影響。
2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
2.1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美育同樣屬于素質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內(nèi)容。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在各個學科教學中滲透。語文學科教學就是滲透美育的重要途徑,其通過課堂教學實現(xiàn)。就小學語文教材內(nèi)容來看,大都是名家名作,涵蓋了多方面的內(nèi)容,具有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引人入勝的意境以及凝練優(yōu)美的詞句等,這些都是美育教育較好的形式與內(nèi)容,能起到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以及發(fā)展學生審美能力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2.2 促進學生素質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幾個方面全面發(fā)展相當必要,美育教育在發(fā)展學生智育、德育以及體育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2]。首先,將學生道德認知與審美情感有效融合有利于學生形成優(yōu)良品德。其次,通過美育教育學生情感得到有效激發(fā),使其在學習中主動探索知識,體會學習樂趣。最后,體育教育有利于學生意識到形體美,使其在學習中體會體育教育的意義,調(diào)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積極性??梢?,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2.3 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
當前階段教師教學最基本的原則是關注學生身心發(fā)展,心理發(fā)展屬于內(nèi)在的,需要教師用心做好教學設計。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的初級階段,這個時期其心智處于不成熟時期,看待問題較為片面,更需要教師在學生學習中扮演指路人的角色,給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指導與引導,培養(yǎng)其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師生接觸大都是在課堂實現(xiàn),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同樣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學生面對單調(diào)的語文知識時可能會感到枯燥無味,但是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拓展就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熱情,高效滲透美育教育,有利于學生心理發(fā)展。
2.4 促進學生形成高尚人格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美好的事物總是給人美的感受,教師在教學中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意境美、語言美以及情感美等引導并啟發(fā)學生追求美,從而產(chǎn)生情感共鳴,陶冶學生靈魂、身心等,促進學生形成高尚的理想目標,幫助學生構建高尚的人格[3]。
2.5 啟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想象
想象與美育同樣具有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活潑階段,這個時期其處于想象力發(fā)展的關鍵階段,若教師可以把握時機對其因勢利導,選擇教材中描繪的具有較大想象空間的內(nèi)容,準確、適時且恰當?shù)亟忉尳滩闹泻邢胂笥嗟氐牟糠?,達到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作用。比如說以學習《赤壁之戰(zhàn)》這篇文章為例,筆者在教學中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認為大戰(zhàn)結束后周瑜會怎么跟將士們總結獲勝的原因?”等,結合問題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想象力,使其深入探討文本內(nèi)容,豐富學生想象力的同時啟發(fā)學生思維,加深學生對美的感受與理解。
3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的途徑
3.1 發(fā)揮教師人格魅力,做好審美表率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要保證與語文教育的特點相符合,重視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地對學生起到教育作用。教師的精神體現(xiàn)以及形象對學生產(chǎn)生直接且巨大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意識到身教的作用大于言教,教師的教態(tài)、儀表、作業(yè)作文批語等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無形的感染。若教師在這方面均做到符合審美標準要求,如儀表端莊大方、教態(tài)自然和諧、語言風趣幽默、寫字工整規(guī)范等,這些本身就是美,給人一種美的陶冶以及享受,甚至還對學生起到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如此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還會以教師為榜樣。與之相反,若教師儀表邋遢、書寫潦草、語言詞不達意等,這也會給學生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4]。有研究表明教師寫字寫得好,所教學生寫的字也普遍都好。很顯然,教師的言行舉止、一言一行等都會影響學生,長期下去對學生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發(fā)揮自身人格魅力,給學生做好表率。
3.2 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從教學中可知,教師剛開始開展某一種課堂活動時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學生參與積極性較高,但是長時間的實踐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這時為了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目標,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采取多元化教育模式讓學生始終對課堂學習保持較高的新鮮感,使學生在學習中愛上語文學科的學習。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同樣如此,只有教師在教學中開闊自身眼界才能達到豐富教學方式的作用,從而實現(xiàn)多元化教育目標,如此才能提高美育教學效率。以學習《題西林壁》這篇古詩為例,筆者借助了多媒體的作用開展教學活動,在上課前搜集與這篇古詩有關的景色,但上課時先引導學生朗讀,這時筆者發(fā)現(xiàn)對部分學生來說學習難度較大,并不能把握這首古詩表達的中心。因此筆者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課件,同學們瞬間變得激動起來,集中注意力參與課堂學習,在觀看大自然景色的過程中強化對文本理解的同時又能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此外,筆者還結合了黑板板書講解的方式循序漸進地給學生挖掘詩句中表達的深層含義,使其可以意識到要想深刻認識事物的真相與面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自己的主觀成見。這個過程中學生深刻體會了詩句中蘊含的美感,促進學生形成分析美、感悟美以及體會美的能力。
3.3 模仿文本對話,加深知識印象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話教學是廣大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其中,生本間的對話同樣屬于對話教學的重要一部分[5]。通過以往的教學可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文本進行對話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從而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其在陶冶情操中逐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梢?,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對話教學與美育教育有效結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美學能力。那么教師在教學中采取何種方式強化生本對話呢?筆者認為可以讓學生模仿文本對話,以此達到拉近學生與文本距離的作用,使其可以感受文本中人物性格的特點,讓其在學習中體會語言之魅力。比如以學習《扁鵲治病》這篇文章為例,為了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筆者讓同學們分小組進行角色扮演,各個小組成員自主分配角色,給學生一定的練習時間。之后上課時應用讓學生到講臺上表演,這個過程中學生模仿了文本對話,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學習,除了可以加深學生對學習文章的印象之外也有利于學生體會各個人物的心理活動,有利于學生學習。
3.4 加強實踐訓練,使其在訓練中表現(xiàn)美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教師滲透美育教育除了讓學生發(fā)現(xiàn)美與品味美是遠遠不夠的,表現(xiàn)美同樣是重要的一種能力[6]。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表現(xiàn)美的能力是重要的一部分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先指導學生立意,引導其動腦思考,透過生活表面進行大膽的想象。其次,指導學生應用選擇法、比較法以及刪除法等寫作方法,在寫作中學會引用優(yōu)美的詞句。如此,學生在長期的訓練中自身遣詞造句能力得到提高,且文章結構也逐漸有了美的韻味。
4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對學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想高效滲透美育教育,必須意識到語文教材之美,積極帶領學生解讀文本,體會文章中蘊含的境界之美。
參考文獻
[1] 雷寶霞.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美育的滲透[J].文學教育(下),2018(8):54-55.
[2] 黃利媛.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語文課內(nèi)外,2017(28):22.
[3] 張婧.核心素養(yǎng)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美育的滲透[J].語文課內(nèi)外,2019(2):241.
[4] 雷文智.小學語文教學滲透美育思想的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19(5):129.
[5] 劉錦盛.淺談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美育教育[J].赤子,2018(30):118.
[6] 羅興容.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的途徑[J].讀天下(綜合),2019(23):116.
[7] 徐詩.小學語文課本劇教學個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8] 朱萌萌.小學語文作業(yè)設計現(xiàn)狀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9] 劉宜欣.中學語文教材中反面人物的教學價值及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