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榮
摘要:近些年來,伴隨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數(shù)字化的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當中得到了廣泛運用。怎樣借助信息技術建立數(shù)字化的動感課堂,促使教學效率有效提高,有效培養(yǎng)兒童語文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這是小學教師需要重點思考以及探究的課題?;诖?,本文對數(shù)字化動感語文課堂的構建策略展開探究,希望能對實際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數(shù)字化?動感課堂?教學策略
前言
一直以來,在小學課程之中,語文教學都屬于重要內容,語文教學不僅能夠培養(yǎng)兒童的各種基礎能力,比如聽說讀寫,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兒童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對兒童未來長期、持續(xù)的全方位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兒童構建數(shù)字化的動感課堂,促使兒童學習效率有效提高。為此,對數(shù)字化動感語文課堂的構建策略展開探究意義重大。
一、語文教學當中數(shù)字化手段的應用價值
(一)對兒童學習模式進行拓展
將數(shù)字化的教學手段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打破以往教學模式的時間及空間限制。語文教師可借助網(wǎng)絡展開線上教學,分享一些優(yōu)質教學資源,讓兒童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有效拓展兒童的學習模式。例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慕課以及微課等手段來輔助教學,鼓勵兒童進行自主學習,突破時間和空間局限,使其十分靈活地學習語文知識。這種信息化以及數(shù)字化的學習模式,促使兒童進行有效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
(二)促進師生與生生互動
傳統(tǒng)課堂之上,師生以及生生間的互動非常少,課外互動更加少,這樣難以建立師生間的和諧關系。對數(shù)字化的教學手段加以運用以后,語文教師可通過QQ以及微信構建學習交流平臺,和兒童展開學習交流。同時,教師還可借助信息技術對慕課以及微課這些數(shù)字化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將其共享給兒童。兒童除了在課堂之上對這些資源加以利用之外,同時還能在課下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向教師進行反饋以及尋求幫助,和其他同學一同討論,這樣可以在無形當中促進師生以及生生互動。
(三)整體把握語文教學質量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在給學生傳授知識時,大多都采用板書的方法,兒童固然可以對知識進行理解以及掌握,然而無法對這些知識加以靈活運用。但對信息技術加以運用之后,語文教師可利用多彩圖片、生動視頻、動聽聲音,通過動畫以及數(shù)字化的形式呈現(xiàn)語文知識,以此來幫助兒童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
二、語文教學當中數(shù)字化手段的應用策略
(一)運用數(shù)字化教學,激發(fā)兒童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若想保證教學效率,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一些積極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兒童在興趣驅動之下主動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以及探究。為此,語文教師可對數(shù)字化的教學手段進行運用,建立數(shù)字化動感課堂,以此來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例如,開展《春夏秋冬》教學時,語文教師可借助數(shù)字化的教學手段對和春夏秋冬有關的場景進行展示:在陽光明媚的春天,一群孩童在嬉戲以及玩耍;在炎炎夏日,池塘當中荷花綻放;在金秋十月,農民伯伯的臉上全都露出燦爛笑容;在銀裝素裹的冬季,家長與孩子在院子當中堆雪人……兒童通過觀看以上場景,對四季產(chǎn)生濃厚探究興趣。這樣一來,可以有效集中其注意力,教師可順勢引出教學主題,引導兒童對課文內容進行閱讀。由此可見,借助數(shù)字化的教學手段,能夠構建動感課堂,帶給兒童強烈的視覺沖擊,有效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促使其全身心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之中。
(二)通過數(shù)字化的手段深化兒童的學習認知
小學階段的兒童年齡較小,其對于外界事物的理解比較淺顯,致使其學習效果不容樂觀,學習效率比較差。為改變這種狀況,語文教師可利用數(shù)字化的教學手段構建相對立體生動的動感語文課堂,為兒童的有效學習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情境。以《太空生活趣事多》為例,因為兒童并未和太空有過接觸,所以兒童無法想象以及了解宇航員們真正的太空生活到底是怎樣的,進而無法體會其中的有趣內涵。對于此種情況,語文教師可給兒童展示宇航員們在太空生活當中的一些真實圖片和短片,通過直觀的圖片與短片,兒童可以了解宇航員在睡覺之時必須進入到固定艙壁睡袋當中,在艙體當中移動需要依靠手臂,在喝水之時只能用帶有吸管的水袋,是因為太空是無重力的。這使得課文內容直觀、生動以及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有效突破教學難點,促使兒童的學習效率有效提高。
(三)通過數(shù)字化的手段優(yōu)化兒童的學習形式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當中,多數(shù)語文教師都采用的是講授形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之上一味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讓兒童在課下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此種教學模式難以突出兒童的主體地位,會對兒童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效果造成較大影響。然而對數(shù)字化的教學手段加以運用,可以突破以往教學模式的局限。比如,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語文要素為“借助關鍵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如何讓兒童找準關鍵句?教學之前,教師可圍繞這一語文要素精心為兒童錄制有關的微課視頻,在視頻中結合課例對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進行指導。微課時長非常短,與兒童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這個特點相契合。同時,兒童可以在課前通過微課進行有效預習,習得方法,之后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聽講。這樣更有利于加深兒童對所學知識的認識以及理解,提升其學習效率。再如,傳統(tǒng)的課后復習大多都是兒童機械地對課上學習的生字進行抄寫,對課文內容進行背誦,這樣難以調動兒童的學習熱情,而且難以取得較好的復習效果。為此,語文教師可借助微課引導兒童對課上所學的重點內容進行重復觀看,讓兒童的課后復習更有指導性,同時提升兒童課后復習的整體質量。由此可見,對數(shù)字化的教學手段進行運用,可以有效優(yōu)化兒童的學習形式,促使其學習效果有效提高。
結論
綜上所述,把對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對接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實踐中,能夠為兒童構建一個數(shù)字化的動感課堂,能動地引導兒童進行自主、積極、有效的學習,強化兒童對語文知識的認知,同時還能優(yōu)化兒童的學習形式,促使兒童主動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促使其學習效率有效提升。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數(shù)字化教學手段的合理、有效運用,能夠促使教學效率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邱飛飛.小學語文因網(wǎng)絡而精彩——校園網(wǎng)絡應用例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01):99100,111.
[2]劉靜.“微”言也大義——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觀察,2018,7(24):115116.
[3]馬紅霞.一對一數(shù)字化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