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峰
(中牟縣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河南 鄭州 451450)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糖代謝異常疾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或持續(xù)升高,造成機體多器官、系統(tǒng)損傷,使心、腎、腦等器官、組織發(fā)生病理性改變[1]。相關研究報道,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發(fā)生心血管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高危因素,通過嚴格控制血糖可減少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降低死亡風險[2]。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治療中,胰島素(insulin,Ins)強化治療已成為較普遍的治療方法,能有效控制血糖。但短效人胰島素皮下注射后,藥物濃度的峰值不能與餐后血糖高峰吻合,易導致餐后高血糖和藥物吸收后低血糖。門冬胰島素(insulinaspart)為新的短效胰島素類似物,吸收速率快,高峰出現早,最大濃度相對較高[3,4]。與其他胰島素比較,雙時相門冬胰島素30作用時間約24 h[5],且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模式。可同時滿足基礎、餐時胰島素的需求,適合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缺失明顯,餐后血糖明顯升高,空腹和餐后血糖均不達標患者比例高等特點[6,7]。盡管如此,在實際臨床應用中,部分病人仍存在餐后高血糖和藥物吸收后低血糖。糖苷酶抑制劑在腸道內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遲葡萄糖吸收高峰,能改善餐后高血糖和餐前低血糖。本院將二者聯(lián)合治療2型糖尿病(T2DM)取得良好的療效?,F總結報告如下: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56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FPG)持續(xù)≥10.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1c)≥9.5%;排除各種應激因素,嚴重心肺肝腎疾患及胰腺炎患者,全身性疾病較重且生活不能自理者。
1.2.1 測量受試者身高、體質量,計算體質量指數(BMI)患者禁食12 h后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采用放免法測定胰島素,試劑盒由中國原子能研究所提供。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糖、HbA1c、膽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肝腎功能。之后給予75 g葡萄糖水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分別于30 min、60 min、120 min抽血檢測血糖及胰島素水平。
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空腹胰島素FINS×FBG)/22.5。
胰島素敏感指數(ISI)=1/(FPG+FINS)。
以上各指標均為非正態(tài)分布,取自然對數使正態(tài)化后分析。
1.2.2 所有患者均接受規(guī)律糖尿病飲食及適當運動。門冬胰島素30(商品名諾和銳,丹麥諾和諾德公司)起始劑量0.3~0.4 IU/kg/d,每日早晚餐前注射,早、晚餐比例4∶3,同時每餐第一口嚼服伏格列波糖分散片0.2 mg(商品名家能,江蘇晨牌藥業(yè)有限公司),采用強生穩(wěn)豪血糖儀每3 d監(jiān)測三餐前,三餐后2 h血糖(2 hPG),根據血糖監(jiān)測結果調整藥物劑量,以FPG<6.1 mmol/L,2 hPG<8.0 mmol/L為目標血糖。治療12周。
治療前后空腹、餐后2 hPG、HbA1c、BMI[BMI=體重(kg)/身高(m2)]變化,以及胰島B細胞功能指標,包括空腹胰島素(FINS)、餐后2 h胰島素(2 hINS)、抗胰島素性穩(wěn)態(tài)模式評估法(HOMA-IR)、胰島素敏感指數(ISI)。
應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患者FPG、2 hPG及HbAlc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BM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各項指數變化
治療后FINS、2 hINS水平較治療前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HOMA-IR較治療前下降,ISI較治療前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胰島B細胞功能變化
2型糖尿病的兩個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胰島素抵抗和胰島B細胞功能異常。隨著2型糖尿病病情的惡化,患者胰島素B細胞功能逐漸衰竭。高血糖對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的衰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時細胞的功能損害是可逆的,早期嚴格控制血糖有助于保護胰島細胞功能,延緩2型糖尿病的進程。胰島素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降低血糖,盡早消除高血糖毒性,恢復胰島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性。
門冬胰島素30是一種雙時相(預混)人胰島素類似物,它含有30%可溶性門冬胰島素,與可溶性人胰島素相比,這部分門冬胰島素能迅速起效,因此可以在更接近用餐時(餐前0~10分鐘)給藥。結晶相(占70%)為精蛋白門冬胰島素,作用特點類似于人NPH胰島素。與人胰島素相比,門冬胰島素30能更好地模擬生理胰島素分泌,具有起效快,峰值高,使用靈活方便等優(yōu)點,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減少低血糖事件的發(fā)生率。同時針對中國人口飲食習慣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特點,加用糖苷酶抑制劑,延遲碳水化合物吸收,能更快地促進血糖達標。
本研究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門冬胰島素30聯(lián)合伏格列波糖降糖治療,12周后血糖控制較好,FPG,2hPG及HbA1c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胰島B細胞功能明顯恢復,而體質量指數無明顯變化。表明采用門冬胰島素30及伏格列波糖降糖聯(lián)合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方法簡單易行,降糖效果顯著,患者胰島B細胞功能得到改善,是一種較理想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