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山丹縣李橋中心小學 王金龍 孫菊花
“一對一”輔導最基礎的目標要求是對課堂的教學內容實現(xiàn)覆蓋,在該教學方式當中,單個的學生實際的語文學習情況更加容易掌握,教學方式的開展過程當中,輔導教師首先要做到教學內容的透徹教學,保證學生對教學的內容有充分全面的認識。
“一對一”輔導教學工作的開展除了覆蓋課堂內容之外,需要針對學生的課堂掌握程度找出存在的難點,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式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實現(xiàn)重點難點全解決,鞏固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
無論目標學生處于何種教學階段,進行課堂內容意外的教學十分必要,語文不僅是識文認字,更是進行優(yōu)秀文化的傳播與熏陶,因此在“一對一”輔導當中,教學內容還應該加強相關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通過與課堂相關的內容的擴展,逐步促使學生養(yǎng)成課堂之外內容的思考,從相關的內容當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
語文是我國千年文化的精煉與傳承,教學不僅是對相關的內容進行教學,更應該通過教學內容促使學生感受到語文中蘊含的道德、情感、倫理等方面的知識,通過相關教學方案的制定,適當?shù)貙W生進行引導,達到精神文化的融入與傳播。
在進行方案制定之前,首先要對目標學生進行課堂知識掌握程度的了解,針對學生建立起教學檔案,對學生最開始的語文知識掌握能力進行記錄,采用循證方式,分析學生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措施,經過綜合思考探討之后,制定出相關的輔導教學方案。
在初步的教學方案制定之后,將輔導過程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則采用初步定制的方案進行教學,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情緒、知識掌握程度、教學方式接受程度,逐步地進行改進,最后實現(xiàn)教學方案的確定。
要實現(xiàn)高質量的教學輔導方案實施,首先要營造一個相對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采用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對教學內容由淺到深地進行擴展,將語文教學內容的難易度進行區(qū)分,掌握合適的教學速度,在教學過程中緩慢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在教學當中充分融入相關的文化精神,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字里行間所包含的思想,領略到文字的魅力。
“一對一”輔導的重點之一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良好養(yǎng)成有利于學生總體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之后,需要對學生學習薄弱的地方進行分析,找出為什么會這樣的原因,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在教學當中多針對學生薄弱的地方進行提問,引發(fā)學生思考,分析自己為什么會出錯。在課后的作業(yè)布置當中,不一定要留下繁重的作業(yè),而是需要針對性地進行任務制定,重點留下能夠改變學生學習習慣的任務,如需要思考、需要查詢資料、需要發(fā)散思維等方面的內容。
“一對一”教學方式當中,教學方式十分重要,如果還是延續(xù)課堂教學內容的教學方式,學生會明顯感覺到只是換了一個地方進行學習而已,加上少了課堂的紀律約束和學生之間的學習氛圍影響,學生十分容易出現(xiàn)倦怠疲勞的感覺,長期的單一的學習方式會使“一對一”教學輔導的吸引力大打折扣,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
“一對一”輔導教學方式強調單一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因此溝通方式十分重要,在過去的課堂當中,教師處于絕對的教學地位,教師如果不進行提問,學生很少會向教師進行問題的詢問,這種情況的長期維持導致了傳統(tǒng)課堂絕對的“教與學”的關系,這種關系如果延續(xù)到“一對一”輔導教學當中,實際效果是極為不好的,當前的學生都出生在信息時代,從小受到各種信息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較強的自主意識,他們希望與教師有一個較為平等的教學地位,溝通方式必須要進行改變。
“一對一”的教學輔導方式需要針對性地進行相關的教學手段的確定,這一定對于教師的要求較高,對于多種教學手段的掌握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僅僅是使用簡單的傳統(tǒng)教學手段,對書本內容進行宣講的話,如果學生不感興趣,很難達到相關的教學目的,學生往往會認為“一對一”輔導教學內容是枯燥無味的。
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首先在于教學氛圍的改變,教師在充分分析學生的性格習慣之后,針對性地營造教學氛圍,但是也不能單純地順著學生的性格進行課堂教學,同時需要保證課堂的教學性,如果觀察到學生出現(xiàn)疲倦出神等情況,可以適當?shù)剞D換話題,例如在當前歷史劇層出不窮的情況下,與學生進行探討,有效地控制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學方式的選擇,重點在于維持課堂活性,始終將學生的注意力維持在課堂當中,實際的教學方式是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檔案制定的時候進行相關選擇的,應當遵循適應性、靈活性、催化性的基本原則。
“一對一”教學輔導方式不能簡單地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與學溝通方式上,在輔導課堂中,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的自我關注,適當降低自己的身份,采用與學生相近的語言,讓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教師身份。提高興趣的同時,按照學生的喜好進行相關溝通方式的確定,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與學生做朋友的同時,通過聊天等讓學生認識到其與自己之間的差距,落差感會促使學生有一種榜樣效應,主動且積極地詢問問題、大幅度地減少教學之間的障礙。
“一對一”輔導教學面對的學生單一,因此教學手段更加靈活,不再簡單地停留于書本教學,可以充分利用電腦、手機、游戲等手段進行教學,例如在李白古詩的教學當中,可以陪同學生一起觀看《妖貓傳》,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充分展示了大唐盛景以及當時文化底蘊的濃厚,李白醉臥華清池旁吟詩的畫面,會自然而然地將“云想衣裳花想容”等詩句烘托出來,畫面的直接沖擊,勝過教師的千言萬語。
“一對一”語文輔導教學與傳統(tǒng)不同,教學實踐、教學手段、溝通方式更加靈活,對于學生的關注也更加全面,通過有效的溝通方式,學生能夠充分有效地完成語文內容的學習,本文對“一對一”語文教學輔導展開討論,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措施,旨在有效地提高“一對一”教學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