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歡
(宣城市機械電子工程學校,安徽 宣城 242200)
就目前我國中職教育的教育現狀來說,中職教育的生源主要為一些初中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大部分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是因為沒有考上普通高中才來到中職院校就讀。這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差,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都相對比較弱,同時大部分學生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由于他們的學習基礎比較差,因此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他們的理解過程就會花費比較長的時間,需要教師反復不斷地講解,導致機械基礎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在當下部分中職機械基礎教學的課堂上,老師依然沿用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沒有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反而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失去對學習的興趣,上課的時候走神,以至于學生無法對知識良好地把握。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知識,在考試的時候就無法取得好成績,如此更加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這樣惡性循環(huán)導致教學效率無法提高。
目前,許多教師、學生、家長甚至部分教育部門都對中職教育缺乏合理的重視。家長和教師都覺得在中職學校讀書的學生是“差學生”,因此有時沒有付出足夠的精力去教學和管理。而中職學校的學生通常都對學習沒有自信,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往往自暴自棄。人們總是把更多的精力與注意力放在普通高中的教育上,由于資金缺乏等各種原因,很多中職學校的教育基礎設施都比較缺乏,導致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無法順利地完成。
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中職機械基礎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先擺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老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機械專業(yè)的重要性、機械專業(yè)的作用等有一個基礎的了解,首先要讓學生對學習的學習目的有一個清晰的了解。中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培養(yǎng)出一批掌握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因此老師一定要讓學生了解學習的最終目的以及未來會對社會的貢獻等。在教學過程中,中職老師還需要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要重拾他們的學習信心,無論是理論人才還是技術人才都是會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代信息技術也不斷進入人們的生活當中,目前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也得到了普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地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豐富教學模式,利用全新的教學工具,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中職教育要對準的是操作能力,而機械基礎相關的理論知識相對枯燥。因此在機械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理論教育與實踐教學的相結合,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三維模型,使學生能夠更加生動直觀地理解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的教學氛圍非常重要,傳統(tǒng)枯燥的理論教學的課堂氛圍是死氣沉沉的,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長此以往老師也會失去教學的動力。因此為了改善這一點,老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F代教育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即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這樣能夠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覺得和老師的關系更加親切,能夠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老師也能夠更加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總之,中職階段機械基礎的理論教育和實踐教學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工作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認真仔細地對待教學工作,努力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