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鵬
摘 要:課程實施是新課改六大轉變領域之一,它強調要實現(xiàn)從“要學生學”到“學生要學”的轉變。顯然,“要學生學”反應了灌輸式教學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的被動傾向的學習心態(tài),“學生要學”則體現(xiàn)了學生對于學習知識這件事本身的熱情和積極性、主動性。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xiàn)“學生要學”的引導目標,新課改以來,廣大中學各學科教師基于本地、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結合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借助各種有利的教學工具,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以“微課”為代表的“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思路的引入是一大創(chuàng)舉,且在當下的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目標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依然將發(fā)揮重大作用。
關鍵詞:
一、微課的實質:完整的課
顧名思義,微課之“微”即“微小”,第一,它強調的是微課時長短,一般在十分鐘之內;第二,它強調的是微課呈現(xiàn)內容的“微小”,即一個微課一般只有一個知識點或者重難點?!蔽⒄n之“課”則強調的微課雖然在內容和時間上“微”,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正常的課堂教學中一堂完整的課該有的內容微課基本上都得有,從教學導入到教學方法再找到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小結、復習等最好都有,因此微課時間上依然展現(xiàn)的是完整的課。
二、中學體育教學引進微課的必要性
(一)微課有利于學生保持對于體育課程的期待
傳統(tǒng)的中學體育教學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一種模式化教學的傾向,從上課鈴聲響起那一刻開始,學生便知道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流程,無非就是以站隊、跑步為主的課前準備;以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及反復練習為主的課堂教學;以教師“抽樣”檢測為主的教學評價。顯然,對于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已經(jīng)見怪不怪,因此課前幾乎沒有任何的期待感,課上也沒有驚喜感,只是麻木地跟著教師的安排走。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內容展示形式,它強調教學語言的幽默、準確、精煉和接地氣,教學內容的聲音和畫面的同步;教學時間的壓縮等,這一切對于中學生來說非常的新鮮其充滿了驚喜和意外,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期待。
(二)微課能打通課堂內外的界限
生命在于運動,對于中學生而言(尤其是高中生),體育課是保證他們以健康的身體應對沉重學習壓力和緩解心理負擔的必要途徑。然而,我們也發(fā)現(xiàn),進入中學階段的女生性別意識普遍覺醒,她們的體育鍛煉往往是在教師的監(jiān)督之下在體育課程之內完成的。她們很少在課外自發(fā)組織或者個人自覺地開展體育運動。男生的體育鍛煉情況也并不樂觀,除了學習壓力以外,收到電視媒體的影響,很多男生都似乎愿意做一個“安安靜靜的美男子”,男生中相當部分同學也還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以外,通過訪談部分學生,我們發(fā)現(xiàn),相當部分學生(包括男生、女生)其實也渴望擁有健康的體魄,當談及“馬拉松”、“馬甲線”、“六塊腹肌”、“A4腰”等名詞匯,時,他們如數(shù)家珍,眼里是滿滿的羨慕,但是當問為什么不通過鍛煉的方式努力時,很多學生都表示,沒有時間,也沒有科學的鍛煉教程。盡管網(wǎng)絡上也有各種教程,但是就是因為信息過載,他們反而不知如何選擇。我們認為,如果教師能以“微課”作為工具將課堂內外連接起來,學生必將受益。
(三)微課能為實現(xiàn)“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一些中學體育教師的做法,他們一般是在上課前一天就將微課內容發(fā)布于學生微信或者QQ群中,鼓勵家長和同學以娛樂或者放松為目標進行觀看和模仿,進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先學”環(huán)節(jié)。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在微課中插入一些擁有健康體魄的明星圖片,加深學生的印象。由于學生已經(jīng)在輕松地家庭氛圍中開展的具有針對性、差異性和獨立性的先學環(huán)節(jié),這就使得學生對于自己的體育技能掌握情況有了初步的把握。接下來,教師就直接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提出的問題或者難點進行具體化、針對性和發(fā)展性的“后教”活動。接下來,教師留給學生一定的練習和鞏固時間,并鼓勵學生自我展示,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化的引導。經(jīng)過借助微課開展“先學后教”活動,學生們除了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外,也能對于自己的鍛煉或者健身活動有了初步的預期,甚至有學生還和教師結合本學期教學內容一定為自己制定了健康計劃,學生對于體育課程能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精神狀態(tài)帶來的好處充滿了希望。
(四)微課是“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具體化
經(jīng)過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以及之后的“停學不聽課”活動,我們發(fā)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不可回避。微課就是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具體化,在碎片化學習盛行的今天,微課是教育教學領域的一個新潮流和新趨勢,作為教師我們要與時俱進。根據(jù)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我們要從自主發(fā)展、文化基礎和社會參與三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顯然,對于中學體育教師而言,我們極少有機會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但是我們可以把我們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融入到具體教學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微課就是這種潛移默化的平臺:體育教師使用微課形式就是意味著教師對于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教學方式改革的重視和努力;為了是互聯(lián)網(wǎng)為基礎的大數(shù)據(jù)時代,學生的社會參與性絕大多數(shù)都是要以手機、電腦等為憑借的多媒體形式展開,微課是一種對于學生把握未來的方向性引導;體育文化淵源流長,在不同的時代,它的呈現(xiàn)載體喝平臺是不同的,今天微課就可以承擔這樣的傳承和發(fā)揚體育文化的載體。
三、小結
微課在包括中學體育教學等各種學課教學中的使用必將是大勢所趨,2020年的新冠肺炎已經(jīng)從側面論證了該觀點。同時,我們也得注意,微課并不等同于小視頻,它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背景下的新事物,且對于我們中學體育教學也能帶來新的活力,至于具體每個地區(qū)、每個學校乃至于每個教師具體怎樣使用,那便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只有能夠助力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建設,方法是可以多元化的。
參考文獻
[1]陳曉健,《微課在中學體育教育中的應用分析》,《學周刊》,2019年35期.
[2]朱睿,《中學籃球微課的設計與應用》,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5月.
[3]呂吉存,《中學籃球教學中微課輔助性教學的探索研究》,《當代體育科技》,2019年12期.
[4]陳文波,《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微課在中學體育傳統(tǒng)教學中的應用》,體育世界(學術版).
[5]顏清波,《體育微課制作技巧初探》,《辦公自動化》,202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