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霞
(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二小學 甘肅甘南 747000)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小學班主任是班級的主要引導者[1],應當將“立德樹人”教學理念貫穿于整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從各個角度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并在小學生活的各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有效促進學生提升自己的品德素養(yǎng)。
班主任應當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為學生起到榜樣作用,并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性格,為其獨立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指導和幫助。小學生年齡較小,但也有自己獨立的權利[2]。班主任應當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與支持,在班級管理中充分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并讓他們了解到自己的權益。
例如,在進行班干部選舉時,班主任應摒棄原有的傳統(tǒng)思想,不能把學生的成績作為唯一的評選條件。學生的成績只是一個參照條件,班主任還要對學生的生活能力、管理能力及學習能力進行綜合評審,重點考慮小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小學班主任應當采用公開、公正、民主的唱票形式開展班干部選舉活動。再如,班主任應當召開一次有關“學生權益”的班會,為小學生列舉有關自身權益保護的實例,通過師生共同探討,讓他們了解自身的權益,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培育立德樹人管理觀念時,班主任應當懂得立德樹人不僅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而且能夠充分滿足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幫助小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班級行為管理制度應將小學生身心共同發(fā)展作為主要的德育教育目標,對小學生進行強制性的約束化管理。摒棄班主任教師的傳統(tǒng)思想觀念和傳統(tǒng)管理制度,能給小學生帶來更多的關懷,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和教師的愛。
例如,班主任在平時的品德管理中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只注重成績,而應當注重班級多元化活動的開展,在小學豐富的班級活動中提升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并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班級的多元性。這種班主任對小學生的人文關懷能讓學生在良好的班級管理中接受到德育教育。小學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參與小學少先隊員活動、小型夏令營、小學社會實踐活動,提升自己的品德素養(yǎng),實現(xiàn)積極、主動的自我道德管理。班主任應根據(jù)管理班級的現(xiàn)狀適當調(diào)整班級管理制度,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德育理念,在良好的班級管理氛圍中健康成長。
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立德樹人教育觀念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應當充分重視對小學生道德觀念的培養(yǎng),保證小學生能夠真正消化這些德育內(nèi)容,并轉(zhuǎn)化為自己內(nèi)心的德育修養(yǎng)。班主任在帶領學生開展德育方面的班級活動時,應當注重在培養(yǎng)立德樹人理念的同時將班級活動作為育人活動開展的主要途徑。正是因為小學班級活動的開展是立德樹人教育理念進入學生內(nèi)心的重要途徑,小學班主任應當格外重視激發(fā)學生參與育人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在實際德育班級活動中,小學班主任應當充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育人的班級活動中。比如,在少先隊活動中,班主任就應當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精神,培養(yǎng)學生立德樹人的觀念,增強愛國熱情,提高道德修養(yǎng)。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當下,小學班主任要和學生構(gòu)建平等的師生關系,將德育教育工作滲透到各個學科的學習中去,繼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zhì),受到全方位的德育教育熏陶,實現(xiàn)德育和智育的共同進步,提高教師的管理和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