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曼
(廣州市五羊中學 廣東·廣州 510000)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7-9 年級文言文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1]然而,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狀著實堪憂。往往師生花了大量時間精力,卻收效甚微,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很弱,考試成績也很不理想。對此,老師們感到很疑惑,學生們也很苦惱。問題出在哪兒,如何解決呢?
實際教學中可以發(fā)現(xiàn),文言文教學存在教學程式化和教學方式單一化的問題。傳統(tǒng)的文言文課堂有著一套固定流程:課前布置預(yù)習,讓學生通讀全文,標出生字詞,課堂上介紹作者生平和寫作背景,教師逐段翻譯并分析,帶領(lǐng)學生理解文意并概括文章主題。每課都是固定套路,老師越教越?jīng)]勁,學生越學越?jīng)]趣。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采用串講模式,力求落實字詞,不留死角。學生忙于做筆記,很少獨立思考。課下,教師劃出重要的實詞、虛詞,強制學生背熟,并布置大量字詞解釋題和翻譯題讓學生做,強化記憶。
如此刻板的上課套路,如此機械的學習方式,如此繁重重復的學習任務(wù),學生越學越?jīng)]有興趣,逐漸對文言文產(chǎn)生抵觸情緒,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只想著應(yīng)付背誦字詞解釋和重點句翻譯,學習效率十分低下。學生學習文言文基本方法就是死記硬背,詞、句各自作為獨立的存在,頭腦里沒有形成文言文知識體系。能力提不高,成績不理想,進而又降低了學習興趣,文言文學習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
要想走出文言文教學面臨的困境,就要打破教學程式化,改變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學習過程的核心,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wù)?!盵2]針對部編版新教材的編排,筆者試將7-9 年級文言文按照題材、文體的不同進行分類,并將依據(jù)此分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文言文激趣教學。經(jīng)梳理,部編版新教材文言文按教學題材、內(nèi)容分類大致劃分為:
(1)寫人記事類:《詠雪》《陳太丘與友期》《孫權(quán)勸學》《賣油翁》《周亞夫軍細柳》《陳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出師表》《送東陽馬生序》《曹劌論戰(zhàn)》《鄒忌諷齊王納諫》。
(2)寫景抒情類:《三峽》《答謝中書書》《與朱元思書》《記承天寺夜游》《桃花源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湖心亭看雪》。
(3)議論言志類:《誡子書》《<論語>十二章》《陋室銘》《愛蓮說》《富貴不能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雖有佳肴》《大道之行也》《馬說》《魚我所欲也》。
(4)寓言神話類:《狼》《穿井得一人》《杞人憂天》《河中石獸》《愚公移山》《北冥有魚》《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教學寫人記事類、寓言神話類文言文時,可以讓學生把文言文改編成白話文課本劇,采用課本劇創(chuàng)作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興趣。依據(jù)課時,教師自行選擇是否讓學生當堂進行課本劇表演。該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活的語境,消除了文言文的陌生化和隔閡感,使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準確掌握字詞解釋及句子翻譯,同時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文本有自我獨立的理解。如教授《周亞夫軍細柳》一課,第一課時讓學生對照注釋和工具書疏通詞句,初步感知文意。第二課時采用“審劇本,改劇本,賞劇本,填劇本”的方式引導學生品讀“真將軍”周亞夫人物形象。課前招募兩個創(chuàng)作團隊。團隊一搜集整理班上《周亞夫軍細柳》的錯誤翻譯情況,根據(jù)課文翻譯做基礎(chǔ)版劇本A,其中包含有代表性的錯誤譯文。課堂上出示劇本A,讓學生來找出錯誤翻譯,以此掌握并鞏固重點句翻譯(尤其是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現(xiàn)象)。課上,學生十分關(guān)注同學作品,仔細比對原文,很快找出了錯誤,加深了對易錯字詞的理解記憶。團隊二創(chuàng)作高級版劇本B,在正確翻譯的基礎(chǔ)上加氛圍渲染,突出人物神態(tài)動作語言描寫。在劇本中設(shè)置人物內(nèi)心獨白填空題,讓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進行小組活動,當堂填寫,并進行推舉展示,班內(nèi)互評。劇本B 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更生動形象,學生非常關(guān)注自我的發(fā)現(xiàn)和領(lǐng)悟,正確且深入地理解了文意,揣摩人物心理,充分感知了對比襯托、側(cè)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寫法,很好的達成了教學目標,解決了教學重難點。囿于課時,我沒有讓學生當堂進行課本劇表演,只讓他們有感情朗讀自己填寫的內(nèi)心獨白,短短幾句話,他們也能精彩演繹。
創(chuàng)作課本劇的教學模式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并且有效地兼顧了各個層面的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和學習效果的檢驗。
針對寫景抒情類文言文的教學,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用繪畫的方式展現(xiàn)文章所描述的景物,再拿著所繪圖畫,脫離課本面對小組或全班當堂進行講解,力求準確,追求意境。例如執(zhí)教《答謝中書書》時,讓學生畫出文中所描述的山川美景,學生們讀到“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一句時,感受到了動景之美。繪圖完畢當堂展示時我們看到不少學生努力想要繪出猿猴攀爬和鳥兒飛行時張大嘴鳴叫時的樣子,也畫了許多魚兒蹦出水面時的樣子。有少數(shù)同學畫得不準確,只畫了一只鳥、一只猿猴、一條魚,很快地同學們就提醒他們“亂鳴”是“此起彼伏的叫”,所以不止一只鳥,“競躍”是“爭相跳躍”,所以是許多魚兒。在繪畫并展示交流的過程中,無需教師過多的講解,他們自己就能夠準確地記住“亂鳴”“沉鱗”“競躍”等重難點詞的解釋,效果遠比老師耳提面命要求牢記要好得多。尤其是有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繪出了作者望著山川美景,腦海中浮現(xiàn)與謝靈運并肩賞景的畫面時,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及能與古今之音比肩的得意之感就被完全展現(xiàn)出來了。通過以畫現(xiàn)文激趣法,學生的想象力被充分激發(fā),整個課堂不再是“要我學”“要我記”,而是“我看到”“我找到”,自然而然變成“我記住”“我感悟”。
背景故事激趣法是指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適時插入有關(guān)作者和作品的逸聞趣事,或相關(guān)的影視作品素材,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激趣法適用于寫人記事類文言文和議論言志類文言文。部分寫景抒情類文言文涉及到歷史名人,也可用此法。例如執(zhí)教《記承天寺夜游》一課,為了展現(xiàn)歷史文化名人蘇軾樂觀曠達的心境,我給學生講述了蘇軾被貶黃州后“心煩手不閑,手忙心怡然”的趣事,如他發(fā)展出烹調(diào)的愛好,創(chuàng)造出20 多種菜肴,包括著名的東坡肉、東坡豆腐等。熱愛美食的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吃過東坡肉的學生更是感覺親切,歷史人物和他們之間的距離一下就拉近了。這時我又念出蘇軾名句“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辈⒆寣W生找尋課文中體現(xiàn)蘇軾樂觀曠達心境的行為和心理的句子,學生們很快找到了,并很好地體會了“閑人”的含義和蘇軾幽微的心境。又如教《〈論語〉十二章》,用一則“子路受?!钡墓适拢杆侔褜W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孔子身上;教《馬說》時,一則“千金市骨”的故事,更讓學生對比感悟到千里馬悲慘命運的原因。這樣激趣,教學效果顯而易見。
課堂競賽激趣法利用小組互助合作的方式展開學習活動,并對優(yōu)勝組給予獎勵。針對稍顯枯燥的議論言志類文言文,這種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學習競賽以競賽中的名次或勝負為誘因,可以滿足學生的附屬和自我提高的需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影響其學習效果?!盵2]如在教學《富貴不能淫》時,將班級學生分成8 個小組,每4 人為一個小組,將字詞解釋、翻譯、文意理解分派給8 個小組,利用組內(nèi)答疑、組間質(zhì)疑競爭的方式,合作競爭,落實該課相關(guān)知識點。在此過程中,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相當高,十分享受課堂,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很好。
我們?nèi)粘5奈难晕慕虒W分課時、分階段逐步推進,學生們往往缺乏對不同課文、不同階段整合學習的能力。一考起試來,就手足無措。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作為一種語言知識體系,文言文的詞句不應(yīng)是獨立的存在,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作品內(nèi)涵的異同比較,要注意文言詞語的通常用法,同時注意區(qū)別不同語境中的語境義。這時可以采用勾連舊知激趣法,通過回顧舊知、比較閱讀的方式,讓學生感覺到這個我會,我行,從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這種教學方式應(yīng)深入日常課堂而不是只在復習備考時出現(xiàn),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勾連舊知這種學習方法,從而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靈活運用。例如教學《大道之行也》時回顧《桃花源記》中的理想社會,故事性強的《桃花源記》能讓學生一下子真切感受到大同社會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同時又能感受《大道之行也》結(jié)構(gòu)嚴謹、說理透徹的特點。又如教學《北冥有魚》“其視下也”一句,讓學生勾連《小石潭記》中方位名詞用作狀語這種詞類活用現(xiàn)象,學生很快說出了“下”的解釋:向下。這種激趣法使得學生充滿了成功的喜悅,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學情,尋找出更多更有效地文言文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構(gòu)建趣味文言文教學課堂,讓師生共品文言文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