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芳
摘 要:小學語文學習是從聽說讀寫開始,學生學習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非常重要,這關(guān)乎著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在小學階段為今后打好基礎(chǔ),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小學五年級已經(jīng)是小學的高年級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教師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朗讀能力,在閱讀當中讓學生深層次的理解文中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總結(jié)概括文章的能力。教師要擺脫傳統(tǒng)閱讀忽視朗讀的弊端,通過引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當中,集中學生閱讀時的注意力。并且讓學生朗讀可以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讓學生能夠在閱讀和朗讀的雙重結(jié)合下快速吸收知識。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朗讀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2-0138-02
【Abstract】Chinese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begins with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and every link of students' learning is very important,which is related to the students' future learning development,and laying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can lighten the burden of students' learning.The fifth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is already the senior stage of primary school.In this stage,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reading ability,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nsciousness in the text deeply in reading,and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sum up and summarize the articles.Teachers should get rid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reading and neglect reading.By guiding students to read aloud,students should devote themselves to reading and concentrate on reading Attention.And let students read aloud can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ext,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efficiency,so that students can quickly absorb knowledge under the dual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reading.
【Keywords】Primary Chinese;Reading Teaching;Reading Training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制能力比較弱,并且由于閱讀當中的氛圍非??菰?,導致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很可能會開小差,或者是做自己的事情,從而使閱讀效率下降。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逐漸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當中形成朗讀的意識,讓學生在閱讀當中集中注意力,通過眼睛和大腦的配合,將課文有感情的朗讀出來,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通過朗讀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當中可以逐漸形成朗讀的好習慣,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教師要表揚朗讀認真的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guān)心,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欲望,營造良好的朗讀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跟著整體進行朗讀。
1.朗讀目的明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明確朗讀是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情感,不要純粹的為朗讀而朗讀。因此教師在讓學生朗讀時,可以給出學生明確的目的問題,去進行朗讀。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生一般要經(jīng)過“預習—學習—復習”三個步驟來學習一篇文章,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三步驟來明確朗讀的目的。
(1)課前預習性朗讀,要讀正確流利
課前的預習性朗讀是學生進行預習課文時,我們教給學生用朗讀的方法預習課文。要求學生通過自由朗讀,把字詞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流利。查找工具書解決不會的詞語。可以要求學生讀三遍課文,為的是讓學生能把課文讀通順,讀第一遍時及時標注不會讀的詞語;讀第2.三遍時邊思考課文主要內(nèi)容。如,在教《大青樹下的小學》前,我利用晚讀課時間讓學生進行預習性朗讀,在學生們自主朗讀時,有的學生在朗讀時不停地勾畫詞語,及時查閱了詞典解決了不會讀的詞語。這一階段的朗讀必不可少,它為接下來的情感朗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2)課堂理解性朗讀,讀出情感效果
課堂學習時引導學生理解了課文時的朗讀,就是理解性朗讀。這樣當學生全面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及表達方法、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時,學生的朗讀才能讀出課文內(nèi)涵,達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生的理解到位以后,教師的朗讀方法指導也是必不可少。朗讀的方法也并不是每一課都要指導的,首先,要注意的是朗讀時的語調(diào)應該要用接近平時生活中的說話方式,裝模作樣、一板一眼快讀拖音讀都不可取。其次,教師的朗讀指導不能只注重聲音形式、表層技巧,不注重內(nèi)心體驗和語言內(nèi)涵。你是否聽過上課時老師們告訴學生們只要把某個字或詞語讀大聲一些、重一些,抑或是把某個句子的速度讀的時候放慢些或加快些。這些指導不但不得要領(lǐng),還讓學生誤以為把句子讀重些、聲音響亮些就能表達強烈的情感,其實有時我們把重音做了輕讀的處理,情感所表達出的效果也是會強烈的。
這是理解內(nèi)容及情感表達后,加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得法的朗讀點撥,學生通過朗讀,才具有了朗讀、理解、感悟的進步或者發(fā)展。學生課堂學習的過程是否輕松,學得好不好,是否有所收獲,都能體現(xiàn)出教師的指導是否有效。
2.朗讀形式多樣
在閱讀教學中,朗讀是最基本的教學形式。朗讀總是與課文的語言、蘊含的情感緊密相關(guān),所以我們盡所能地制造機會朗讀,讓我們不要統(tǒng)一在某種程度上,自由朗讀的多樣性。恰當?shù)慕處熇首x模式可以與審美的音樂和圖畫相匹配,教師朗讀模式充滿了聲音和情感,可以讓學生很快進入情感的氛圍當中,也給學生學會一個模仿學習的朗讀的引領(lǐng)作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后我們多采用學生之間的生生互讀形式,可以是自由朗讀、跟讀、學讀、模仿性朗讀、分角色朗讀、個性化朗讀、配樂朗讀等。
3.堅持每天朗讀,營造朗讀氣氛
朗讀習慣不是一蹴而就,要讓學生在閱讀當中形成朗讀的意識,就應該從每日的朗讀練習開始,通過日積月累的朗讀,讓學生在閱讀當中能夠逐漸進行朗讀。并且讓學生朗讀可以營造良好的朗讀氣氛,讓學生逐漸融入到朗讀的集體當中,跟著其他同學共同朗讀,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在每天集體朗讀當中,學生還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和他人朗讀之間的差距,從而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能夠在朗讀當中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每天上課之前讓學生進行文章的朗讀,在朗讀過程當中要求學生齊聲、有感情的進行朗讀,每天朗讀五分鐘,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日積月累練習,逐漸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學生齊聲朗讀更容易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和其他學生之間的差距。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通過讓學生眼睛閱讀,嘴巴朗讀的配合,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閱讀當中,營造和諧的朗讀氣氛。
4.制定不同的朗讀任務,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目標
在對課文進行朗讀的學習過程當中,有些學生朗讀基礎(chǔ)比較好,在朗讀當中很容易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而有的學生由于自身基礎(chǔ)較差,在朗讀閱讀當中很難跟上大部隊的腳步。教師如果在學生閱讀朗讀當中只用同一種教學方法,同一個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的話,那么對于自身基礎(chǔ)較弱的學生顯然無法起到幫助。所以教師應該在學生朗讀過程當中關(guān)注學生的朗讀情況,根據(jù)學生自身的朗讀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通過貼合學生能力的教學策略,明確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和朗讀目標,使學生在朗讀過程當中能夠更快的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收獲成功的喜悅感,激發(fā)學生主動朗讀。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平時在上課前五分鐘朗讀的情況來分析學生的朗讀基礎(chǔ),對朗讀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學生讀一些語法豐富、字數(shù)較多的閱讀,而對于基礎(chǔ)比較弱的學生,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讀一些通俗易懂、簡單具有內(nèi)涵的閱讀,讓學生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在朗讀當中的主動性。教師要實時關(guān)注學生的情況,根據(jù)學生的進步及時調(diào)整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貼合自身的教學當中提高朗讀能力,逐漸形成自主朗讀的意識。
5.鼓勵朗讀優(yōu)秀的學生,為學生樹立榜樣
在朗讀當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朗讀動力,讓學生自覺參與朗讀,自主開展朗讀,就應該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教師通過鼓勵朗讀優(yōu)秀的學生,讓學生能夠意識到什么樣的朗讀水平才是最優(yōu)秀。通過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讓學生在朗讀當中認識自己的不足,正視自己的不足,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意識,讓學生在朗讀當中可以找到自己進步的目標,誘導學生將朗讀從學校帶入家庭,從被動朗讀轉(zhuǎn)化為自己的主觀意愿。
例如,教師每周可以鼓勵一批朗讀優(yōu)秀的學生,通過鼓勵的方式給予學生成就感,明確學生的學習榜樣,然后再通過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針對學生在朗讀過程當中出現(xiàn)的不足和優(yōu)點開展分析。通過鼓勵優(yōu)秀學生可以使優(yōu)秀學生獲得成就感,提高學生的朗讀動力和積極性,通過客觀評價可以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為學生提供足夠的進步動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到朗讀當中。
只看不讀會讓學生的思想逐漸麻木,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當中,通過引導學生將自己閱讀的內(nèi)容朗讀出來,通過情感的附加以及自身主觀意識的處理,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習慣。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chǔ),制定不同的閱讀任務,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朗讀方向,明確學生的目標。同時教師要鼓勵朗讀優(yōu)秀的學生,為學生樹立榜樣,提高學生朗讀的動力,促使學生逐漸將朗讀養(yǎng)成習慣。
參考文獻
[1]梅洪珍.淺析課堂朗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76
[2]孟海云.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訓練[J].名師在線,2019(2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