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佳 徐 光
(山東大學基礎醫(yī)學院 山東·濟南 250012)
隨著生命科學領域新技術、新研究成果的不斷涌現,生命科學研究越來越受重視。生物學實驗室數量不斷增加,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提供了堅實基礎,在高校實驗室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突出。[1]但近年來高校實驗安全事故頻發(fā),暴露出高校實驗室安全隱患仍然存在,管理上也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雖然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以科研實驗室居多,但教育部也就加強高校教學實驗室安全工作,不斷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增強師生安全防護能力給出了指導性意見。而分子生物學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學科,實驗教學是其課程內容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其教學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學實驗室有著面向對象主要是低年級本科生,單次受眾人數較多等不同于科研實驗室的特點,那么在當前越來越強調實驗室安全的環(huán)境下,我們該如何有效保障分子生物學教學實驗室的安全?根據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本文將從目前分子生物學教學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如何規(guī)避隱患方面進行論述。
高壓滅菌鍋、高速離心機、恒溫水浴鍋、超凈工作臺等是分子生物學教學實驗室維持實驗教學正常進行必不可少的儀器設備。而教學實驗室往往因為空間有限,儀器設備沒有分區(qū)放置,甚至許多儀器設備不得不存放在同一房間。如果實驗室線路老化,多個儀器同時使用或長時間工作超過電荷負載,則會引發(fā)風險。另外,上述儀器設備均具有一定危險性,如果使用不當,很容易引發(fā)安全問題。比如不當操作高壓滅菌鍋可能會引發(fā)爆炸,如果恒溫水浴鍋設置溫度過高、水量不足或者長時間處于工作狀態(tài),則可能引發(fā)觸電,[2]高速離心機使用時如果沒有配平,輕則造成機器磨損,重則對實驗人員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中化學試劑種類繁多,有強氧化性試劑、腐蝕性試劑,甚至是有毒試劑。提取組織和細胞中RNA時用到的Trizol試劑中含有苯酚,有刺激性氣味,對人體有害;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時用到的溴化乙錠是一種強誘變劑,能被皮膚吸收并可能造成遺傳性危害。雖然溴化乙錠可以被許多低危害的核酸染料代替,但由于替代物存在靈敏度較低或價格較高等問題,溴化乙錠仍是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潛在危險品之一。堿裂解法提取質粒DNA時用到的酚-氯仿-異戊醇三種試劑對人體都有一定危害。而質粒DNA提取、RNA提取,瓊脂糖凝膠電泳作為分子生物學實驗中最基本的操作,是生命科學相關專業(yè)學生在教學實驗中,甚至是進入科研實驗室后必然會經常進行的實驗操作。
其實上面提到的儀器設備和化學試劑安全隱患,只要主觀意識上足夠重視,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規(guī)避風險的。但是如果實驗人員缺乏實驗安全意識,則會在實驗過程中忽略相關注意事項,進而大大提高風險發(fā)生的概率。例如在使用高速離心機時,除了檢查儀器本身沒有問題以外,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配平意識。如果為了節(jié)省時間或者出于僥幸心理,僅僅通過目測的方式預估兩個樣本是否一致而沒有精確配平,無疑會大大提高使用時危害發(fā)生的幾率。使用高壓滅菌鍋時如果沒有注意到水位是否合適,則可能會因為水量不足加熱過快引發(fā)危險;沒有正確關好閥門,對高壓滅菌鍋使用過程中出現預警不夠重視,可能會引發(fā)爆炸。取用揮發(fā)性試劑時,出于懶惰沒有按照規(guī)定去通風櫥操作,一旦吸入丙烯酰胺等具有神經毒性的試劑,將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威脅。
分子生物學教學實驗室有著儀器設備種類繁多、化學試劑錯綜復雜等不同于其它實驗室的特點,存在較多安全隱患。針對上述隱患,應從實際出發(fā),探索出適合分子生物學教學實驗室的管理模式。
在現有基礎上完善分子生物學教學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張貼在教學實驗室明顯的位置供學生學習?!疤煜轮拢浑y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要想發(fā)揮出其實際作用還需要學生堅決執(zhí)行??紤]到進入到分子生物學教學實驗室的學生以低年級本科生為主,還沒有養(yǎng)成較強的實驗安全意識和良好的實驗習慣,因此應安排專人在學生進入實驗室前進行規(guī)章制度講解,對學生進行實驗安全教育。[3]
使用頻率高、安全隱患大以及貴重儀器設備需指定專人負責并明確職責。負責人應該在課前做好所負責儀器設備的維護和檢查,確保儀器設備可以正常使用。如果發(fā)現有安全隱患的設備應及時標注備案,以防造成二次損耗甚至引發(fā)安全事故;還應該在實驗課程開設前對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常用儀器舉辦專門的儀器操作培訓并在培訓結束后進行考核,考核通過者方可自行使用儀器;再是建立“入門考”和“出門考”制度,“入門考”即實驗課前發(fā)放線上調查問卷,問卷主要內容參考本次實驗會用到的儀器進行,用以強化學生對于正確使用儀器的認識;“出門考”即在撰寫實驗報告時,增加學生對實驗課上儀器設備使用過程的總結。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化學試劑種類繁多,給實驗室安全管理帶來諸多不便。但只要合理布局,就可以最大限度防范風險。一是實驗區(qū)域和儲物間劃分清晰,避免實驗室堆放過多試劑耗材;二是根據不同化學試劑存儲條件的不同,標記清晰,分類分區(qū)域放置,例如需要在通風櫥中操作的試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放在通風櫥下方的柜子中以便取用;特殊試劑保管可分別采取蠟封避光、隔絕空氣、塑料瓶儲存等方式。[4]最重要的是在學生使用前,再次強調實驗用到的試劑有哪些,哪些試劑對人體有害,如何取用才能最大限度保證自身安全等。
安全管理,意識先行。如果參與實驗的人員不能時刻牢記安全責任,繃緊實驗安全這根神經,即便擁有一流的管理制度,安全也將成為空談。所以,提高學生安全意識,開展實驗安全培訓,對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5]安全教育除了實驗老師在實驗課前進行強調外,也可以請實驗室安全教育方面的專家定期開展報告、講座等,幫助學生樹立實驗室安全意識;還可以舉辦實驗室安全知識競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競賽中增強安全意識,提高維護實驗室安全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將實驗室安全教育課程錄制為MOOC課,讓同學們隨時隨地能夠通過網絡平臺學習鞏固實驗室安全教育知識,持續(xù)提高實驗室安全意識。
維護教學實驗室安全需要全員全方位的共同努力,以完善的實驗室安全制度為紐帶,以專人負責制為引領,以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為核心,再加上全體人員全過程通力配合,必能更好的保障教學實驗室安全。而只有實驗室安全得到保障,其服務于教學科研的價值才能更好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