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杰
(重慶市墊江縣第十一中學校 重慶墊江 408300)
新課程理念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作為新時代的初中化學老師,要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要求,加強對師生互動的研究,把握師生互動的內涵、特征和形式等,只有這樣,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才可以針對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時機,進行有效的互動,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那么究竟該如何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師生互動策略呢?下面將針對此主題分析。
在我國教育中,應試教育實施時間較長,雖然現(xiàn)階段已經在實施素質教育,新課改也得到了深入推進,但很多教育者對新型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時間并不長,在對其應用的過程中,仍存在較多問題,影響了師生互動教學作用的發(fā)揮。所以,只有準確把握師生互動中的問題,才可以為今后化學課堂的教學提供有效思路。
單一的互動方式。師生互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運用,只有實現(xiàn)與全體學生的互動,才可以將師生互動引導全體學生學習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才可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但通過對目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分析,很多化學老師所運用的互動方式仍十分的單一,即一對多的提問方式,這樣的互動缺乏目的性和針對性,久而久之,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熱情會越來越低。第二,互動缺乏深度。初中化學知識的學習難度較大,需要老師通過與學生在漸進互動中,讓學生對知識深入理解。但實際教學中,卻存在互動內容淺顯的問題,這類問題不需要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構建,失去了師生互動的本質意義。第三,互動缺乏公平性。師生互動的對象是全體學生,現(xiàn)階段部分化學老師的課堂互動,僅停留在與優(yōu)等生的互動中,其他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其中,久而久之,很容易讓其他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1]。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要想實現(xiàn)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師生間的平等對話十分重要,這就要求老師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在教學中努力為學生構建自由、平等的對話平臺,讓學生在與老師交流的過程中,對新知識進行有效學習、領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但要想實現(xiàn)此理想對話平臺的構建,需要注重師生角色的轉換,真正的“問計于學生?!币虼?,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教學設計中,讓學生有自主出題測驗的機會,或者針對某一知識點的講解,由學生這一“小老師”擔任......在老師真正信任學生之時,學生會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和期盼,更加積極地回應老師,進而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師生間的信任感。
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比較常見,如果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學習中,主動思考,對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十分有利,可以更好地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在教學《水的凈化》內容時,在導入階段,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渾濁黃河水的視頻,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設問:“黃河水是否能喝?如何讓這些水變得可以喝?”通過“已知”變“未知”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順利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促使師生互動的順利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非常的多樣化,尤其是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手段的支撐之下,只要老師能對其進行合理設計,很容易讓學生參與到情境學習之中,促使師生的有效互動。但需要注意一點,老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控制好時長,點到為止,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師生互動的深度逐漸增加。
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究,老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主題內容,設計出問題串,既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保證師生間的互動效果。比如在教學《水分子的變化》內容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給水通直流電”的實驗,讓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仔細的觀察,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說說“實驗產生了什么氣體?”學生根據(jù)觀察內容和已掌握的知識,給出了水蒸氣、氧氣等答案。之后繼續(xù)設問:“這些猜想說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水分子如何變化?”由于學生無法對這兩個主問題回答,在認知沖突之下,主動進入到了思考過程中。在解決主問題的過程中,要將之以三個階段推進,即宏觀認識水的變化、微觀認識水的變化和問題的升華,并設計具體的問題。通過對問題串的合理運用,可以引導學生逐漸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能在師生的有效互動中,讓學生高質量的完成學習任務,并對這部分內容進行真正意義上的理解。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通過構建學習小組的方式,增加學生間的互動,為學生們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具體操作是老師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全班分為多個4人小組,由老師在布置各小組任務,在合作完畢后,老師進行鼓勵性評價。在組內合作的過程中,老師作為輔助者要不斷地與各小組進行互動,實現(xiàn)師組間的互動,對以往課堂中的“師個互動”“師班互動”的不足進行優(yōu)化,并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在課內課下形成良性循環(huán)[2]。
綜上所述,師生互動策略的合理運用,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保持濃厚興趣的學習中,促使其認知、思維等的發(fā)展,同時,還能夠還原教與學的本來面目,讓化學課堂更加有生命力,全面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