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晶
(開封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4)
多麗絲·萊辛是當代著名的英國女作家之一,在其半個多世紀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萊辛一直致力于改革和創(chuàng)新。她的作品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展現了上個世紀人們的思想和情感變化,反映了政治沖突、民族沖突等復雜的社會現實,深刻揭示了背后的原因,其作品涉及許多敏感的話題,包含反殖民主義、婦女解放等多個方面的主題?!督鹕P記》是萊辛的代表作,這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學藝術價值的后現代主義小說,作品獨特的網狀敘事結構以及元小說、戲仿等敘事技巧和敘事手法都凸顯出鮮明的后現代特征。
敘事結構對一部文學作品來說非常重要,它反映了作者對人物、事件等文學要素的安排,是塑造藝術形象的重要手段。小說的敘事結構是對其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支撐,是整個作品的框架。傳統(tǒng)小說的結構以橫向敘事結構為主,即由一條線索串聯起全篇,因此情節(jié)看起來較為簡單?!督鹕P記》突破了傳統(tǒng)小說的敘事模式,采用獨特的網狀敘事結構,由此帶給讀者些許混亂之感,使讀者難以把握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在給出版商的信中,萊辛曾提到:“《金色筆記》是打破形式的嘗試,也是突破并超越常規(guī)理念的探索。 ”[1](P20)由此可見,對獨特的網狀結構帶來的混沌效果,萊辛是預料到了的,她是有意而為之,并引以為傲。在小說的序言中,萊辛坦言:“我的主要目的就是建構一部可以對自身展開評論和無聲陳述的作品:通過它建構的過程來表述。 ”[2](P19)
《金色筆記》全書由小說《自由女性》和五種顏色的筆記構成。《自由女性》是一部完整的小說,分為五個部分,其間按順序穿插了黑色、紅色、黃色、藍色筆記,而金色筆記穿插在最后兩部分之間?!蹲杂膳浴肥恰督鹕P記》的內置小說,貫穿整部作品。如果將《自由女性》看作整部作品的橫向敘事線索,那么黑紅黃藍和金色筆記則為縱向線索。橫向和縱向線索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作品獨特的網狀敘事結構。
《自由女性》是整部小說的主體部分,黑紅黃藍四色筆記在其基礎上展開,朝四個方向發(fā)散開來??梢哉f,四本筆記就是《自由女性》的注釋。萊辛將主人公安娜的形象分割成四個部分,通過四色筆記進行細致的刻畫和描述。安娜的形象通過安娜的非洲生活、安娜和摩莉的政治活動、安娜的感情經歷以及安娜的精神危機等四個方面來展現。四色筆記中,黑色筆記描寫了安娜的非洲生活,這部分內容在《自由女性》中所占份額不多,主要涉及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問題,表達了作者反對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思想。紅色筆記記錄了安娜的政治生活,展示了安娜的政治信仰從堅定到動搖再到破滅的過程?!蹲杂膳浴访枋隽舜诉^程中安娜的不同心境和心情。安娜和摩莉的信仰也對摩莉的兒子湯米產生了影響,湯米像從前的安娜和摩莉那樣,政治立場堅定不移。然而,信仰和現實的沖突困擾著湯米,他找不到解決途徑,竟然選擇自殺來尋求解脫(最終沒能成功)。在某種意義上,《自由女性》中的湯米和紅色筆記中的安娜十分相似,二者均遭受了由信仰帶來的精神折磨,這使得安娜更加痛苦。黃色筆記的主體部分是一部名為《第三者的影子》的小說,這是根據安娜的生活經歷編寫的一個愛情故事?!兜谌叩挠白印返闹魅斯珢劾褪恰蹲杂膳浴分械陌材?,二者都認為自己是自由女性,因此遭受困擾。藍色筆記其實就是安娜的日記,它詳盡記述了安娜精神危機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安娜的精神危機導致了其創(chuàng)作危機。與《自由女性》相呼應,藍色筆記充分展示了安娜的分裂人格。金色筆記是藍色筆記的延續(xù),是對以上筆記的總結。四本筆記所描述的碎片化的安娜形象在金色筆記里得到統(tǒng)一,在這里,安娜完成了自我救贖。萊辛以寓言的形式傳遞了安娜重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展現了安娜在精神上向現實妥協的結局。
“通過塑造主人公安娜的形象,萊辛傳遞了她小說創(chuàng)造的觀點,即結構很重要。 ”[3](P180)萊辛將《金色筆記》創(chuàng)作看做一種打破傳統(tǒng)寫作結構的嘗試。其結構創(chuàng)新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價值。首先,突出主題。除了為作品內容服務外,創(chuàng)新的結構還被賦予更多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突出作品的主題?!督鹕P記》這樣進行結構安排,旨在反映20世紀四五十年代動蕩的社會局勢和人們的精神危機。網狀結構形象地展示了分裂和統(tǒng)一的主題。其次,將“碎片拼接在一起來展現混亂的生活狀態(tài)”[4]。網狀結構表達了萊辛對現代生活的評價,即世界長久以來都無法統(tǒng)一?!督鹕P記》是對人們混亂生活現狀的考量和反思。第三,反映小說創(chuàng)作過程的創(chuàng)新,證明小說內容和結構的關系不是固定不變的,小說的結構在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可以發(fā)揮更大作用。
《金色筆記》是一部典型的后現代主義小說,其敘事技巧極具后現代特征。其敘事技巧中最為突出的是“元小說”和“戲仿”兩種后現代創(chuàng)作手法。由元小說和戲仿創(chuàng)造出的碎片化敘事模式,不僅凸顯出后現代小說多樣化的風格,更揭示了作品想要傳遞的“混亂”的主題。
“元小說”這一概念由美國作家威廉·加斯提出,加斯將元小說定義為 “關于小說本身的小說”[5](P25)。元小說關注小說本身的創(chuàng)作過程及其虛構成分。元小說將傳統(tǒng)小說的隱性敘事變成顯性敘事,這是其顯著特征。在小說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者依然注重講故事,同時也揭露其虛構的本質,通過自我背叛、自我審視來展現小說的創(chuàng)作過程,將創(chuàng)作和批評結合在一起,探索小說的寫作藝術。
《金色筆記》元小說寫作手法的運用在黃色筆記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內置小說《第三者的影子》的作者安娜,也是整部書的主人公,她在自己的作品中記錄了自身的感情經歷。安娜及其周圍的人物是自己作品主要人物的原型?!兜谌叩挠白印返闹魅斯珢劾瓕崬榘材茸约海A_是根據安娜的情人邁克爾的形象設立的,茱莉亞的原型則是安娜的好友摩莉?!兜谌叩挠白印穼崉t是安娜描繪其真實生活的一部作品。
此外,元小說的特征還體現在黑色、紅色、黃色和藍色筆記中日記和剪報的運用上。黑色筆記主要以日記的形式展現了安娜的作家生活,記錄了安娜的小說《戰(zhàn)爭邊緣》的出版和其1915年以來重新創(chuàng)作的過程。日記里粘貼的各種剪報對《戰(zhàn)爭邊緣》作出了評論,這里再次運用了元小說的創(chuàng)作手法。“這是一篇《戰(zhàn)爭邊緣》的評論,剪自《蘇聯文學》,1952年8月。‘英國殖民地的剝削是可怕的,在這部大膽的先驅小說中得以展現。而這部作品正是在帝國主義的眼皮底下創(chuàng)作出版的! ’”[2](P424)
作品的結尾也運用了元小說創(chuàng)作手法。安娜克服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障礙,開始創(chuàng)作第二部作品。索爾和安娜互相為對方的新書寫下第一句話,而索爾寫給安娜的正是《金色筆記》的第一句。至此,全書的脈絡突然變得清晰——《金色筆記》是安娜克服創(chuàng)作障礙后推出的作品。之前,讀者會認為全書是主人公安娜生活的真實寫照與現實描寫,然而,結尾處的突然轉折提示讀者,全書實際是安娜創(chuàng)作的一部小說,安娜成為自己小說的主人公。此時,現實和虛擬的界限變得模糊,讀者很難辨別《金色筆記》究竟是安娜真實生活的記錄還是一個虛構的故事。羅鋼指出:“虛構不再是現實,它也許是現實的再創(chuàng)造或復制,甚至是基于現實的再創(chuàng)造。它只會是一種現實——一種自給自足的現實?!保?](P64)萊辛將現實和虛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說,她將元小說創(chuàng)作手法運用到了極致。
戲仿是一種文學模仿,是指在保留原作品形式和語言風格的基礎上,變換作品內容和主題的一種創(chuàng)作手法。戲仿是對原作品的批判性改造。帕特里夏·沃在評論元小說的戲仿時提到:“滑稽的戲仿將創(chuàng)作和批評融為一體,用現在的‘話語材料’替換已是‘事實’的事物。 ”[7](P101)通過戲仿原作品,創(chuàng)作者間接表達了對原作品的諷刺和批判,從而揭示出另一種思想和主題。
戲仿在《金色筆記》中隨處可見。琳達·考夫曼曾評論道:“通常戲仿是一種抗議,抗議貧乏的語言和富足的經歷間的矛盾性。這在《金色筆記》中比比皆是。 ”[8](P132)《金色筆記》戲仿了俄狄浦斯神話以及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對大量經典文學作品的內容和風格進行了夸張和扭曲,營造出荒誕怪異的效果,從而表達了對傳統(tǒng)價值觀和老套文學形式的批評、諷刺以及否定。
通過對俄狄浦斯神話的戲仿,萊辛的作品反映了現代人的異化和困惑。在小說中我們看到,摩莉的兒子湯米總是充滿失望且茫然無措,經常陷入沉思,他不知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他既不想成為像安娜和摩莉那樣一直處于困境的人,也不想成為像父親那樣被固定生活模式所困的商人。湯米對無意義的生活失望透頂,于是試圖通過開槍自殺來尋求解脫。然而,像俄狄浦斯王一樣,他沒能成功,并且變成了盲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自此之后,湯米似乎找到了人生的價值,他同繼母瑪麗安一道投身于進步事業(yè)中,整日忙碌?!敖酉聛戆l(fā)生了一些事。自從出院后都沒有離開過家人庇護的湯米,竟然和瑪麗安一道參加了場關于非洲獨立的政治會議?!保?](P486)他幫繼母戒酒,甚至幫繼母逃離不幸婚姻,使瑪麗安重拾對生活的信心。湯米的故事與俄狄浦斯十分相似,卻又有許多不同。湯米沒有俄狄浦斯王那樣的英雄氣概和智慧,他只是一個無能的年輕人。此外,俄狄浦斯殺父娶母,而湯米只是完成了對父親的反抗和對繼母的救贖,他對父親有著愛恨交織的復雜感情,對繼母視同朋友。俄狄浦斯的故事有一個悲劇性的結尾,而湯米最終進入了父親的公司并打算在商界實現個人夢想,這也突出了萊辛作品“傳遞希望”的主題。
在作品中,萊辛還對其他作家的作品進行了戲仿,其中,戲仿最多的要數詹姆斯·喬伊斯的名作?!督鹕P記》主人公安娜的名字就來源于喬伊斯《芬尼根守夜人》中的“安娜·利維亞”,而安娜的朋友摩莉的名字來源于喬伊斯《尤利西斯》中的“摩莉·布魯姆”,不難看出,萊辛這是有意為之。在《尤利西斯》中,喬伊斯描述了布魯姆從1904年6月16日早上8點到次日2點一天的經歷,其運用不間斷的意識流,旨在探尋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生命的本質。同樣,在《金色筆記》中,萊辛完整地記錄了安娜1954年9月17日一整天的心理活動和想法、感受。這天對安娜來說并不尋常,發(fā)生了許多事情:她深愛的情人邁克爾離她而去;她在辦公室無心工作,陷入無限的沉思中?!拔蚁胫?,邁克爾要離我而去,我們結束了……我要退黨。我生命中的這個階段結束了。 ”[2](P338)這是萊辛對喬伊斯作品中意識流的戲仿。喬伊斯筆下的布魯姆度過了平常的一天,但萊辛筆下的安娜度過了對她的感情和政治生活而言意義重大的一天。從這點來看,萊辛對經典作品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模仿?!斑@一系列包含差異的模仿開辟了一條同過去作家作品對話的道路。 ”[9]
《金色筆記》對著名作家作品的戲仿,不僅喚起了讀者對歷史和古老神話的記憶,也將人們的視線聚集到現實的碎片化生活上。讀者往返于兩部作品之間,品味著書中那些諷刺的話語,思考著那些不可調和的矛盾和問題??梢哉f,戲仿帶給讀者多樣化的閱讀體驗。通過戲仿,萊辛展現了其獨特的寫作風格。
有時,形式也是內容?!督鹕P記》的網狀敘事結構是無聲的語言,是對作品混亂主題的獨特闡釋。元小說和戲仿這兩種后現代敘事手法的運用,有效推進了小說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在元小說敘事手法下,該小說在現實和虛構之間來回切換,這突顯了小說混亂的主題;戲仿不僅喚起了讀者對經典作品的記憶,而且引導人們在批判與諷刺中反思現實,因此這一手法的運用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對《金色筆記》創(chuàng)作結構和敘事手法的深入分析,有利于挖掘這部小說重要的文學藝術價值,有利于讀者正確解讀并更好地鑒賞這部優(yōu)秀的后現代主義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