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武
【摘要】每一個班級都會有幾個后進生,對于這些學困生,需要了解他們的特點以及成因,并因材施教,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文中就后進生形成成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轉化措施。
【關鍵詞】后進生成因;轉化策略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如何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和諧的發(fā)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昂筮M生”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如何正確對待這個特殊群體,并隨之做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是每個站在時代前沿,肩負歷史責任的基礎教育工作者必須深思的問題。
一、后進生產生的原因
1.學校原因。首先是大部分教師不能將一碗水端平。致使一些后進生抬不起頭來,進而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其次是極少數教師對后進生“第一印象欠佳”思想上先入為主,形成嫌棄、厭惡心理,不尊重、不信任學生,不去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2.家庭原因。家庭教育的失誤也是形成后進生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是“溺愛型”的家庭教育。許多事情都由家長代替而讓學生缺少鍛煉,忽視對孩子生存能力的培養(yǎng)。二是“放任型”的家庭教育。這類孩子由于父母對他們的期望值過低,養(yǎng)成孤僻冷漠的性格,采取自暴自棄的做法。三是“高壓型”的家庭教育,容易出現埋頭苦學而不思品行端莊,苦學不成便自暴自棄的現象。四是家長作風不正給孩子直接樹立了壞榜樣。
3.社會原因。首先是受新的“讀書無用論”和拜金主義等錯誤思想的影響,覺得學不學無所謂,只想長大后像別人一樣賺大錢。其次是報刊、廣播、書刊、影視等有關媒體不健康內容的直接傳播影響。
4.自身原因。首先是缺乏興趣。有些教師單一呆板,枯燥乏味的講解使學生不易接受,使學生對課堂失去興趣,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的情況。其次是意志薄弱,自控能力低下,這是絕大多數后進生的共同弱點。后進生由于學習成績不佳往往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蔑視,自尊心受到挫傷、思想活動被壓抑,喪失了提高學習的信心和毅力。針對上述原因,老師應采取下列相應的施教對策。
二、應對后進后采取的施教策略
1.愛心是轉化后進生思想的重要前提。首先,愛心表現在了解、信任、尊重后進生上。教師只有通過深入、廣泛、全面的了解后進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還要尊重后進生的人格尊嚴,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充分理解他們的心理、愛好和興趣。
2.細心是號準后進生思想之脈的金線。首先要細心發(fā)現其閃光點。其次是細心觀察學生的變化,發(fā)現他們的點滴成功、微小的進步后就鼓勵他們發(fā)揚優(yōu)點,這會使后進生感到老師是公平的,有助于他們全面認識和評價自己。三是要把他們的主要精力引導到學習上,要求他們認真聽課,認真完成作業(yè),鼓勵他們進行課外自學,逐步培養(yǎng)他們自學的習慣和能力。
3.耐心是成功轉化后進生的重心。老師對經常不自覺越軌的同學要深入分析其思想根源,找出癥結,耐心細致地進行教導,一定不能操之過急,要做到循循善誘,循序漸進,要采取以事說理、以身行理、以法規(guī)范、耐心引導,要采取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方法,鞏固提高轉化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寶國.談小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甘肅教育,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