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曉燕
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qū)鴻山紫蘭幼兒園
在這悶熱的夏季,不玩點水怎么能痛快呢?玩水是幼兒的天性,天公作美,這不接連不斷的陰雨天,給小4班的孩子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游戲體驗。
做完操準(zhǔn)備戶外活動, 寧寧指著天空說:“快看!天上黑乎乎的?!焙秃停骸疤焐嫌袨踉疲√柟膊仄饋砹?!”果然,不一會兒,就下起了雨!
下雨啦!孩子們一路小跑,但是并沒有回教室,只是跑到屋檐下?!鞍パ?,為什么不能玩了呀,我不想回教室。”“有一點小雨滴,開始下雨了!”我回答道?!拔覀冞€想玩,我們想玩?!焙⒆觽兤咦彀松嗟卣f道。
雨天,我們往往會讓孩子們在室內(nèi)游戲。為了尊重他們想要親近自然的愿望,我同意了孩子們的請求?!暗悄銈円惨WC不讓自己被雨淋濕!”這是我對他們要求。突如其來的雨,在沒有準(zhǔn)備的前提下,孩子們在教室里尋找避雨的工具。
寧寧找到了垃圾袋,“垃圾袋像雨衣?!焙秃驼业搅艘粔K大紙板,“榮榮,快來幫幫我,這個太大了,像一把傘一樣”;“八寶拿著報紙興奮地跑到我面前,將報紙包裹在頭上,“這樣我就不會淋濕了!”;凡凡跑去衛(wèi)生間拿了一件雨衣:“我上次沒帶回家,可以穿雨衣!”宸宸兩手一攤“我不知道找什么?!薄靶⊙劬ψ屑氄艺?,只要能幫你擋住雨的工具都可以?!蔽夜膭钏詈笏业搅艘粋€袋子。
帶上特殊的雨具,在細雨蒙蒙中,孩子們開啟了第一次與雨的親密接觸。他們伸出手、揚起臉,感受雨滴落到臉上,手上……在沒有雨具的前提下,教師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身邊的材料,大膽嘗試選擇材料避雨,滿足他們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老師,凡凡的報紙壞了?!被亟淌液螅瑢帉幣軄硐蛭腋鏍?,凡凡忙解釋道:“不是我弄壞的,是他自己破的。”我提醒孩子們再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工具有沒有發(fā)生變化。榮榮和和的硬板紙完好無損,但淋過雨后變得軟耷耷的;宸宸、寧寧的垃圾袋上也完好無損,留下了水珠;凡凡的雨衣自然是最好的防護,但也留下了許多水珠。
為什么有的材料上沒有水珠,有的材料上卻留下水珠?我?guī)е鴨栴}和孩子們一起做試驗:將水分別滴在紙上和雨衣、塑料上,看一看,會有什么不同。孩子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紙吸水啦。雨衣上、塑料上的水流了下來。
在感受過雨,又通過實驗后,孩子們發(fā)現(xiàn),硬板紙、報紙破損,說明材料具有吸水性。垃圾袋、塑料盒、雨衣可以保護我們不淋濕,這些材料不吸水,所以平時生活中我們的雨具都是選擇防水的材料來制作。
通過雨中嘗試,幼兒能夠觀察發(fā)現(xiàn)材料的變化并提出疑問?;谟變旱暮闷嫘模處熣襾硐嗤牧线M行小實驗驗證,通過觀察對比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材質(zhì)不同,導(dǎo)致材料變化不同的結(jié)果。
“和和,你看我接到雨水了?!睒s榮捧起小手接雨的動作引起了大家的共鳴,紛紛伸出手來,可是水滴很快從手縫里溜走了。怎樣能接到更多雨水呢?孩子們想到了用工具幫忙?!昂⒆觽儯蠋熯@里的工具都可以選擇!”我喊道。凡凡拿起一個籮筐:“這個不能用,上面有很多洞洞,水會漏走。”和和看到娃娃,立馬抱起,“我喜歡這個,娃娃也可以嗎?”“可不可以,試試就知道了!”
帶上心儀的工具,接雨大賽開始,比比誰接的雨水最多。沒過一會,凡凡順手把毛巾里的水?dāng)D到榮榮盆里,“我的毛巾濕了,可以擠出很多水”“我的娃娃也濕了”和和附和道。八寶:“你們看,我的是不是最多?!睂帉幠弥铀餍栽谒晾镆ㄆ鹆怂骸拔业牟攀亲疃??!薄班牛≌媸谴蟀氡?!可我們這是接雨比賽,舀水可就違反規(guī)則咯!”“噢,好吧!”寧寧拿著杯子重新開始接雨,沒一會他又跑開了“這里水多。”原來這個機靈的小家伙發(fā)現(xiàn)了雨棚上嘩啦啦落下的積水,沒一會接滿了一杯水。雨中接水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落幕,回到教室后,榮榮坐在椅子上生起氣來,“明明是我接的水多,寧寧非要說他的多?!薄澳悄闶窃趺幢鹊难??”“我的臉盆大,他的杯子小?!薄班?,確實你們裝水的容器不一樣!”還有沒有其他辦法?“那把水全部倒出來。”“倒在哪里?”我接著問,寧寧說“倒在我的杯子里呀!”這個辦法不錯,這樣裝水的工具一樣了,我們就能進行比較。為了看起來更直觀,更方便,我給大家提供了透明的一次性杯子,將水倒入進行比較,最后寧寧獲勝。他杯子里的水最多,妹妹有些難過。見妹妹不高興,寧寧馬上安慰“那我給你一點好嗎。”其他孩子們也一起分享雨水,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本次活動,孩子們從一場雨開始,通過逐步地探索,嘗試尋找材料、雨中游戲。在過程中,他們敢于嘗試,大膽發(fā)現(xiàn),體驗觀察、分享愛帶來的快樂和驚喜,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得到提高。在雨天,孩子們快樂地游戲;在雨天,孩子們細心地發(fā)現(xiàn);在雨天,孩子們感受溫暖;在雨天,孩子們收獲了難忘的回憶……
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支持他們在玩中感受、體驗雨水。當(dāng)他們遇到問題時,積極鼓勵大膽嘗試,適時地介入和引導(dǎo),讓幼兒積累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自己,感受不一樣的雨天。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自然萬物是幼兒的發(fā)現(xiàn)之本,學(xué)習(xí)之源。愿我們的孩子們能感受到春風(fēng)的和煦,體驗到夏雨的清涼,收獲到秋果的喜悅,觸摸到冬雪的寒冷,熱愛自然,向自然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