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強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教育的改革發(fā)展,將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學工作中成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為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助益。在初中生物課上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和生動,便于學生吸收和掌握,還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課堂教學的成效。立足于初中生物教師的角度,圍繞如何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整合起來展開了探究與討論。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生物;有效整合
初中生物是一門講解地球上各種生物本質和生命奧秘的學科,蘊含著復雜、繁瑣的自然科學知識,理論性相對較強,不易于學生理解和消化。為了讓生物課更加具有生動性、向學生展示更加明確和直觀的知識內容,初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引進課堂教學過程中,以便能夠為學生打造一個立體、多元、具有趣味的學習環(huán)境,使其主動配合老師參與到其組織實施的各種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個人主觀能動性達成學習的目標,不斷促進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一、利用信息技術的視聽功能創(chuàng)設生物教學情境
在指導學生學習具體的生物知識時,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優(yōu)勢,利用其視聽功能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將重要的知識點、難以理解的理論滲透其中,轉化為具體可感的場景或物體,幫助學生以形象的認知能力把握抽象知識的內涵,從而促使學生不斷完善個人的知識結構,體現(xiàn)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生物老師在為學生講解“細胞”的知識時,就可以先使用信息技術制作一部以“細胞”為主角的小短片,放大細胞的形態(tài),使其擬人化,然后在課上播放給學生看,讓他們在有趣的畫面中了解細胞的結構、種類、分化及組合等概念,進而形成清晰、深刻的印象與記憶。在以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初中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會越發(fā)濃厚,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和學習過程也會更加順利,能夠有效提高他們學習的質量,推動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制作“微課”課件指導學生突破重難點知識
初中生物教材中每一章節(jié)的知識都會有重難點內容,為老師輔導學生學習帶來了諸多阻礙和困擾,常常會因為解釋不清、學生難以理解而拖延教學進度、降低教學效率,也會讓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畏難心理,不愿意付出精力進行學習。為了改善這一現(xiàn)狀,生物教師可以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制作“微課”教學課件,將需要學生了解和掌握的重難點內容單獨羅列出來,以便在教學中更加具有針對性,能夠幫助學生突破所學知識的難點部分。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使用顯微鏡時,由于人數(shù)眾多,且教師在講臺上的演示很難讓所有學生都看清楚,此時就可以設計一個時長為10分鐘的微課課件,其中包括3分鐘的顯微鏡操作演示視頻,剩余7分鐘則是教學生如何制作觀察標本、如何觀察標本以及如何清理和還原顯微鏡。通過課件的幫助,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被放大、細化,且更具有層次性,能夠讓學生迅速掌握使用顯微鏡的正確方法,進一步了解制作觀察標本的方法,由此使教學活動更加有序、順利地開展。
三、展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總結和歸納所學內容
在生物學習中,定期的總結和歸納能夠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學習思路,也能讓學生把新舊知識串聯(lián)起來,構建相對比較完善的知識結構?;诖?,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在每個章節(jié)的教學結束之后,運用信息技術將學生學習過的知識分門別類地整理出來,然后按照內容的相關性繪制一幅章節(jié)知識思維導圖,在多媒體大屏幕上展示給學生看,帶他們一起邊梳理邊復習,并引導學生回想以前學過的知識,為該思維導圖補充更多內容,讓學生在遷移、聯(lián)想中掌握各個生物知識之間的內在關系,增強學習的效果。
四、整理加工多個渠道的教學資源進行拓展教學
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是有限的,且其更新速度會稍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因此初中生物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也要重視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給學生補充和拓展更多知識,不斷豐富學生的學識,使教學工作更加具有實踐性。如,生物老師可以根據(jù)將要教學的具體內容,從網(wǎng)絡上下載一些典型的例題,或是總結一些新時期的生物科研成果等,然后應用信息技術將這些資料進行整理、加工,使其與教學內容相融,在教學中拓展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五、生動、直觀地演示出生物實驗的過程或結果
實驗也是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要想讓學生準確把握相關實驗的步驟、方法,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生物教師可以采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演示實驗的具體過程,讓學生跟著動態(tài)的畫面進行操作,逐一掌握實驗的原理和方法,進而掌握生物知識的具體內涵。針對那些過程極其復雜、用時較長的實驗,生物老師可以直接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實驗過程,以快放的方式讓其了解原理、方法與結果,節(jié)省課堂教學的時間,同時達到幫助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
生物學科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科學思維、客觀精神,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求真務實品質。將信息技術手段與初中生物學科教學整合起來,不僅可以使生物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還能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xiàn)教師、學生和知識的有效互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玉坤,于芳.論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S1).
[2]文瓊芳.淺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有效性[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8).
[3]黎芳.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課堂有機整合的途徑探析[J].科普童話,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