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已越來越深入地實施,在班主任的管理中越來越追求人文主義?;诙嗄甑男W班主任管理經(jīng)驗,筆者從幾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體現(xiàn)“人本”精神。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人本
“以人為本”的教育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一種教育思想。其中包括:自尊,自信,自律,自立的性格;自我完善,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因此,教育工作者應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貫徹“人本”精神,將其融入自信心教育、獨立教育和責任教育中,為塑造學生的人格奠定基礎。
一、自信教育
1.1開展情境活動,以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學生的信心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無論大小,無論個人還是集體,都應提供有利的幫助和指導條件,使學生可以通過經(jīng)驗獲得真實的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比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交通安全警告錄像片段,通過血腥,不幸交通事故現(xiàn)場場景的創(chuàng)建,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寫出與之相反的經(jīng)驗交通安全尊重經(jīng)驗,進行評估。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們對交通安全的認識,從而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樹立信心。
1.2以失敗為基礎尋找信心
學生在學校生活中,面對各種各樣的考試,各種各樣的比賽,“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學生常常受不了失敗的打擊,永遠無法恢復。怎么做?積極的指導。這樣可以達到“挫折教育”的效果嗎?因此,耐心和謹慎地啟迪:“失敗是成功之母”。讓學生們回顧一下名人風范:無數(shù)次失敗后,愛迪生發(fā)明了電燈,明確: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敗擊敗。
二、獨立教育
每個人都有追求卓越的愿望,渴望取得成功。學生的生活觀,世界觀,價值觀正在逐步形成,學生在成長時期,其成長環(huán)境尤為重要。肩負著“教與學”使命的老師們積極有效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耙粋€人必須認識自己,”法國人帕斯卡爾說,“如果這不有助于發(fā)現(xiàn)真相,至少可以幫助調節(jié)人的生活?!睘槭裁床唤o學生以教育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呢?
相關研究表明:“超過71%的孩子可以使用某些道德行為規(guī)則來評估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并具有相應的道德經(jīng)歷,并為自己的犯規(guī)行為感到羞恥,這表現(xiàn)在降低頭顱,臉紅”。因此,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不必緊急指出學生的錯誤,而應讓學生自己分析錯誤,認識錯誤,并提供寬松的環(huán)境,讓自己反思。從錯誤的源頭調查錯誤的根源,從源頭上弄清錯誤的根源是習慣性行為還是意識形態(tài),以解決問題。
獨立教育使學生能夠評估或處理自己的言行,并擺脫凍結的道德意志,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和自律習慣,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帶來的負面影響。我認為這為教師進入學生的心靈打開了一個真誠的窗口,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寬松的平臺。
三、責任教育
今天的學生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舒適的生活容易生出懶惰的生活態(tài)度和自私的追求,產生消極的生活觀。教育者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了解故鄉(xiāng),了解故鄉(xiāng)的歷史,向前輩學習,了解革命烈士的光榮奮斗歷程,感受“民族榮耀我的榮耀,民族恥辱我的恥辱”的思想,感受到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四、“人本”的教育策略
4.1注重小事
人們應該慷慨大方,不要在乎瑣事。但在教育上,恰恰相反,要抓小。成熟的老師應該知道:教育無小事,一切為了教育;老師沒有細節(jié),先后全部模范。如果要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就要從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以及其他瑣碎的事情入手,切實加強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育。
教師應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尤其要注意細節(jié)。學會在學生面前坦誠大方,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學會真誠地向學生道歉,教師的誠實,慷慨和守信的素質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并對促進學生的良好品格形成起積極作用?!凹毠?jié)決定成敗”,在教育過程中不僅應在思想上,而且在行為上也應如此。
4.2難得的困惑
對于一些小小的非原則性的,思想性的錯誤,可以裝不知道。犯錯誤的學生知道他們在哪里以及如何解決。在這一點上,學生會很高興老師沒有發(fā)現(xiàn)或沒收,否則他們自己的完美形象將受到損害。根據(jù)學生的好意,將來學生會自律。進行思想教育勝于堅持細節(jié),也可以稱為“非教育”。
4.3得理也讓人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不得不與他人交流,以保護我們自己的利益。在教育中,教師在與學生打交道時通常必須合理。這可能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不妨在教育上也讓一個人,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歷史上有一個很好的例子-:諸葛亮七擒孟獲,孟獲終于被諸葛亮的誠意打動了,并真誠地屈服于蜀國。我們可以向反復犯同樣錯誤的學生學習嗎?重復規(guī)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從根本上主動糾正自己的錯誤,慢慢反思自己的錯誤,逐步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
4.4使用非語盲信號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遇到一些瑣碎的事情,例如在課堂上做些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閑聊等。如果老師放下手,為這些事情說教,收獲多于損失,批評和提醒學生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認真的眼睛,突然的言語詢問突然停止,聲音突然升高,語速下降等,這些都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并起到提示和提醒的作用。
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精彩表演,可以得到真誠的微笑,鼓勵,贊美。對于犯錯的學生,可以輕舉肩膀以示寬恕和鼓勵。
正確使用非語言信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是基于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和輕松的情感交流。非語言信號的使用通常比聲音更安靜。
五、結語
總之,人性化的教育技能需要教育者在教育實踐中進行探索。班主任在教育人們的過程中不停止“自我教育”,不斷更新知識,完善人格,進行實踐,積累教育資本,提高素養(yǎng),增強教育能力。讓教育者調動一切有利因素,發(fā)揮教育者的指導和示范作用,為學生夯實生活建設的基石,為學生畫出更好的明天藍圖起到良好的背景。
【參考文獻】
[1]于江波.小學班主任“人本”育人觀淺談[J].文教資料,2014(33):110-111.
[2]賈生龍.試論班主任管理中如何滲透人本觀念[J].新課程(下), 2012(10):171-171.
[3]王萬虹.試論人本主義理念下的小學教育管理模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7(8):2-3.
作者簡介:伊建軍(1968—),女,滿族,遼寧沈陽市人,本科學歷,現(xiàn)就職在沈陽市和平區(qū)望湖路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