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藍曬工藝屬于西方古典印相術的一種,在其誕生之初由于其特有的藍色調與簡易的制作流程而不被當時的攝影主流所接納,在當代工業(yè)化發(fā)展迅速,復古潮流興起的時代背景下,藍曬工藝的美學價值被進一步的挖掘出來,其手工性與獨特性為當代千篇一律的數(shù)字攝影圖像開拓了新的可能,藍曬工藝目前主要活躍在國外當代藝術作品之中。本文的目的在于通過對藍曬工藝的簡單介紹以及對國外已有的優(yōu)秀藍曬作品的賞析,希望加深人們對藍曬工藝的了解,并在國內藝術界提倡媒介融合與創(chuàng)新的背景之下,為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更多的借鑒案例與靈感來源。
【關鍵詞】藍曬工藝;發(fā)明;藝術創(chuàng)作
藍曬工藝通常是想要嘗試古典攝影術的實踐者的第一選擇,其相對的簡易性與安全性為培養(yǎng)人們對攝影的興趣奠定了基礎。它可以被看作是進一步探索古典攝影工藝的大門。此外,它為有經驗的攝影師和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由,使他們能夠把眼睛從電腦屏幕上移開,利用自己的雙手去做一些嘗試。
一、藍曬工藝的介紹
如今的攝影師們可以很輕松的制作和打印相片,考慮到目前攝影的普及程度,我們很難想象在180年前攝影術還沒有被發(fā)明出來。在那時,為了得到最完美的相片效果,攝影發(fā)明家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這些工藝有的成像非常緩慢,有的價格過于高昂,還有的需要用到一些有毒的化學物質。但有一項工藝并沒有這些缺點,卻因為操作的流程過于簡單而被忽略了,這項工藝便是藍曬技術(cyanotype)。
藍曬工藝在1842年由英國科學家約翰·弗雷德里克·威廉·赫歇爾(john 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1792-1871)發(fā)明出來,他發(fā)現(xiàn)可以將鐵鹽混合當作感光液,將其預涂在紙張上便可以轉印圖像,從而他成功的制作了第一張非銀鹽相片。但由于得到的圖片是藍色的,所以這個工藝在第一批攝影師中相對不受歡迎,但它在其他領域卻獲得了成功,例如施工圖紙的復印。安娜·阿特金斯(1799-1871)是第一位也是幾乎唯一一位知名的藍曬工藝使用者,她在1843年制作了第一本帶有植物與文字的藍曬攝影書籍。這本書被稱為《英國藻類:藍曬印象》(British Algae: Cyanotype Impressions)。在這之后,藍曬工藝一直處于被埋沒的狀態(tài)之中。如今,隨著人們對古典手工攝影技術的興趣越來越大,藍曬工藝正在經歷一個新的普及階段。這項工藝具有簡潔性與靈活性的特點,可以應用的載體包括紙,織物,石頭,金屬,甚至玻璃等。
二、藍曬工藝的應用案例
(一)安娜阿特金斯與安妮·狄克遜的相冊
1843年,一位名叫安娜·阿特金斯(Anna Atkins,1799-1871)的女植物學家開始首次將赫歇爾的藍曬工藝應用于說明性目的,她認為,這種利用攝影的圖解方法比素描更能準確地捕捉藻類的細微細節(jié)。《英國藻類:藍曬印象》(British Algae: Cyanotype Impressions)一書中的海藻植物通過干燥、壓印、曝光等程序,呈現(xiàn)為精巧細致的負像。在植物底部半透明的紙張上附有它們的名稱。安妮·狄克遜(Anne Dixon)是安娜·阿特金斯非常要好的朋友,她們共同制作了一本名為《英國和國外開花與蕨類植物的藍曬作品》(Cyanotypes of British and Foreign Flowering Plants and Ferns),其內容除了蕨類植物以外,還包括花、葉、羽毛和蕾絲。
(二)安妮·洛佩茲《身體狀況》
2016年來自美國的當代藝術家安妮·洛佩茲(Annie Lopez)利用泰瑪爾包裝紙制作出一系列藍曬裙子。她的作品在2016年伍斯特藝術博物館舉辦的“藍曬工藝:攝影的藍色時期”展覽上展出。洛佩茲擅長利用她的藝術作品講述故事,這部系列作品中的每一件裙子都講述了洛佩茲生活中的片段,其中經常提到的主題是藝術家本人作為一名拉丁裔女性在美國生活所遇到的挑戰(zhàn)。她將一些嚴峻且深刻的社會問題利用自己的幽默與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反映出來,在傳遞出故事內涵的同時,喚起公眾的共同情感。通過藝術作品,我們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藝術家的生活與心理?!拔蚁雽⑽业穆闊┛p制在我的裙子當中”洛佩茲在伍斯特展覽中的作品《醫(yī)療條件》所反映的內容是關于照顧生病的父母以及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父親脆弱的記憶。還有一些主題表現(xiàn)出藝術家童年的記憶、在調和復雜的文化身份方面的斗爭、對荒謬的模式化觀念的反抗以及對已故友人的思念。洛佩茲服裝中的故事對她來說自然是具有獨特意義的,但同時這些作品也具有普世性,觸動著人們內心共同的情感,具有強大的力量。
洛佩茲的藝術作品之所以具有這種直接性,并不僅僅在于作品中的故事性,同時也通過參與其中的藍曬攝影工藝表現(xiàn)出來。該工藝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令人難以置信的可適用性,幾乎可以作用于任何紙張或天然的織物。這就為藝術家奠定了將攝影圖像融入各種材料的創(chuàng)作前提,也正是因為這樣,洛佩茲才能夠制作出她的裙子。
三、結論
在當代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我們越來越多的看到藍曬工藝的身影,其在過去不被接受的藍色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當代藝術家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下煥發(fā)出蓬勃的生命力。同時隨著藍曬工藝愛好者的增加,對這項工藝的研究與改進也越來越多,其藍色也可以通過天然染料進行染色,實現(xiàn)更加豐富的畫面效果。將藍曬工藝引入當代藝術的創(chuàng)作,為開拓藝術家的思路與作品的豐富性提供了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瑞典]馬琳·法布林著.《從藍圖到藍曬》[M].瑞典:2006年AlternativePhotography.com.第9頁.
2.[美]彼得·哈爾著.《藍曬:歷史上的古典攝影工藝》[M].美國:亞馬遜出版.2013 年.第5頁.
3.[英]邁克·威爾著.《歷史、科學與藝術中的藍曬工藝》[D].英國: www.mikeware.co.uk.2016 年.第2版.第13頁.
作者簡介:沙子涵(1996—),女,上海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