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利建(石家莊市紅星學校 河北 石家莊 050060)
初中體育教學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課程,通過科學的體育鍛煉能夠使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提升,免疫力增強,擁有健康的體魄。同時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體育活動,能夠鍛煉學生的勇氣膽量、毅力,使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得以提升?,F(xiàn)代體能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能夠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但目前初中體育教學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現(xiàn)代體能訓練方法運用不得當,沒有充分發(fā)揮作用。因而對現(xiàn)代體能訓練應用進行強化是初中體育教師應重點思考的問題。
我國經(jīng)濟水平提升,大部分家庭當中都是只有一個孩子,多數(shù)初中生都在家庭當中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極度缺乏鍛煉。導致現(xiàn)代初中生的身體健康素質(zhì)普遍偏低,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并且在初中教育當中,過度的重視文化課的學習,學生在學校期間長時間坐在座位上學習,活動量較少,回到家中也通常是寫作業(yè)、復習、預習,也是處于學習的狀態(tài),身體長時間保持靜態(tài)。學生長期處于缺乏運動的狀態(tài)就會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并且,我國初中生的肥胖率逐年增高,學生在缺乏運動的狀態(tài)下,飲食沒有節(jié)制,還經(jīng)常使用油炸等熱量高的食物。綜合作用下,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zhì)就會嚴重下降。
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沒有發(fā)育完全,合理的體育鍛煉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首先,體育鍛煉能夠使學生身體的各項基本素養(yǎng)得到強化、健康素質(zhì)水平能夠提升,體育鍛煉通過不同的活動方式能夠?qū)W生身體協(xié)調(diào)性、柔韌性、耐力、靈活性等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并且通過完成體育訓練活動學生的血液循環(huán)更通暢,精神力氣會更加充足,并能調(diào)節(jié)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保持積極心態(tài)。其次,現(xiàn)代初中教育由于升學壓力,導致學校不斷加重課業(yè)內(nèi)容,增加晚自習。即使在周末家長或者學校也都會增加課程補習,學生在高強度的學習狀態(tài)下,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身心疲憊的狀態(tài),并且身體機能逐漸被消耗。久而久之學生身體與心理都容易出現(xiàn)問題。通過體育訓練,讓學生擁有健康身體的同時,也能夠有較強的抗壓能力,這對學生健康有益處,對學生學習生活也同樣有益處。
我國對教育行業(yè)不斷改革,體育課在初中教育中也逐漸開展了體能訓練。但是由多種原因影響,體能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當中應用的有效性沒有發(fā)揮,對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提升沒有起到顯著的作用。下面對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應用的情況進行分析。
很多初中學校對體育課程的重視度不高,一方面是由于要提高學校升學率,經(jīng)常會占用學生體育課時間開展文化課教學,導致體育課沒有實質(zhì)性的教育意義;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對體育課程教育的意義認知不足,沒有意識到體育教學對學生健康成長與學習的重要性。因而導致很多初中學校都沒有對體育課程教學進行完善,即使體育課開展教學時,也只是帶領學生做一些簡單的體育訓練活動,然后就會解散,讓學生進行自由活動,體育教學沒有發(fā)揮實質(zhì)性的作用。
在課程改革推進的背景下,大部分初中學校都建設了體育基礎設施,包括體育場、體育器材等等。但是關于體育基礎設施方面存在兩點問題:首先,學校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一些經(jīng)濟發(fā)展比較好的地區(qū)建設水平比較高,而經(jīng)濟水平差的地區(q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無法有效進行。其次,沒有完善基礎設施的學校很多體能訓練無法進行。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學校也有設施利用率低或者學生參與度低的問題。這些都導致體能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有效性降低。
由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對體育教學的理解認知一直都停留在玩樂方面,認為體育課就是自由玩耍的課程。因而學生沒有體能訓練的意識,導致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對體能訓練的興趣不足,沒有積極配合教師開展體能訓練活動。而且學生的體能訓練堅持與耐心方面較為欠缺,有一些體能訓練的難度較大,當學生做不到或者認為自己做不到時通常就會放棄,這導致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任意有機體都有一種“理想的喚醒水平”,這是心理學家赫布的“理想水平說”,這一學說也適用于體育鍛煉的動機水平,其目的性太強或太弱都令人感到難以達到。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參與鍛煉的動機水平,有針對性和制定鍛煉內(nèi)容,使學生的身體達到“理想喚醒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運動能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訓練目的和過程了解詳細,根據(jù)實際,避免因長時間開展過于簡單的訓練而帶來的枯燥乏味,要分段式、有目的地提高訓練的難度,這樣會使課堂生動活潑,讓學生逐步跨越教師設置的障礙,在學生逐個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但能收獲自信,感受體育鍛煉的樂趣,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在體育教學當中開展體能訓練的目標是讓學生通過體能訓練強化身心素養(yǎng),保持身體健康的狀態(tài)度過初中生活。想要切實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目標,就需對體能訓練教學的效果進行強化控制,因而要注重對學生體能訓練效果的評價。經(jīng)過一階段體能訓練之后,組織相應的體能訓練考核,通過學生考核的成績,來對學生體能訓練的效果進行評價。根據(jù)對學生評價的結果,能夠清晰的了解學生經(jīng)過體能訓練后體育素養(yǎng)提高的情況,還有存在的不足。學生是獨立個體,身體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等方面均存在差異,教師需通過評價,采取策略對學生進行針對強化。在評價期間要注意,要多使用鼓勵性語言,不能采取批評語言,這樣會打消學生自信性,對學生身心健康不利。
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要注重各項運動的技巧訓練,使學生能夠準確的掌握運動技巧,這樣能夠促使學生更好的完成體能運動,建立學生體育鍛煉自信心,從而達到強化學生體能訓練效果的目的。對于技巧的教學,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先進行整體示范教學,讓學生明確運動技巧使用方法,然后再根據(jù)學生對運動技巧的掌握程度,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并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技巧運用策略。通過運動技巧的強化訓練,對學生體能訓練能力及素養(yǎng)的提升有重要幫助。
舉例來說,在進行乒乓球運動訓練時,將握拍、發(fā)球、控球技巧,并將肢體配合技巧一并傳授,做出標準的示范,讓學生在運動中切實掌握動作要領,更好地支配自己的肢體。在控球方面,教師要明確地告訴學生,控球不能單單只是手臂發(fā)力,而是腰腿各部位協(xié)同合作發(fā)力,是利用身體重心控球。而在接球時,也要通過身體重心來調(diào)節(jié)球的線路,避免壓不住球或回球質(zhì)量低等問題。所以,在接球前要判斷球的落點和旋轉(zhuǎn)狀況,把握接球點,高效地回球。像這樣經(jīng)過教師的準確示范以及對運動技巧的分布強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運動技巧,并提高訓練乒乓球的興趣與積極性,從而強化訓練效果。
在體育訓練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體能訓練興趣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使體育教學的體能訓練質(zhì)量和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學生一旦對體能訓練有興趣,在體育教學課堂中就會更加主動和積極的參與到體能訓練當中來,在課余時間也能自主的進行體能訓練,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和自主體育訓練的良好習慣。因而在體育教學當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的意識到體育訓練對自身的重要性以及幫助,并且在進行實踐體育訓練的過程中要隨時抓住機會進行體育訓練意識的強化。
例如,在學生進行跑步訓練時,教師要先將跑步訓練能夠為學生身體健康帶來的助益進行講解和說明,比如可以鍛煉耐力,能使身體各項循環(huán)系統(tǒng)保持良好狀態(tài),在進行學習、睡覺、飲食活動中都能夠保持精神飽滿的狀態(tài)。這樣學生跑步的積極性會更強,在跑步實踐訓練后,進行放松訓練時學生整體的身體狀態(tài)會感覺非常舒適和放松,這時教師可以及時進行引導,跑步能夠讓身體放松舒適,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跑步的好處,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有堅持跑步訓練的毅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體能訓練意識。
體育訓練并不是只在初中教育階段需要進行,體育訓練需要終生進行,使學生能夠一直保持身體健康,降低患病的機率。因而在體育教學當中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終生體能訓練意識的培養(yǎng),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要在理論教學中強化體能訓練意義和作用教學,并要讓學生意識到體能訓練是需要終生進行的,能夠使其自身長期保持精神、健康的狀態(tài)。在實踐教學當中也要采取針對性教學的方法,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幫助每一個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的體能訓練方法,讓學生能夠有體能訓練主動性,并能進行有效的體育運動訓練。
現(xiàn)代體能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當中應用能夠促進學生體育素養(yǎng)提升,并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和長期的訓練堅持,能夠培養(yǎng)學生體育訓練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使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得以提升。但大部分初中學校體能訓練在體育教學當中運用的效果并不理想,還需要強化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并積極推進現(xiàn)代體能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