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康
2018年,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意見》(即“新時代高教40條”)指出應“圍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深化教學改革”“推動課堂教學革命”“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打造適應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服務需求的智慧課堂”,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教學模式等進行全方位改革,已成為當今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構建與實施以“雨課堂”為代表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實現(xiàn)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推動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變軌超車”,切實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關于混合式教學研究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研究學習主體:衷克定(2017)認為學習者主體意識主要體現(xiàn)在實踐意識、關系意識、自我意識三個方面。李寶(2016)研究發(fā)現(xiàn)交互行為、學習動機、學習氛圍是影響滿意度最直接的因素,主講教師、學生學習背景、平臺功能設計是最根本因素。第二類是研究教學模式,陳婷(2017)設計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該模式與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和滿意度的關聯(lián)。此外,還有基于雨課堂、MOOC、SPOC、翻轉課堂、學習通等智慧學習平臺對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研究。本項目擬結財務分析課程,研究雨課堂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研促教,以教促學,推動財務分析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推動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推動教育信息化改革。
《財務分析》課程是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yè)課,實踐性較強,綜合性較高,該課程要求學生具備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稅法、經濟法等專業(yè)基礎知識,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畏難心理;另一方面,很多大學生不注重學習過程而只在乎學習結果,主要寄希望于期末突擊復習,上課積極性不高。這一代的大學生,生在科技高度發(fā)展的時代,他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不同于老一輩人,他們大膽獨立、個性鮮明、思維活躍,如果還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教授這樣一個群體,顯然是不夠的,所以探索一種符合當代大學生特點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因此,改革《財務分析》課程教學模式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非常有必要。
選擇會計學院16級會計學專業(yè)的學生為實驗組,16級財務管理專業(yè)的學生為對照組,兩個專業(yè)的學生專業(yè)基礎水平較均勻,教學內容相同,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財務報表分析、財務能力分析、綜合分析,共計54學時。實驗組借助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對《財務分析》課程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前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中講授并輔以隨堂練習,課后要求學生進行復習并完成配套練習,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主要依靠教師的課堂觀察來了解。
以財務分析課程里的償債能力分析為例,教師在備課時借助“雨課堂”工具制作課件,制作時,下載“雨課堂”插件安裝在電腦上,幻燈片上會多一行工具“雨課堂”,借助該插件就可以制作比傳統(tǒng)幻燈片課件功能更多的雨課堂課件;上課時,點開幻燈片工具欄“微信掃一掃”,進入雨課堂微信公眾號,輸入課程名稱,創(chuàng)建班級,生成二維碼,學生通過微信掃描二維碼加入課程學習,授課過程中,每一頁幻燈片會同時傳送到學生手機端,同時每頁課件下面有“收藏”和“不懂”兩個選項按鈕,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可以將不懂的知識點進行標記,教師會同時收到學生的數(shù)據(jù)反饋,根據(jù)學生反饋的實際情況,教師可對授課節(jié)奏以及內容及時作出調整;同時借助“雨課堂”,教師可設計3-5道習題,比如說償債能力相關指標的計算等等,在需要的時候發(fā)送到學生的手機端,并設置好分數(shù)和時間,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并提交,學生的作答情況可實時反饋到教師這里,根據(jù)答題情況,教師可精準把握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師可在課前將學習資料發(fā)送到微信公眾號,學習資料里可適當提出一些問題,比如如何評價企業(yè)的償債能力?分析償債能力有什么作用?并設置預習截止時間點,方便同學們帶著問題進行課前預習,在時間節(jié)點前沒點開學習資料的學生會收到提醒,課后教師可與學生在微信公眾號上進行討論互動。從課前、課中、到課后,借助“雨課堂”,教師基本可以對學生進行全周期的數(shù)據(jù)采集與分析,無縫對接,從而因材施教,以切實提高教學質量;而且雨課堂的掃碼簽到功能、隨機點名功能、題目設分限時推送、主觀題上墻等功能等等,極大地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與競爭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明顯提高。
教學評價分兩部分,一部分對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與參與度進行主觀考核,另外一部分通過期末考試成績進行量化考核。主觀考核部分,主要看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的主動性與正確率,對比表明,實驗組的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明顯要高于對照組,正確率也顯著高于對照組;量化考核部分,同樣的命題大綱下,對照組的平均成績?yōu)?3.5分,及格率為70%,實驗組的平均成績?yōu)?2分,及格率為92%。實驗組的同學普遍認為雨課堂更具智能性、趣味性與競爭性,而且可以相互了解學習情況,增加師生互動,學生積極性課堂氛圍明顯活躍不少。
手機基本已成為大學生的標配,微信是每個大學生都會用到的日常溝通交流軟件,將雨課堂插件、課件與微信結合,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操作也十分簡單,手機不再是導致學生上課埋頭的罪魁禍首,而成為了連接教師、課堂、學生的工具,這種完美結合,十分值得肯定。雨課堂的簽到與隨機點名功能,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對于自律性較差的學生來時,無疑是一種約束與監(jiān)督;出勤率是教師考核學生的一方面,而對于大班教學來說,上課一個個點名顯然耽誤上課時間,也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雨課堂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學生掃碼進課堂,學生出勤與否被自動記錄下來。
上課推送給學生的習題可以設置得分與限制做題時間,雨課堂會根據(jù)學生的答題情況統(tǒng)計學生的得分與耗時情況,以及每道題的答題人數(shù)與正確率,并自動列出3名優(yōu)秀學生與3名預警學生,幫助教師全面了解學生,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還有,雨課堂的彈幕功能,既能調動課堂氛圍,又能及時發(fā)現(xiàn)課堂中的一些問題,比如PPT效果不理性,比如某部分內容太難,要求教師詳細講解等等,很實用。
財務分析課程相較于其他的財會類專業(yè)課程來說,綜合性與應用性均較強,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參與進行,運用所學的知識對企業(yè)的財務信息進行實實在在的財務分析,未借助雨課堂智慧平臺之前,我們采用的教學方式是課堂中講練相結合,課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分析并在課堂中進行陳述,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學生搭便車的現(xiàn)象在每個小組都存在,課堂練習中,總有學生不積極參與,由于是大班教學,教師也顧及不到所有學生;借助雨課堂智慧平臺之后,授課方式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由于趣味性與監(jiān)控性兼具,學生在課堂練習中的積極性與參與度明顯提高不少,課堂效率提高了,學生在小組作業(yè)作業(yè)的積極性自然也跟著提高了,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
當然,實踐過程中也會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掃碼簽到時,學生只要有二維碼就可以簽到,所以學生可能人沒來課堂,但只要通過其他同學發(fā)送給他們的二維碼,就而且完成簽到,這就會導致出勤率數(shù)據(jù)不真實;再比如,課堂練習中,需要學生拿出手機來完成提交,部分自控性較差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分心,抵不住誘惑就會拿著手機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影響學習效果。
“雨課堂”要求的輔助教學工具很少,而且操作簡單,實用性強。在財務分析課程授課過程中,借助雨課堂智慧平臺,在課前、課中、課后進行教學資源的搜集、制作與發(fā)布,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進行課后教學程序的分析等等,既能全過程監(jiān)督記錄學生獲取數(shù)據(jù),又能及時得到反饋,還能增強趣味性,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果,學生的自學能力、課堂參與度、學習興趣等均有切實提高。一種輔助教學工具在課堂教學中能起到多大的效果,主要還在于教師的合理利用。希望通過基于雨課堂的財務分析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能夠積累經驗,為其他課程以及雨課堂支持下的教學資源庫提供借鑒。